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归国带奶粉不敢过香港:被拘捕就成笑话了

2013-03-22 09:08    来源:南方都市报

  港澳观察

  以法治的名义呼吁香港海关道歉

  香港实施“限奶令”,海关摆了大乌龙,错抓了携带奶米粉的黄女士及徐先生,还将他们拘捕并控罪。该事件裹挟着对“限奶令”的不满情绪,把香港海关推上了风口浪尖。

  香港食卫局作为“限奶令”的始作俑者,拥有法例的权威解释权,但其没有顾忌同僚的脸面,直言不讳地指出海关对法例的理解有偏差。不过,食卫局恐怕也不敢“徇私”,该局早前已向媒体明确表示,奶米粉不在限带之列。

  香港特首梁振英也没有护短,明确表示香港海关要吸取教训,日后尽量避免如此差错。彰显了港府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以及主动维护法治的价值立场。

  香港立法会的监督功能得以彰显,限奶令的“先实施,后审议”,在法治程序上本已经存在瑕疵。而海关的执法失误,让议会的不同意见得以充分表达,有议员身体力行地帮助事主,有议员呼吁检讨限奶令,也有议员从审议限奶令法例的角度着手,希望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

  两地的媒体更没有失声,执法部门不确定的执法尺度和标准,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被错抓的对象,把公权力关进笼子里,让政府执法有清晰的边界,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新闻媒体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其责任自是义不容辞。

  而香港海关对黄女士及徐先生撤销控罪,并退还扣留的奶米粉,这当然值得肯定。但仅仅如此显然不够,自身执法出现偏差,虽事出有因情有可原,但已给旅客造成事实上的困境,既然羞答答承认此为“特殊个案”,难道不应该公开道歉?但是,应有的道歉没有来,反而是一个电话打给事主,要求限期赴港领取被扣的奶米粉,不报销往返旅费,不提供邮寄服务,态度傲慢立场强硬,哪里有一点认错的诚意?

  法治是香港成功的基石,而政府依法施政当是首要之义。香港海关做错了事,笔者呼吁其公开道歉,以法治的名义。而公权力应有的谦卑,以及对民权的充分尊重,就在这一声道歉之中。 寻路

  本版统筹:南都记者 庄树雄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何薇 陈紫嫣 康殷 吴怿

  南都漫画:邝飚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