新闻频道 > 焦点图 > 正文

郑州城中村改造9年间 回顾

2012-08-15 14:39 来源:东方今报

郑州城中村改造9年间

资料图

  城市化大潮不可阻挡,作为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和问题最突出、最复杂、最集中的地方,城中村因为“非改不可、不改不行”而被卷进改造的洪流。在这股洪流中,一个又一个村庄从郑州地图上消失。如果从2003年郑州市政府正式将城中村改造提上议程算起,今年,郑州的城中村改造已经走过了9年历程。

  这9年,郑州城中村改造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又为何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起步】 9年前 打响第一枪

  郑州普罗旺世小区,68岁的张志安正在自家小院里给花浇水。面对新一轮城中村改造的加速,张志安比一般人更加从容。

  就在9年前,他所在的这片土地,还叫“西史赵村”,“由于地处城乡接合部,加上历史遗留原因,硬件设施跟不上,村里很穷,大家都期盼着早点改造”。

  这年9月,《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定(试行)》出台,史称“32号文”,对城中村规划、拆迁等做了初步规定。“32号文”打响了郑州城中村改造的第一枪。西史赵村的改造,则标志着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破冰。

  和西史赵村的顺利改造不同,郑州城中村改造经历了一个一波三折的过程。

  2003年,郑东新区建设全面推开,大量资源集中流向新城,城中村改造大多处在试点层面。次年,郑州市政府成立了“郑州市城中村改造指挥部”,组织考察外地经验,出台了与“32号文”的配套政策《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土地规划拆迁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并确定了17个村(组)为改造试点单位。

  【提速】 5年前 “郑州模式”初现

  2006年,随着郑东新区五年成规模的任务基本完成,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被称为郑州市城市发展的一次战略转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郑州市城中村改造风起云涌,渐次铺开,其中,西关虎屯和燕庄最为典型。

  燕庄改造,曼哈顿广场引进了住宅楼底层商业的理念;西关虎屯改造后的郑州国贸中心,融入并促进了花园路商圈的成熟。鲜明的市场特色、先进的市场意识和不断成熟的市场技术,使其领先于国内同行。

  在总结多个试点的基础上,2007年6月12日,酝酿已久的103号文件终于出炉,它对以前出台的文件中的部分条文进行了修改和细化,并形成了一套强有力的工作机制,为郑州城中村规模性改造提供了较为成熟的模式。

  至此,“郑州模式”引起全国关注。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的大潮,开始蔓延、扩散。

  2008年,第一届“中国城中村改造高峰论坛”在西安召开,郑州的做法被誉为“郑州模式”,全国同行纷纷向郑州取经。

责编:李婷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