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新媒体采风团乐游宁陵

2016-08-17 17:50 来源:映象网

  采风团合影

  采风团合影  

  映象网商丘讯(尚海东 孟学君)8月16日,由市委网信办组织的新媒体采风团走进宁陵县。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玉杰的带领下,采风团先后走进宁陵县乔楼乡辘轳湾千亩桃园,张弓老酒酒业有限公司进行采风。宁陵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侯公涛及相关人员陪同采风。此次采风团成员由媒体记者、摄影达人、自媒体大V共30余人组成,亲身体验了桃园美景和感受了宁陵深厚的酒文化。

  摘得蜜桃归

  摘得蜜桃归  

  东方有树名曰“桃”

  中国,是桃树的原产地,至今已有3000年以上的桃栽培历史。在古代,国人在民间节庆、宗教礼仪、文化、医药方面都深深嵌下了其印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桃文化”,是福寿、喜庆、仁义、美好、友谊、爱情的象征。神话传说中,孙悟空偷吃王母娘娘的蟠桃,食之可以长生不老。更有古代的文人墨客借桃抒情,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云:“忽缝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文中感怀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的无忧无虑,幸福美满。最爱桃花的当属唐伯虎,在姑苏购置桃花坞,不仅命其为“桃花庵”,还自号“桃花庵主”,闲适淡薄的情怀可见一斑。诗句“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更将其自由和超脱的情愫表现的淋漓尽致。除此之外,桃木被做成刀剑,悬于厅堂檐下,祈求“消灾避难”;桃仁被中医用作“活血祛瘀”的良药;戏曲中,桃花扇被用作一段感情的信物;桃花运成为年轻人求艳遇的的说法。桃与中国的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有李白闲游信陵,今有采风团乐游宁陵

  摄影师拍照

  摄影师争先拍照

  唐代诗人李白曾到古信陵之地(因宁陵曾为信陵君封地,人们又称之为“信陵”)寻访信陵君的足迹,感怀信陵君及朱亥、侯赢的游侠精神。今日,媒体记者、摄影达人、自媒体大V共30余组成新媒体采风团,各个装备精良,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侯公涛及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走进宁陵,亲身感受宁陵桃文化,与千亩桃园中的蜜桃亲密接触。行至乔楼乡辘轳湾一带,忽缝桃树林,蔚为壮观,采风团员不禁兴叹,闯入仙境。“史官”马学庆,讲解宁陵与桃的缘分,口若悬河。桃与宁陵的情缘最早可追溯至“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明朝时期,宁陵遍植桃树,洪武二十六年朝廷在此设关卡,并止巡检司,遂称桃园关。辗转千年,后来中原大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此展开,这方土地硝烟弥漫,桃树生产也因战火遭到摧残。至20世纪50年代以来,桃的生产经历了恢复、发展、停滞、再发展等各个阶段,桃的栽培面积和年产鲜果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与提高。

  桃树

    硕果累累

  众人听着讲解,唏嘘于宁陵桃园的历史久远,同时也不忘慰劳自己,各自在桃园中寻觅自己中意的对象,忘乎所以的吃起了蜜桃。有人笑称,今日如赴蟠桃盛会,美女仙气十足。游园观赏之后,美女们丰富的自拍让众帅哥也跃跃欲试,留下了珍贵的纪念合影。

  美丽新乡村 旅游新愿景

  宁陵整合资源,生态为先,围绕桃文化,与宁陵酥梨、花生、葡萄、白醋条杆等特色农业优势互补,打造休闲农业优质产品品牌,并以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工作、党建工作等,立体构架桃文化产业基地,塑造桃业区域形象,活力旅游景区,打造桃林花海,提升桃产品的竞争力,打造特色旅游产业。

责编:孟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