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满意度调查陷利益怪圈 三万元打满分
首次买车消费者:看重满意度调查数据 排名靠前或“可信”
记者采访了十几位首次买车的消费者,他们大都表示,会参考一些满意度排名数据,排名靠前的服务应该相对好。“我们第一次买车,又没有用过车,对汽车厂家的服务又没体验过,只能是参考一些满意度排名了!”即将要买车的齐先生说。
记者发现,首次购车的消费者受到满意度排名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在中国汽车市场,首次购车的消费者占据比例还有六成以上,这也是满意度排名受到企业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换购车辆消费者:满意度数据只能参考 4S店员工成“家人”
记者同样采访了十几位换购车辆的消费者,他们大都表示,满意度排名数据已经不再那么重要,更多是靠自己的“心”来感受。有的4S店经常举办自驾游、公益爱心等活动,已经把一些4S店的员工当成自己的“准家人”,换购车辆时肯定会优先考虑现在使用的品牌和4S店。准备换车的梅女士告诉记者:“其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对汽车厂家的服务需要长时间用心地感受,那么多繁琐的流程我也不懂,自己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记者发现,换购车辆的消费者由于具备了更多汽车知识,也长时间地接触汽车厂家和经销商,对服务满意度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的购车行为很难被行业调查满意度排名左右。
汽车满意度“买”“卖”之
局外人观察:
观察一:
厂商和消费者需要相互学习
Fredrik Dahlsten是瑞典理工大学的研究员,也是沃尔沃汽车公司商业开发部经理,他在2003年夏季号的《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走出顾客满意度怪圈:沃尔沃的经验”的文章。他提到了很多对于顾客满意度的思考,比如“我们不断宣传顾客满意度非常重要,但真正理解的人越来越少。”“顾客满意度等同于不犯错误。”他还提到,有些管理人员只关注那些数字、排名和质量数据,顾客满意度的高低有时可能比其起因更令人关注。
他建议到,那些陷入顾客满意度思维定势的企业,其管理人员需要引入更多外部因素,从关注眼前问题转向关注长远的发展。需要创造出更多和顾客直接交流的机制,否则就很难进一步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顾客满意度的内部标准,往往只局限于企业已经掌握的知识,而未知部分却难以采取措施。比如开发XC90时,就将加利福尼亚州一群女性顾客的意见考虑进去了。消费者不只是一个企业可以研究的东西,而是一个可以相互学习的对象。
记者了解到,北京一些4S店就曾进行过客户交流会,选出一些老客户,面对面地给总经理和部门经理提建议和意见,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