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期货研究所:油脂研究周报

2013-07-29 09:33    来源:映象财经

  整体看来,短期内豆油市场将会继续保持弱势。在美豆天气炒作无力、国内开机良好供应增加、抛储传闻、以及消费不振等因素的影响下,市场现货情绪较为低迷。油脂的基本面整体利空,弱势格局短期内难以扭转。未来一段时间内,棕榈油的供需矛盾以及库存增高将会成为棕榈油市场的主要关注焦点。在高库存、高产量的预期重压下,叠加需求不振,棕榈油的后期走势仍旧会以弱势为主。而国内市场同样面临着高库存以及低需求的压制,加上豆油弱势行情的影响,棕榈油市场后期仍旧偏弱。操作上,油脂仍以继续下行看待为宜。技术上看,短期走势弱势维持。套利操作上,豆油与棕榈油的价差继续扩大,在1610附近,建议豆棕价差套利继续稳定持有。具体到品种:豆油短线多空分界位7050元,棕榈油短线多空分界位5430元,菜籽油短线多空分界位7600元。     

  一周行情概述:

  本周,国内油脂呈现下跌延续走势,价格继续大幅回落,下行格局没有改变,各品种分别价格探出新低,其中菜籽油主力合约周跌幅在5.31%,报收于7518元/吨,豆油主力合约周跌幅在3.24%,报收于6986元/吨;棕榈油主力合约周跌幅4.07%,报收于5368元。CBOT豆油走势疲弱,12月豆油收盘43.52美分/磅,下跌1.8美分; BMD10月毛棕榈油期货收跌,下跌102令吉收于2155令吉/吨, ICE菜籽11月合约下跌24.6加元报收于491.9加元。从周线上看,油脂整体处于弱势下跌格局中,明显受到5周均线压制,在没有上破这一压制之前,所有反弹都是浮云。这也决定了继续偏弱走势仍将占主导地位,菜籽油再度受到重创,这是因为目前其已经沦为外油的国内盘,但是远期菜粕在调整后再度上涨的行情依旧值得我们等待。

  基本面消息:

  1.马来西亚七月份前十五天棕榈油出口量月比减少23%

  据船运调查机构ITS周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马来西亚今年七月份前十五天棕榈油出口量为547,857吨,比上月同期减少了23%。 这份数据显示,今年七月份前十五天马来西亚对中国出口了122,654吨棕榈油,相比之下,上月同期为104,040吨。对欧盟出口了76,002吨棕榈油,相比之下,上月同期为150,325吨。 七月份前十五天马来西亚还对印度出口了121,900吨棕榈油,上月同期为192,000吨。对中东地区出口了58,660吨,上月同期为63,635吨。

  2、2012/13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数据略微下调

  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13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测数据略微下调,因为收获面积数据调低。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13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为5020万吨,比上月的预测下调了80万吨。根据阿根廷政府的数据,美国农业部本月将2012/13年度阿根廷大豆收获面积数据从上月的1935万公顷下调到了1890万公顷。 美国农业部还预计2013/14年度阿根廷大豆播种面积将会增长3%,达到1950万公顷,不过比早先的预期下调了50万公顷。因而2013/14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预计为5350万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5450万吨, 阿根廷农业部近来将今年大豆产量预测数据下调到了4900万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5020万吨,上年为4010万吨。       

  3、华侨银行下调下半年棕油均价至2,250令吉

  华侨银行(OCBC)分析师BarnabasGan在报告中称,其下调对2013年下半年的棕榈油均价预估至每吨2,250令吉,之前预估为每吨2,700令吉。 调降价格预估主要因产量季节性上升及全球需求疲弱,且大豆产量自2012年低点反弹,导致大豆价格亦疲软。 马来西亚下半年原油产量料为1050万吨。 预计下半年棕榈油波动区间为每吨2,000-2,500令吉。

  4、2013年上半年中国大豆进口年比减少5%

  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一月到六月期间,中国大豆进口量比上年同期减少了5%,为2750万吨。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2910万吨。 这份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从巴西进口了1340万吨大豆,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1330万吨。从美国进口了1250万吨,上年同期为1430万吨。从阿根廷进口了91.7万吨,上年同期为130万吨。从加拿大进口了42万吨,上年同期为8.7万吨。 海关还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的油菜籽进口量为180万吨,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150万吨。其中从加拿大进口了160万吨,上年同期为150万吨。 同期豆油进口量为42.5万吨,上年同期为56.4万吨。其中从巴西进口了16.2万吨,上年同期为39万吨。从阿根廷进口了16.4万吨,上年同期为17.3万吨。 同期菜籽油进口量为88.3万吨,上年同期为49万吨,大部分供应来自加拿大。 

  5、三季度全球大豆出口可能下滑--油世界

  据总部设在德国汉堡的行业期刊<油世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全球大豆出口可能下滑,因为阿根廷农户对出口关税以及汇率不满,可能继续囤货惜售。油世界称,今年七月到九月期间阿根廷的大豆出口预测数据可能不得不下调50到100万吨。同期全球大豆出口量可能在2090万吨,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2060万吨。油世界称,阿根廷农户抗议政府征收的32%大豆出口关税,同时也对比索汇率异常偏低感到愤怒。六月份阿根廷的大豆出口量只有110万吨,低于预期,七月份的出口也不会有任何的起色。油世界表示,三季度全球大豆出口将会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主要原因是阿根廷,因为六月份的出口低于预期。油世界预计三季度阿根廷的大豆出口量为450万吨,高于上年同期的290万吨。不过该机构称,这一数据可能下调。他表示,阿根廷农户囤货惜售,港口装运步伐缓慢,使得阿根廷大豆出口仍处于相对偏低的水平。七月到九月期间的实际出口量可能低于我们目前的预测。另外,三季度巴西可能出口1150万吨大豆,高于上年同期的820万吨。美国大豆出口量在240万吨,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670万吨。

 

  豆油现货:与上周相比,国内豆油现货市场报价小幅震荡,多数地区现货报价涨跌幅度在50元/吨左右,整体看来,豆油现货市场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目前,国内豆油消费处于淡季,多数地区市场成交清淡。而大量大豆的到港,原料供应充足,国内大豆加工厂的开机率处于较高的水平,豆油市场的后期供应仍以宽松为主。贸易商对于豆油后市也多持观望态度,市场需求不振继续限制豆油的市场成交量。  

  棕榈油现货:棕榈油现货市场报价继续下滑,多数主要港口地区的24度棕榈油现货报价集中在5600元/吨。目前,市场需求仍旧偏弱,多数地区市场成交一般,部分地区棕榈油现货略微紧缺。棕榈油终端市场消费清淡,使得国内棕榈油去库存化进程愈加缓慢,市场供应较为宽松。

  菜籽现货:国内主产区油厂菜籽收购价大致处于4840-5100元/吨之间,湖北地区菜籽价格稳健;菜粕报价集中在2750-3000元/吨,行情稳定;四级菜油报价约在9200-10000元/吨,销售情况稀疏。

  气象分析:

  国外方面:美国周五西部地区有零星阵雨和雷暴,东部地区大多干燥,周六东部地区局部多云伴有少量阵雨和雷暴,周六西部地区较为干燥,周日天气干燥,周五和周六气温接近至低于正常水准,周日低于正常水准。

  国内方面,春播油菜籽主产区青海东部、内蒙古东北部和新疆东北部天气晴好;国外方面,油菜籽主产区拉布拉多半岛、五大湖附近区域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阵)雨天气。

  后市分析:

  本周,随着巴西港口外运的日益好转以及美豆产区天气炒作不力的拖累,加上美豆现货升贴水大幅回落得影响,CBOT大豆市场大幅下滑。而CBOT豆油市场也没有逃脱下滑的命运,在本周内下滑至44美分/磅附近。整体看来,随着巴西大量大豆对于全球市场供应的增加,美豆期价的走势受到了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产区天气的好转也使得大豆远月合约走低,豆类油脂类市场缺乏明确的方向指引。未来一段时间美豆产区天气炒作是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价格会在频繁的天气炒作和实际供给增加的影响下反复震荡。国内方面,由于外围市场走弱以及国内利好支撑不足的影响,大连豆油期货延续了上周的弱势向下走势。

  本周,受出口需求下滑以及CBOT豆类市场大幅下挫的拖累,BMD毛棕榈油期货延续了上周的跌势。自东南亚斋月备货结束后,棕榈油市场需求表现非常疲弱,船运调查机构SGS称,7月1-20日棕榈油出口环比下滑13%至794,081吨,而马来西亚棕榈油生产已经进入生产增长周期,棕榈油库存后期仍面临着上涨的风险。另一方面,宏观经济走势仍旧偏弱,棕榈油市场仍在承受着压力。国内方面,大连棕榈油期货仍旧没有摆脱下行的命运,期价仍处于弱势之中。

  整体看来,短期内豆油市场将会继续保持弱势。在美豆天气炒作无力、国内开机良好供应增加、抛储传闻、以及消费不振等因素的影响下,市场现货情绪较为低迷。油脂的基本面整体利空,弱势格局短期内难以扭转。未来一段时间内,棕榈油的供需矛盾以及库存增高将会成为棕榈油市场的主要关注焦点。在高库存、高产量的预期重压下,叠加需求不振,棕榈油的后期走势仍旧会以弱势为主。而国内市场同样面临着高库存以及低需求的压制,加上豆油弱势行情的影响,棕榈油市场后期仍旧偏弱。操作上,油脂仍以继续下行看待为宜。技术上看,短期走势弱势维持。套利操作上,豆油与棕榈油的价差继续扩大,在1610附近,建议豆棕价差套利继续稳定持有。具体到品种:豆油短线多空分界位7050元,棕榈油短线多空分界位5430元,菜籽油短线多空分界位7600元。

       (刘彤)

  

责编:王慧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电商风云2013

电商风云2013

2013风起再起,电商企业如何脱颖而出。

投资者如何看球?

投资者如何看球?

中国足球有望获得国家层面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