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蚁族”奋斗成功年薪36万元

2012-08-18 11:15 来源:东方今报

  十几年来,城中村为郑州经济发展孕育了一批精英,这里走出了无数来到郑州打拼的高学历人才和成功的生意人,羞涩的口袋、创业的艰辛,使得初到郑州的他们不得不在城中村蜗居。从一定意义上讲,100多万城中村新市民,在艰辛创业的同时,也支撑了郑州的城市发展。“蚁族”在城中村的生活是贫苦的,但困苦的生活也是财富,它能激励着这些打拼者变得更完美。苦和累,只是他们人生路途上的一段经历,而这个奋斗过程,本身也是一座城市的风景。

  【人物档案】

  张四海,公司总经理,37岁,曾辗转租住于小铺、张庄等城中村

  ●10年前 定下奋斗目标

  张四海的老家在洛阳新安,当时的村里几年才出一个大学生,父亲尽管骄傲但也为他的学费费了不少心。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还在郑州纺专上学期间,张四海就早早出来兼职打工,在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每个月能挣500块钱。

  2000年,张四海毕业后在农业路上一家广告公司供职,当时月薪300块钱,他在小铺村租住,每月房租近100元。为了省钱,他每天的饭菜,都是烧饼就咸菜,外加白开水。一年后,他跳槽到东建材旁边的一家广告公司,月薪到了1000元。

  那时候郑州的城市规模还不大,张四海每天骑着自行车跑业务,一天最少要骑行100公里。

  “年轻,身体好,真没觉得苦和累。”张四海说,城中村租房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一件200块钱的羊毛衫早上洗完晾晒在楼顶,晚上回去晚丢了,心疼了好长时间;二是一次下大雨,农业路上水深齐腰,一路推着自行车走了3个半小时才赶到公司。

  勤奋、刻苦加上一点点才气,毕业才一年多的时间,张四海已经在郑州广告界小有名气。他给自己定下了奋斗的目标:“五年内买房,十年内买车”。

  ●转行 寻找人生新的突破点

  那时候,东建材开始兴旺起来,在东建材附近工作的张四海,敏锐地觉察到了其中的商机。虽没钱开店,但张四海毅然舍弃了已熟稔了的广告圈,应聘到一家装饰装修企业做设计师。

  2003年3月,已经在行业崭露头角的张四海加盟龙发装饰。由于工作业绩出色,一年后被提升为策划总监。2004年,张四海被集团公司借调入北京总部。

  从2006年开始,工作能力出色的张四海成了“救火队员”,先后被集团公司派往武汉、南昌主持工作。尽管工作很忙碌,可张四海仍然抽时间给自己充电。在武汉做总经理期间,张四海还在武汉大学读了MBA。

  每到一个地方,张四海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扭亏为盈。

  ●2010年 年薪36万元加分红

  2010年,已经把家安顿在郑州的张四海,向集团申请调回郑州。如今,龙发装饰已经发展成为郑州装饰装修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张四海的身份,是郑州分公司总经理,年薪36万元,公司效益好年底还有分红。

  “当年制定的目标提前实现了。”张四海说,毕业四年后,也就是2004年,他在郑州买了房,金色年华小区一个单元对门两套,每套80多平方米,父母也被他从老家接来了。车到现在也没买,不是买不起,而是公司为高管配备有车辆和司机。如今,张四海夫妻两人和父母一起居住,儿子六岁今年该上小学了。“在郑东新区一所有名的私立小学,让孩子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

  张四海认为,年轻人心态的调整最重要,外地人来郑州打拼几乎都会选择城中村为第一站,苦些累些不算什么,就当成成长的一段经历,作为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的一种历练。在选择工作方面,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开始待遇差些没关系,有了热爱的劲头,工作、做事才能出成绩。

责编:李婷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