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相信你 带“毒”的药品

2012-04-20 09:3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毒胶囊”事件,还在不断地挑战着公众因药品质量安全而脆弱的神经。根据最新报道,卷入“毒胶囊”事件的江西弋阳县龟峰明胶有限责任公司已全面停产,公司法人代表被刑拘,质监部门有关责任人也被处停职检查。

  而“毒胶囊”被曝光后,被曝光药企最先忙的都是撇清责任,把自己摆到“受害者”的地位,向公众诉苦,而非公开道歉和召回涉“毒”药物。直至19日,涉事药企之一的修正药业才通过官方网站发布《关于疑似铬超标羚羊感冒胶囊处理进程的通告》,称目前已经召回199件疑似铬超标羚羊感冒胶囊,并通过网站对公众表示歉意。

  4月18日,卫生部部长陈竺首度回应“毒胶囊”事件表示,药物胶囊重金属限量早就有标准,我们现在要依法严加管理,“对我们的药品、对企业家的诚信、对医药卫生事业还是要有信心,有责任的企业家科学家是医药行业主流”。问题是,在“毒胶囊”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的当下,如何从原材料、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已成为政府有关部门的当务之急。

  如果涉“毒”企业和违法人员不被严惩,监管缺位和行政问责得不到完善,官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没有加强,怎能推动我国食品药品的安全化?我们凭什么来相信我们的药品和企业家?

  “毒胶囊”为何能出现?

  NBD:为什么会发生“毒胶囊”事件?

  于明德:有三个因素导致了“毒胶囊”事件的发生。首先是企业的法制观念淡薄,违法使用工业用品代替药用辅料,企业的违法行为是导致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因素。要依法严惩违法企业。

  第二,虽非这次事件的因果关系,但与“唯低价招标”的政策导向是有关联的,这种导向的结果可能造成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

  第三是监管缺位。事件从检举、揭发到检验都非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举报的是媒体,检验部门是个研究单位,药监局也是在媒体报道后才知道的。监管缺位必须扭转。

  孙新生:与中国药品生产和产业链质量意识缺失,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市场恶性竞争,以价取胜,药品招标忽略质量等因素有关。也与部分制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道德诚信度低,公司内部管理差有关。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包括法律制定、法律约束、法律制裁有待完善。此外,我国的监管机制相对较为特殊,地方监管部门缺乏独立运作机制,重视为企业服务,忽略监管,受约于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形成地方保护主义。

  NBD:根据2011年数据显示,中国医药市场的增幅已高出全球制药市场增幅20%左右,在高速发展下,行业的无序竞争是否也是 “毒胶囊”事件发生的原因?

  于明德:对于无序竞争还是有序竞争的判断取决于序,取决于制度建设,现在竞争总体情况良好,企业发展快,企业过多的现象是存在的,但不能称为无序竞争。企业过多可能会导致非理性因素掺杂的竞争问题出现,恶性竞争也是完全可能存在的,实际情况来看确实存在。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