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城中村改造的“二七样本”

2012-08-18 11:14 来源:东方今报

  导读:在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等方面,城中村和旧城改造的紧迫性不言而喻,其带来的正效应更是显而易见。几年来,二七区的旧城改造和合村并城工程已经破茧成蝶。在拆迁面积、规模和进度等方面,均位列全市前列,包括佛岗村在内的一大批村庄,成为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的成功典范。

  郑州市以旧城改造为切入点,来推动整个城市改造,这正是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实践。——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郑州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的责任担当,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实施郑州都市区战略、建设“一区两城”的必然要求。

  ——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

  在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等方面,城中村和旧城改造的紧迫性不言而喻,其带来的正效应更是显而易见。几年来,二七区的旧城改造和合村并城工程已经破茧成蝶。在拆迁面积、规模和进度等方面,均位列全市前列,包括佛岗村在内的一大批村庄,成为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的成功典范。

  ●一个老村民眼里的村庄蝶变

  在80岁的李桂花看来,佛岗村经过了三次大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初以前,位于齐礼阎乡的佛岗村没有柏油路,村民收入主要靠每天推着架子车到市区四处吆喝卖菜。1997年,黄河科技学院(南校区)在佛岗村建成后,村民们扒掉砖瓦房盖起了楼房,靠出租房屋,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但村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2007年7月27日上午,二七区在佛岗召开了拆迁动员大会。之后,李桂花家分到了70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这面积在村中属于中等。2009年8月27日,李桂花一家搬进了就近重建的佛岗社区,她的身份也由农民变成了市民,每月能领300元的生活补助。

  社区筹资100万元,在社区旁建了一个农贸市场,李桂花每天可以在这里买到新鲜的蔬菜和生活必需品。社区还投资35万元办起了餐厅,可容纳300人就餐。

  李桂花拿着老年公交卡,在社区门口免费坐81路公交车可到火车站,还可坐其他公交车到人民公园、陈砦花卉市场、绿博园等地游玩。

  这里的居住环境也让李桂花彻底有了城里人的幸福感,社区不但干净漂亮,还建有幼儿园、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站等。

  李桂花享受的幸福,是从2003年9月郑州市政府出台《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定(试行)》开始的,当时,郑州市城中村改造正式启动。2006年,佛岗村被列入郑州市第一批城中村改造计划。

  城中村改造有两难,一是拆迁难,一是回迁分房难。让佛岗社区党总支委员张国军没有想到的是,从二七区组织召开拆迁动员会到973户居民全部搬迁完,仅用了15天,创造了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史上的“佛岗速度”。

  据张国军介绍,按照区里统一的要求,拆迁前,村里邀请专家对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讲解,消除了他们的疑虑。又先后组织大家到金水区的南阳寨、宋寨以及外地参观学习。拆迁开始后,村主任先拆掉自家的房子,其他党员干部也不甘落后。

  按照拆迁协议,三层以下住宅是按1∶1的比例赔偿,3层以上的建筑也适当给予补偿。村里还灵活掌握,在原有安置的基础上,独生子女本人可增加建筑面积50平方米,每平方米只需补钱800元。

  村干部也自动放弃了按拆迁先后顺序选房的方案,采取群众认可的按签订拆迁协议时的顺序抓阄确定房源的方案,采取高低层、大小户型搭配,由公证部门现场公证。第一次,1078套多层安置房分配时,仅用了5个小时。2010年7月27日,第二期2198套高层安置房分配,用了6个多小时。现在,第三批安置房正在建造中。

责编:李婷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