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一幕再现:万人空巷看兰芳

2016-02-23 10:34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王绍伟 通讯员 杨国栋 毛玺玺)“宝丰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我是刘兰芳,我又回来了。”2月20日是正月十三马街书会正会的日子,当天上午,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和来自全国10余个省份的886名民间曲艺艺人,在宝丰马街书会现场设台亮书。

  当天,延续700多年历史的农历正月十三马街书会精彩开锣。上午,刘兰芳与马街书会35周年回顾演唱会举行,数万观众如潮水般涌向刘兰芳的书台。刘兰芳倾情演绎的东北大鼓《王二姐思夫》和评书贯口《祝您幸福康宁》让现场沸腾了。

  这是刘兰芳第十三次来到马街书会。这一次,刘兰芳不是一个人来的,她和丈夫、全国著名快板书表演艺术家王印权带领45名弟子“组团”为马街书会助阵。

  刘兰芳第一次来马街书会是在35年前的1981年,正值她的《岳飞传》在全国热播。那年,刘兰芳的到来使马街书会人气空前暴涨,方圆几十里的群众会聚马街书会,人潮叠涌。目睹盛况,同来马街书会的时任中国曲协主席陶钝即兴赋诗:“马街竞艺溯源长,负鼓携琴汇现场。谈古论今依旧事,万人空巷看兰芳。”

  情牵马街

  第一次来马街书会,刘兰芳就掉了泪。

  在一大片麦田里,踩着还未开化的积雪,艺人们以天为幕、以地为台,穿着胶鞋,裤腿挂泥,打起板子,拉起弦子,迎着风雪说拉弹唱。

  “特别简陋,但是艺人们自我陶醉。”时隔35年,在2月18日下午的马街书会刘兰芳媒体见面会上,讲到第一次来马街的情形,刘兰芳动了情,瞬间眼圈红了,“当时我就掉泪了,我1957年学艺,走南闯北那么多年,像这么原汁原味的说书场面,马街书会是第一家。什么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感觉一下子就有了。我是说书人,自然就爱上了这里”。

  从那一年起,刘兰芳与马街书会结缘,把马街当成又一故乡。

  2006年,马街书会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年,刘兰芳成为马街村荣誉村民。35年来,刘兰芳13次来马街书会献艺,为书会鼓与呼,却分文不取。

  每次来马街,看望当地的民间艺人成了刘兰芳的“规定动作”。

  2013年马街书会前一天晚上,刘兰芳夜访民间艺人的情形,让常年接待艺人的马街村村民张满堂至今难忘。那天晚上9点多,刘兰芳突然来到他家。站在写着“马街书韵”四个大字的一面山墙旁,刘兰芳和艺人们交谈技艺并为他们点拨。后来听到消息赶来的艺人把张满堂家的木门都挤坏了,本来陪着刘兰芳的张满堂也被挤出了人群。

  张满堂说,每次到马街,只要刘兰芳一进入书会会场,很快就与民间艺人们和赶会的群众打成一片,和艺人同台亮艺,为他们喝彩,甚至送钱送物。

  有一年马街书会,为群众演出后的刘兰芳再次进入会场中。大风扬尘迷人眼,雪花飘洒灌入脖中,但艺人们开书起唱,劲儿足腔儿响,那种骨子里对说书艺术的执着让刘兰芳又落泪了。她悄悄掏出身上的钱,十多个书摊下来,每转一个她就塞次钱,还向艺人一一拱手弯腰:“你们感动了我,你们太辛苦了,你们是曲艺文化的根,有你们这份坚守,我得谢谢你们。”

  根植基层

  2月19日下午,刘兰芳在马街书会举办收徒仪式后,她带领“弟子团”到马街村看望民间艺人。路上,她又像往常一样叮嘱弟子们:“真正的艺术是来自群众、扎根基层的,艺术的灵感、源泉、活力都在民间。马街书会是说书人的圣地,要和当地民间艺人交流,走到群众当中去,群众中有高人。”

  郏县说书人王结子本名王树德,痴迷说书,是马街书会第一届书状元。早些年王结子在世时,刘兰芳到马街书会,一有机会就和他切磋技艺。有一年,王结子对刘兰芳说:“您的《岳飞传》里经常有描述骑马打仗时的马叫声,但是公马和母马的叫声不一样,应该在说书时给区别开。”说着,王结子还学起了公马和母马的叫声。

  “哎呀呀,是啊!”刘兰芳眼睛一亮,大腿一拍,“您观察得真细致,我得喊您一声老师,我一定改正。”

  1981年,刘兰芳第一次来马街,有天晚上去了当时的宝丰县曲艺厅听书。第二天,刘兰芳又去县曲艺厅时,在门口看到正在卖票的民间艺人李云德时停了下来:“你昨天晚上在这儿说书了吧?你这顶军帽子我认出来了,在台上说书时戴的就是这顶帽子。你头上有啥不方便的,非要戴帽子?”“头上没病,也不秃。”说着,李云德取下帽子。

  “这多好!以后说书别戴帽子了,帽檐遮住眼睛,后面的观众看不到你的表情,这不好。艺人除了说,还得用眼神和情感与观众交流。”刘兰芳说着做起了示范,叮嘱道:“你的声音不错,但嗓子有些受伤了,得找个医生好好看看。我闻着你身上有烟味,你抽烟吧?以后别抽了,艺人得保护嗓子。”

  刘兰芳深受群众喜爱。2月20日,郏县王集乡村民李广辉看完刘兰芳在马街书会上的表演后激动不已:“早晨5点我就到现场了,挤了3个小时才挤到台前,提前一个小时在台前站好,就等刘兰芳先生出场。天这么冷,风这么大,人家刘兰芳先生那么大的艺术家雷打不动为群众演出,我非常感动!”

  “曾经为了看一眼刘兰芳老师,我一只鞋都被挤丢了。”马街书会书状元邢玉秋说,“在马街,群众对刘兰芳先生的感情就是这么深!那是因为先生对马街、对群众感情深啊!”

  心系传承

  “感谢曲艺界的艺友喜欢我,特别感谢观众们对我的热情,我来马街书会也是按照习总书记说的人民艺术家要扎根沃土、服务基层来做的。今年我在马街书会收了徒弟,目的只有一个,传承马街书会,祝马街书会世代相传、越办越好。”2月20日,刘兰芳在马街书会演唱时,以与现场数万群众的这番“交心话”开场。

  马街书会民俗园的建设,刘兰芳倾注心力。2012年,秋收之际,为了马街书会民俗园的选址刘兰芳在玉米地里钻进钻出。2013年,她又赶到“雕刻之乡”河北省曲阳县对修建马街书会状元苑、名人苑需要制作的雕像进行过问、指导。2014年马街书会当天,马街书会中华曲艺展览馆开馆,刘兰芳又来到了现场。

  2015年马街书会开锣前,占地600多亩,由状元苑、名人苑、中华曲艺展览馆等景点组成的马街书会民俗园成功申报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当年迎客近30万人次。

  今年,刘兰芳专门选择在马街书会举办收徒仪式。2月19日下午,宝丰马街人陆文娟、陆书娟作为再传弟子投入刘兰芳门中。

  “文艺需要传承,把精髓留下来,为基层服务。”刘兰芳说,马街书会的说书传统是不可复制的,全国独一无二,必须坚守好这方曲艺圣地,得培养更多民间艺人,以后每年都要在马街书会上举行收徒仪式,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2月19日下午,在马街书会民间艺人接待点马街村村民韩伟家里,刘兰芳遇到了来自商丘市木兰曲艺社6岁的小姑娘王书涵,听了孩子的一段河南坠子后,刘兰芳连夸“很入戏”。看望了其他艺人,刘兰芳又折了回来,她说:“你是不是用右手打的板?这个得自小纠正过来,用左手。”说着她又让王书涵试了一遍,并叫过来陆文娟说:“这孩子有表演前途,将来跟你学学。”

  刘兰芳的徒弟王封臣今年第一次来马街书会,并在书会设了“刘兰芳徒弟亮书台”。他说:“老师经常跟我们说,说书人一定要来马街看看,仰慕马街书会多年了,我去年初就向老师约定了今年随她来马街书会。这次终于如愿,太震撼了!以后我要经常来,为传承马街书会的文化传统尽力。”

  2月20日晚9时许,在宝丰马街奔波了两天的刘兰芳又参加了中国曲艺牡丹艺术团“送欢笑到基层”走进宝丰马街书会文艺演出,满怀激情地为群众表演了评书《康熙买马》。

责编:王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