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提振需要经济转型

2013-03-18 08:5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评论员 李应利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微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就算巴菲特来也会被套牢”的感叹。姑且不讲巴菲特投资中国股市是否真的会被套牢,这一声叹息还是多少道出了中国众多投资人的无可奈何。上证指数2001年就曾经达到2200点的位置,目前12年过去了,上证指数还是在2200点位置挣扎,12年原地踏步,不可谓不熊。如果要是跟美国比,就更明显。道琼斯指数最近天天创历史新高,已经超越金融危机之前的高点,确实令人羡慕嫉妒恨。而A股自今年春节过后开市以来却垂头丧气。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而中国的实体经济从数据看一直很好,为什么股市却是如此低迷?股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值得深思。

  股票指数反映的是股票价格的高低,而股票的背后代表的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股票作为一种交易品,与绝大部分商品没有太大的区别,其价格通常受如下因素的共同影响:股票的质量、股票的数量、股票的定价以及资金的数量。

  让我们看看最重要的问题:股票质量的问题。从性质看,中国上市公司绝大部分都属于强周期性股票,其中,银行、地产、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建材、工程机械、建筑等类型的公司占据了绝大部分权重。周期性的股票通常都跟投资周期有关,业绩极不稳定。尤其当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这类股票业绩的成长性就越来越差,如果不能提早转型,最后的命运都很堪忧。如果一个行业、一个公司不能给市场带来想象空间,对资金自然就不会有吸引力,从而难以获得估值溢价。这种类型的股票通常只有在价值严重低估的时候才会获得资金短暂的光顾,而在短暂的炒作过后又剩下一地鸡毛。股市之所以熊途漫漫,归根到底还是一些股票的质量问题。

  尽管 A股市场里,与这些跟投资密切相关的股票完全不同,一些优质的消费股和医药股,都走在长期的上升通道中,只是它们所占权重太小,无力左右大势。

  除了质量,人们对前景的预期更为重要。与周期性股票占主导地位相对应的就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属于投资拉动型经济。尽管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一定的空间,比如城镇化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农田水利建设还需要加强、城轨和地铁建设如火如荼,但这已经不足以让中国的经济重新回到高速增长的轨道,经济平稳增长是趋势,以上方面只不过是这个平稳增长的支撑点而已。投资拉动型的经济不具有太多可持续性。基础设施建设总是只持续一段时间的,最好的情况是,在此之前完成经济转型。但人们都知道,转型知易行难,人们在股市中也投射了这种比较悲观的预期。股市是最有效的市场,因为参与者众多,参与者会把各种信息和预期带入股市。如果我们基于现在的经济很不错、进而认为股市也应该很不错,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股市只反映未来。

  很多人把美国股市的上涨归结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宽松,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近来人们热议的中国货币超发也是事实,那为什么股市不涨?归根到底,还是在于经济增长的前景不同。很多人疑惑一个现象:为什么金融危机发生在美国,可是美国股市却率先创出历史新高,而在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的中国,A股却仍在底部挣扎。金融危机对于美国来说并非致命伤,美国依然是世界最具创造力的国家,对世界各地的人才、资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说白了,股市就是一个投资者对未来前景的看法。

  如果一个公司的股票长期萎靡不振,就代表投资者不看好这个公司的未来。 一些投资者不认为这些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未来非常有前景,所以才会“以脚投票”。对于整体股市的态度,则部分反映着人们对经济发展与增长的看法。如何才能改变人们的悲观预期?唯有加快改革。李克强总理说过:“改革是中国未来最大的红利”。地方政府与国企投资拉动型的经济模式应该果断转型,经济增长的质量需要加强,并真诚地鼓励创新,只有这样,投资者对经济的未来才会持乐观预期,那么,股市便有了朝良性方向发展的可能。各方并不乏对改革的真知灼见,就看决心与行动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责编:赵惠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