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新闻 财经 娱乐 女性 婚嫁 旅游 美食 汽车 房产 家居 教育 健康 中医 科技 法制 城建 体育 公益 视频 商城
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资讯 > 正文

中华民族文明传统和中国共产党

2017-01-18 08:55 来源:人民日报

[摘要] 中华民族的一切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归根到底都是一切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人们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反复证明,我们这样的伟大人民、伟大民族,它的活力和天才是不可穷尽的,它的前程是不可限量的,它的爱国主义传统必然具有特别巨大的思想上、政治上和道义上的威力。任何抹杀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企图,都是没有根据的。

    中国共产党96岁了!相对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96年是非常短暂的。但是,正是这短短的96年,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这种“深刻改变”,不是丢掉中华民族文明传统,也不是另造一个不同于中华文明的什么文明,而是使具有悠久辉煌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打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枷锁,站起身来,进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再经过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文明传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要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使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首先就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是什么关系

  (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样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叫做“两个先锋队”的定性。

  实际上,这是中国共产党关于自身性质一以贯之的深刻观念。早在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已经明确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这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中国”的共产党,因而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这样以“两个先锋队”来规定自身性质的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前所未有,在世界政党史上举世无双。

  (二)“两个先锋队”,鲜明而集中地表达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鲜明而集中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区别于近代以来中国其他一切政党的本质特点,鲜明而集中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根”和“魂”。

  请看吧,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大潮和历史背景下诞生的。我们常讲,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无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还是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都是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救亡的时代大潮中应运而生,从立党第一天起就是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先锋队。

  请看吧,创党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无论是李大钊、陈独秀,还是毛泽东、周恩来,都深受中华民族文明传统的熏陶,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他们向西方寻求真理也是为了救国救民,而当他们从爱国主义走上共产主义道路并创建中国共产党后,依然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这样的爱国情怀,在中国共产党人中已经成为不可动摇的伟大传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深情指出的那样,中国共产党人,是“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

  请看吧,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制定的救国、兴国、强国的政治路线,都贯穿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同一个主题。这些政治路线集中体现了这个党是一个敢于为民族担当又善于为民族担当,能够扭转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引领中华民族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先锋队。

  再请看吧,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在有如大浪淘沙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中,封建复古派不行了,西化派不行了,依靠西方实行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不行了,还有中国共产党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那一套也不行了。只有作为“两个先锋队”,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够真正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长期救国斗争反复检验而作出的历史抉择。这也是基于近代以来中国各派政治势力反复较量的结果而得出的总结论。

  (三)也正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在长达96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真正从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这两个大局出发,从国家、民族、人民的大义出发,无论挑战何等巨大、局势何等复杂,甚至错误和曲折也不在少数,终归能够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赶上时代而又继承传统,作出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相结合的伟大业绩。

  历史事实就是这样:不赶上时代,只能落后挨打;不继承传统,只能丧失根基;不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一切无从谈起。这也即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中国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中去改造中国,就不是一个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四)96年走过来,这里就有我们党已经正式作出明确结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以邓小平理论为开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传统中带领中国人民赶上时代。结果是,中国人站起来了,成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以邓小平理论为开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传统中带领中国人民赶上时代。结果是,中国人富起来了,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社会主义制度历经各种艰巨挑战而不断完善、更加强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在继续实践当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在继续深化当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的高度自觉,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创造性地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专就“继承传统”而论,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又是怎样从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高度来继承中华民族文明传统的呢

  (一)我们强调“从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高度来继承中华民族文明传统”,即是说,不是着重于领导者的个人学识修养,不是着重于学术各家各派,也不是仅限于文化领域,而是着重从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高度,紧密联系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包括紧密联系经过失败之反思而后达到成功的曲折历史进程,来看党是怎样继承中华民族文明传统的。

  (二)基本的事实,来自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主要有以下十六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突破国际共运的常规,高举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伟大旗帜,明确宣告自己在当今时代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这一条,贯通于96年来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全部立场、观点、方法,贯通于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奋斗历程。

  第二,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文明传统的总态度总方针,就是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断:一是充分肯定“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二是明确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三是郑重提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正是根据这个总态度总方针,还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组织发表了一系列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成果,既回击了“共产主义不合中国国情”等反共叫嚣,又在民族救亡的斗争中 “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三,对于直接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郑重确认这个“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乃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分析了五四运动的功绩和不足,继承了这个运动的“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主流,并且以此强有力地推进了党对自身党风学风的改造和人民大革命。

  第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开辟出一条以农村为主要阵地,以农民为主力军,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胜利道路,当然也是同认真体察中国国情和中国历代农民战争的历史经验分不开的。

  第五,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思想,包括党领导的人民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抗日战争作为持久战由防御到相持再到反攻的战略道路,以及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思想的伟大实践,都离不开对中国历代军事思想和军事斗争包括农民战争经验教训的把握。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军事思想的重要来源。

  第六,成功地运用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又一项基本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思想,不仅来自历史唯物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的策略思想,还来自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深入人心的“大义为重”“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宝贵思想。

  第七,在党的建设问题上,中国共产党首先注重的是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并给“实事求是”这样的中国古代成语赋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意。延安整风时期为克服教条主义而提出的“古今中外法”(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研究国际经验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方法。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又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团结、批评、团结”这样的中国特色语言作为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未有过的。

  第八,“为人民服务”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已为中国人民所家喻户晓的根本宗旨和工作路线。这同中国自古就有的“民贵君轻”“民惟邦本”和“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等道理是一脉相承的。

  第九,“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进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崇高精神。这些精神,从根本上说,来自党和人民奋斗的实践,同时也来自中华民族优良的文明传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内在地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光。

  第十,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进京赶考”,以及把郭沫若所写的关于李自成打进北京后腐败垮台的《甲申三百年祭》作为整风文件,已成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历史新考验之自我警醒的箴言。

  第十一,“统筹兼顾”与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处理复杂社会矛盾的基本方针。这是具有中国人“兼容”思想的治国方针。毛泽东同志说:“这是一个什么方针呢?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战略方针。”

  第十二,中国共产党在上世纪50年代作为学术文化指导方针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直接引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提法的方式,强调发扬中华民族文明传统中思想活跃、兼容并包的重大特色,在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中起了巨大而深远的解放作用。

  第十三,启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仍然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贯通全局的主题。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第十四,中国古人把“小康”作为与“大同”相对应的社会理想,“小康”在中国共产党关于当代中国到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布局中得到强有力的升华。这就是确认在“解决温饱”后,将经过“进入小康”和“全面小康”两个阶段,而后再经过30年努力奋斗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当前中国的现实生动表明,“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赞同和企盼,为凝聚全党全社会共识发挥了历史性巨大作用。

  第十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一个把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如此紧密又如此生动地联结在一起的追求,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两个先锋队”性质的充分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继承传统”又“赶上时代”双重使命的生动反映,是多少代中国人和中国共产党人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的最集中表达。

  第十六,最后,还必须如实指明的一点,是关于中国共产党96年战斗历程中的错误和曲折。96年走过来,我们这个党多灾多难。但我们这个党又有一个长处,就是能够自己起来纠正自己的错误,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错误中翻身,进而取得更大的进步。96年的历史,不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吗?冷静反思,这种情况,首先当然是同党坚持“两个先锋队”的根本性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原则分不开,同党在中国人民中间的长期深刻影响分不开,同党的机制和党的奋斗精神、经验积累特别是自觉整风传统分不开;但与此同时,不能不说这也反映出中华民族“以史为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深刻文化影响。

  (三)以上十六点,并不完全,但仅就这十六点,可以大体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从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高度来继承中华民族文明传统的。这种继承是全局性的,而不局限于文化领域。这种继承又是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的,而不局限于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就是以“十六点”重大列举的方式所要表达的作为“两个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同中华民族文明传统的关系,所要表达的中国共产党的“根”和“魂”的历史由来和发展。

(责任编辑:王庆河)

专题

专栏:决胜全面小康  让中原更加出彩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研讨会

理论豫军

以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以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