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新闻 财经 娱乐 女性 婚嫁 旅游 美食 汽车 房产 家居 教育 健康 中医 科技 法制 城建 体育 公益 视频 商城
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期刊联盟 > 正文

新闻爱好者

2015-04-10 14:39 来源:映象网

[摘要] 《新闻爱好者》创刊于1986年,河南省唯一公开出版的新闻学专业杂志,国际16开本,64页,邮发与自发并行。是新闻界人士研讨新闻交流经验园地,是业余通讯员开阔眼界、自学成才的助手,是青少年学生丰富知识、学习工作的益友。

新闻爱好者

  《新闻爱好者》创刊于1986年,河南省唯一公开出版的新闻学专业杂志,国际16开本,64页,邮发与自发并行。办刊宗旨“关注新闻、追踪热点、传递信息、普及知识”。以探讨新闻理论、研究新闻业务、传播新闻知识、交通新闻工作和新闻事业发展和经验、培养新闻人才、宣传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和先进人物为己任,坚持面向读者,面向基层的方针,突出“权威性、思想性、针对性”。办刊宗旨“关注新闻、追踪热点、传递信息、普及知识”。读者对象为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爱好者。

  《新闻爱好者》以广博性、可读性、实用性为宗旨,关注新闻、追踪热点、传递信息、普及知识。是新闻界人士研讨新闻交流经验园地,是业余通讯员开阔眼界、自学成才的助手,是青少年学生丰富知识、学习工作的益友。

 

    2015年第一期【目录】【重点文章推介】

    2015年第二期【目录】【重点文章推介】

    2015年第三期【目录】【重点文章推介】

    2015年第四期【目录】【重点文章推介】

 

 

 

 

 

 

   

2015年第2期《新闻爱好者》目录 

本期特稿 

5 2014:互联网给中国社会带来全新气象 胡泳 王梦瑶 

16 中国互联网下一个十年 谭天 

本期关注·依法协调管理舆论监督 

21 构建舆论监督的法律体系 童兵 

26 权力主体应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由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想到的 靖鸣 

29 依法管理舆论监督的思考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有感 靖裕思 

舆论学新论 

32 辩论、舆论攻击与两种舆论一律 刘建明 

新闻与文化书谭 

36 当中国遇上非洲 李彬 

新闻与传播研究 

42 新闻报道热点与传播价值倾向的平衡 

——以医患新闻报道为例 武鸿鸣 王中敏 

46 “蓝翔体”热背后的传播学冷思考 张美静 

新闻札记 

50 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 李彬 

传媒观察 

65全媒体融合传播的“走转改”探索 

——以《大河报》“行进中国·精彩故事”系列报道“都市追梦人”为例 

李文红 

69 媒体融合形势下传统媒体的突围 左光翰 

网络传播 

73 广西网络媒体面向东盟传播优化策略分析 谢卓华 

77 “政务O2O”时代如何架起政府与民众有效互动的桥梁 胡心洁 

国际新闻界 

81 美国《国际日报》的现状分析及外宣报纸改进策略 张传香 

新兴媒体 

85 浅论微博论证的现代化转变 万川明 

 

 

 

 

 

 

 

2015年第3期《新闻爱好者》目录

                                     本期关注·甘惜分:百岁新闻理论家的新闻情

5  “在地狱的入口处”

     ------记百岁新闻理论家甘惜分教授                                   

12 我们应有什么样的舆论观

--------甘惜分教授的理论思想研究                                       刘建明

18                                                        喻国明(暂空18-23

24 展江(216作者发电子版,请到发排稿里粘)(24-27)

28   唐明清     (暂空28-32

33翰墨书简无限情                                                       王继兴

37 壮岁无惧无悔    执戟泼墨裕后生

---------记当代中国新闻理论先驱甘惜分先生                               于晓风

新闻与传播研究

43 网络公共话题对国民人格的影响分析                           赵智敏    杨小花

49  困境与对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分析                            韩冬梅

53  论网络意见领袖的话语自由与言论说理性                                 

舆论学新论

56 中国古代十大舆论定理                                                刘建明

传媒观察

61 互联网思维下的省级党报集团媒介融合发展 研究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视角                                       

65 让碎片化阅读成为经典导读的有效途径                                   王艳玲

网络传播

68 公务员微博影响力提升路径探讨

      -------基于新浪公务员微博与民间意见领袖 微博异同比较      冉明仙   孙亚琴

新闻与文化书谭

72  小毛驴,阿凡提                                                      

封面人物

77  陈娜(暂空77-81                

传媒与法治

82 新闻舆论监督与法律边界的交错探究                                      

新兴媒体

85 博物馆中新媒体展示的文化传播与情感传达

      --------以台北故宫博院“乾隆潮”特展为例                  潘登    刘宗元

88 省级卫视跨年晚会新常态                                               

 

 

“后(厚)网”时代:纸质媒体的行动路线图

□喻国明 翟旭瑾

【摘要】互联网在自身成长为成熟的平台性媒介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整个传媒领域的媒介融合,并给纸质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互联网是一种处在变革中的业态,当下的发展趋势就是由“Internet”时代过渡到“Afternet”时代。纸质媒体的转型发展应紧随互联网逻辑的变化所带来的机遇,把握“后(厚)网”(“Afternet”)的AAutomatic,自动化的,不假思索的)、FFlux,变动)、TTrial,试验)、EEcology,生态)、RReconstruction,重构)、NNeighborly,邻近的;友好的)、EEmbed,嵌入;深信、强烈感受)、TTouchstone,试金石)等八个特点,将互联网已经带来的和将会带来的冲击波看作水波——如航船般顺水推舟;或是将其看作风波——如航机般逆风起飞。

【关键词】互联网;“后(厚)网”(“Afternet”);纸质媒介的转型

互联网的发展之一就是已渐次成为较为成熟的平台性媒介,具有整合媒介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的巨大力量。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你可以选择不转型为新媒体,但却需要了解互联网的思维和逻辑,融入互联网之中,在为互联网贡献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本文将从分析互联网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入手,进而分析互联网日益走向“后(厚)网”(“Afternet”)的趋势和特点,并以纸媒为例探寻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大系统中的定位和价值所在。

 

一、变动中的纸质媒体——互联网带来的三轮冲击波

 

(一)互联网带来的三轮冲击波

互联网的业态始终处于迭代和升级的过程中,迄今为止,这些迭代和升级至少已经为纸质媒体带来了三轮冲击波:

1.eb1.0冲击波

以门户网站为突出代表,以海量信息、超级链接和免费获取相结合的模式对纸质媒体形成冲击。在这一阶段,纸质媒体因信息内容数量有限、出版时间固定、有偿阅读等原因而受到一定的冲击,但由于政策对网络媒体新闻信息发布的限制和网络媒体自身的内容质量较低,纸质媒体仍处于享受制度红利和利益保护的“安全岛”内。

2.eb2.0冲击波

以微博、SNS为突出代表,以自媒体和弱社交关系相结合的模式对纸质媒体形成冲击。在这一阶段,技术的发展降低了自媒体的使用门槛,使普通受众拥有形式上平等的大众传播的可能性,凭借弱关系形成自己的传播影响力。这使普通受众的表达欲、参与感大大加强,也使普通受众对纸质媒体的内容要求越来越高,价值感受越来越低。

3.后Web2.0冲击波

以微信为突出代表,以自媒体和强社交关系相结合的模式对纸质媒体形成强劲冲击。在这一阶段,普通受众成为真正的用户,自媒体融入了用户现实生活的社交关系之中,网络现实化和现实网络化搭建起立体的强社交关系,使得内容传播构建了以关系渠道和情感渠道为其“最后一公里”的传播通路,截断或架空了传统媒体的传播通路,使传统意义上有效的传播渠道失灵,同时也使得网络社交拥有更强的现实性,并且通过整合其上的多种应用,也使自媒体承载的复合价值倍增。在用户社交关系方面的零介入和在关系渠道、情感渠道方面的低水平,使纸质媒体的处境风雨飘摇。

(二)“新媒体化”——目前纸媒应对互联网冲击的策略

自Web1.0时代,就有一些纸质媒体走向互联网,创办了官方网站、电子版报刊等。而随着新媒体领域的不断发展,纸质媒体也在不断调整,希望适应新媒体的发展,留存自身价值。但现实证明,纸质媒体的许多努力都是徒劳的。

这些应对策略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依靠补贴勉强维持运营;二是休刊或停刊;三是实现完全“新媒体化”或引入新媒体。三种应对策略并非截然分开,许多纸质媒体曾先后或正在同时采用这些策略。首先,依靠补贴勉强维持运营,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单纯依靠输血而没有造血功能的纸质媒体势必失去生机与活力。长此以往,此类媒体也会成为传媒整体发展的包袱,阻碍传媒业的进步与创新。其次,休刊或停刊的决策,如果是在纸质媒体不断转型失败和严格的评估后权衡利弊作出的判断,亦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从传媒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一决策将媒体内部的原有资源、资本再度融入传媒市场,交由市场来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所以,这一决策虽然略显悲伤遗憾,却是在把握改革的窗口期,为媒体人员和各类资源创造了新生的希望,也有利于传媒领域整体的良性发展。再次,许多纸质媒体在进行完全“新媒体化”或引入新媒体的努力,许多报社、杂志社都创办官方网站、出版电子版、创办手机客户端、建立官方微博、设置微信公共订阅号。这些“新媒体化”的做法,诚然是纸质媒体为适应媒介发展的潮流而做出的努力,但这些尝试究其根本只是让纸质媒体成了“仿新媒体”“伪新媒体”,却没有成为真正的新媒体,纸质媒体只是将原有的内容生产方式沿用到新媒体平台上,将原有的一整套人员、机构、运作机制搬到了互联网上,这些做法暴露了纸质媒体在“新媒体化”过程中的无力,带来的则是纸质媒体优势资源的损耗——将优势内容资源的壁垒打破,方便了新媒体的复制和转载。而纸质媒体在新媒体方面新增的经营范围、新增的各方面投入,对大多纸质媒体而言更是一种“范围不经济”,没有带来与投入相符的有形、无形回报。

其实,纸质媒体应明确确定自己在互联网中的位置和坐标。新媒体发展势头虽盛,却不一定适于纸质媒体的发展。而互联网时代对纸质媒体的要求,也并不是让所有纸质媒体都变为新媒体。纸质媒体在传媒海洋的浪潮中,要把握主要洋流、风向的规律,不能轻易转变航线。对于纸质媒体而言,应结合自身情况,对自身拥有的各类资源进行科学、严格的分析,仔细盘点手中握有的武器,最终实现完全的转型或完全的坚守,切忌“骑墙主义”和“爬行主义”,如此才能适应当下互联网和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要求,真正融入未来的传媒新生态之中。

(三)新媒体不等于互联网

在互联网成长为一种成熟的媒介平台之前,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之间的关系是“媒体与新的媒体”“新的媒体与更新的媒体”,彼此各有边界。媒介对受众的覆盖范围虽然是交叉叠加的,但在媒介形式上和特质上的边界却是清晰的,从未出现模糊或融合的现象。而当互联网作为一种成熟的媒介形式,并进而成为一个跨界且无界媒介平台时,“新媒体”一词就正式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被确定下来。原生于互联网且更适应互联网传播方式的媒体,成为“专职”的新媒体。

然而,这些新媒体却不一定是永远的新媒体、真正的新媒体。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哪个媒体能作为永远的新媒体,但永远会有新生长出来的媒体成为“新媒体”。因为互联网自诞生之初就具备的关联机制方面的随机性,使互联网一直在“掷骰子”式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原生于互联网、暂时适应互联网传播方式的新媒体也在受到互联网一轮又一轮的冲击。

这不禁引发我们的思考:互联网究竟是什么?

对于互联网而言,互联网自身的随机性使互联网具有“与生俱来的戏剧性”——互联网始终如鲁迅《墓碣文》中的长蛇一般“自啮其身”,通过经受“抉心自食”的痛苦来实现自我的蜕变,即在量变积累、质变突破过程中抛弃旧我、迎接新我。

种种迹象表明,未来互联网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走向“后(厚)网”(“Afternet”)时代。“后(厚)网”(“Afternet”)相对于今天的互联网(Internet)而言,既体现在时间维度上量变的超越,也体现在新维度——厚度(层次性)上的质变。“Afternet”的厚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Automatic:自动化的,不假思索的

Afternet”呈现的信息,将会经过一系列自动化处理过程,而用户对信息的使用会如同电能的使用一样,不假思索——用户不必考虑在两家电网中,是国家电网公司还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在为自己供电,也不用知道使用的是五大发电集团中的哪一家所发的电能,更不必考虑使用的是火电、水电、风电还是核电,只是单纯使用即可,这是具有高效率的,也符合互联网“关联”“开放”的逻辑。

2.Flux:变动

Afternet”将时刻处于变动之中,作为实体的媒体之间将发生激烈竞争,在抢滩用户市场的过程中优胜劣汰;而媒介形式本身的各种媒介,也会不断进行代际的更新,在自我扬弃与互相替代之间重塑传媒格局。互联网平台上已经发生的一系列变动,可以部分支持这一判断。互联网平台今后发生的变动,将会更加剧烈,而变动周期则会越来越短。Web2.0时代的新媒体对Web1.0时代的网络媒体产生了强烈冲击,门户网站、聊天室等曾经的新媒体已渐渐门庭冷落。此外,同类新媒体或应用程序之间正展开激烈竞争,比如,同类支付类应用、同类社交软件之间对受众市场的争夺越发白热化。目前占据主角地位的新媒介形式和活跃度最高、用户量最大的应用程序,其实也只是在不断“赶路”,即使毫不松懈,也随时可能因为互联网发展方向的微调而被新一代的媒介形式所取代,淹没在APP的海洋之中。

3.Trial:试验

Afternet”的变革过程始终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因素,而“Afternet”的发展需要反复试验,不断尝试新方向、新做法。在这个过程中,失败和错误是难以避免的,会花费必要的成本,但这些成本的付出却并没有浪费,会在“Afternet”发展的未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这试验、变革的过程中,“Afternet”还将形成自己独有的价值观——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质疑权威,追求完美。在“Afternet”中,存在的就是不完美的,创新者即使失败也值得赞美,而权威将不再是盲目崇拜的对象,传媒整体朝着至真、至善、至美的目标迈进。与此同时,“Afternet”还将凭借其对用户生活的深刻影响而将创新、宽容的精神注入现实生活,影响社会整体的风气和思潮。

4.Ecology:生态

与互联网相比,“Afternet”更像是真正意义上的传媒生态系统,拥有各种类型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类主体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牵一发而动全身。个体媒体的发展需要依托其他媒体和整个生态环境的支持,纸质媒体和新媒体都是系统中的要素之一,在瞬息万变的系统之中摸索规律,谋求发展。新的传媒领域,需要我们从系统生态观的角度来审视传媒领域的运动和发展,纸质媒体和新媒体都不可或缺,都需要依据“Afternet”的趋势和需求,融入传媒生态系统之中,在为互联网贡献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无可取代的价值。

5.Reconstruction:重构

Afternet”将实现对未来社会的重新整合和形态再造。互联网目前已展现出对整个社会的极强的嵌入度和整合力,正逐步打通线上线下。而“Afternet”将使社会资源全部或大部整合到“互联网”之中,调动一切巨资源和微资源。重构过程中,“Afternet”将使网民摆脱资本、技术、权威等各类拜物教的束缚,在“互联网”中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现实意义上的权利、地位平等。

6.Neighborly:邻近的,友好的

Afternet”在技术方面将具有更强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的新技术将切实有效地回应社会各方的每一项需求,顺利解决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单”。再微小的需求也可以在“Afternet”中得到满足,再边缘的讯息和资源也不会被完全边缘化。当用户置身“Afternet”,对信息和媒介本身的感知将更具有多层次性,这既体现在距离的维度上,也体现在数量的维度上。“Afternet”将如同一位亲友或邻人,使用户可以获得与自己更为切近、密切相关的无限量信息。同时,“Afternet”的界面、操作方法将更为友好,技术的门槛会进一步降低,内容的生成将变为自动化。语义网和人工智能都可以为“Afternet”贡献力量,数字鸿沟的缩小将成为现实。

7.Embed:嵌入;深信、强烈感受

Afternet”将深深嵌入社会生活之中,融入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提供各类应用服务的超级市场,满足用户的各类需求,成为须臾不能缺少的“基本物资”。同时,“Afternet”将展现出极强的“存在感”,变为可以真正触及、时刻可以用感官感知的有温度、有厚度的媒介,不再仅仅作为虚拟的存在物。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各类软硬件资源进行集成、融合。而伴随这一嵌入过程的,还有用户对“Afternet”的信任感和忠诚度的增加。可以说,“Afternet”的上述特点同时表达了“Embed”一词的两个义项——嵌入和深信、强烈感受。

8.Touchstone:试金石

结合之前的七项特征,“Afternet”将不仅成为整合资源的平台,更将成为传媒领域甚至整个社会的试金石和检验标准。这同时体现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从微观层面看,在“Afternet”上,信息的传播、筛选将充分体现出“无影灯”效应,在这种效应之下,信息得到检验,实现去伪存真,“有机的新闻运动”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从宏观层面看,一切媒体、媒介形式和其他资源的价值都需要依靠“Afternet”的检验和判断。媒体和媒介形式等唯有通过“Afternet”的检验,才能使自身价值留存。因此,不论是在传媒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恒态的主流和新事物都将不复存在,长期存在的只是出于动态变动中的“Afternet”这一试金石。

 

二、纸质媒体转型发展的“行动路线图”——顺水推舟和逆风起飞

 

面对上述趋势,纸质媒体需要将互联网已经带来的和将会带来的冲击波看作水波,从而像航船一样顺水推舟;也需要将其看作风波,从而如飞机一般逆风起飞。

具体的“行动路线图”或许可以参考以下发展进路。其中,进路一、进路三、进路四属于“逆风起飞”式的策略,以逆向思维形成对新媒体的互补;进路二则属于“顺水推舟”式的策略,直接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潮流,对自身进行调整。两种策略,诉求不同,内在逻辑却是高度一致的:以互联网的逻辑和机理来对自我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融入新的传媒生态并实现自身的价值。

(一)进路一:精致的内容生产标准

纸质媒体的内容生产标准不能降低,反而应该进一步提高,从而与自媒体在内容质量方面形成区隔,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传媒领域中,纸质媒体凭借内容生产水平的领先,可以扮演传媒领域的内容标杆,成为设置整个传媒领域其他媒介议程的核心媒体。

同时,从内容类别来看,纸质媒体可以将自身定位为学习型媒体,为整个社会或特定人群提供需要共知的知识或专业性的前沿知识。日本报业受到新媒体影响较小,其原因之一在于“日本的报纸比起别的国家内容上更接近于深思熟虑的书籍知识”,“日本国民从小培养起的阅读报纸的习惯”[1]。目前,我国虽然没有这方面的受众基础,但完全可以慢慢培养,而互联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纸质媒体的这一定位提供了可能。社交媒体等新媒体,传递更多的是碎片化的日常生活信息、新闻消息,缺少知识性信息和专业类信息,信息在形式上也缺乏整合,缺少系统性和针对不同群体的层级差异。依照媒介环境学派的观点,这些新媒体的媒介形式本身就排除了其传播知识性、学术类信息的可能,并在降低知识和学术门槛的同时拉低它们自身的品位。在互联网时代,科技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都在呈指数级增长,终身学习变成了生活的必需,纸质媒体可以扮演学习型媒体的角色,与新媒体进行互补,使互联网时代的受众在社交、沟通的同时,获得用于系统学习和知识更新的“教材”和读物。

(二)进路二:开放的内容分享模式

如前所言,用户对“Afternet”呈现的信息,将采用不假思索的、高效率的使用方式。但是在利益保障方面,传媒领域也应借鉴电力系统的做法——各主体之间利益分配合理,权益保障有效。

因此,互联网上内容的转载、复制,需要建立“前台随意取用,后台权责清晰”的机制。依靠“复制粘贴”方式、“链接搜索”方式或其他方式对原创内容的获取,都应受到有效管理,原创内容和创作主体应得到有效保护,传播过程中的整理、甄别工作的价值也应予以肯定。传媒领域的各主体将以产权明晰为基础来实现彼此的密切关联和资源开放共享。

从传媒业整体和纸质媒体发展的角度来看,版权等制度方面的保障,可以作为有效合理的壁垒,促使传媒领域良性发展,保证纸质媒体在新的传媒领域中的地位。这是对纸质媒体的保护,是对内容质量的保证,也有助于纸质媒体通过内容方面的优势而巩固在传媒领域的地位。

同时,这一做法也是对新媒体的保护。内容的壁垒,看似增加了新媒体运营的成本,束缚了新媒体自由传播信息的行为,其实是将新媒体引入了规范运营的轨道,使新媒体的地位合法化,彰显其主流媒体的地位和实际的媒体属性。新媒体范畴中的各类新媒体形式,都可以借此获得独立媒体机构的地位,在传媒领域中发挥力量。

当然,这一内容分享模式的建立,需要传媒领域整体的努力和支持。

(三)进路三:对纸质载体形式的坚守和发展

纸质媒体可以把精美性、纪念化作为自身的定位,将自身由“偏向空间”的媒介转变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如同艺术品、纪念品一般长久留存下来。在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前,手抄的书籍、报刊被视作珍贵的物品,据记载,曾有使节将一本薄薄的手抄书当作珍贵的生日礼物赠送给法国宫廷的一位公主,其价值可见一斑。印刷术发明后,“机械复制时代”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降低了书籍和报刊的生产成本,也使书籍和报刊离精美性、纪念化的特点越来越远。在互联网时代,大众传播的工具更为多样,而纸质媒体复归精美性、纪念化定位,便有了返璞归真的可能性和填补传媒领域空白的重要性、必要性。纸质媒体可以充分利用媒介自身的优势,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纸质、字体、装饰、装订等诸多方面进行拓展,比如使用宣纸、莎草纸等特殊纸张,运用书法、花体字的字形来印刷,配以精美的手绘插图和装饰,采用线装等方式装订等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复归精美性、纪念化的媒介形式,为自身发展赢得空间。

(四)进路四:放弃主流受众,把握受众的主流

主流受众,更多的是在社会经济地位、消费能力方面的考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纸质媒体可能会渐渐失去主流受众。但这并不宣告纸质媒体的没落,纸质媒体可以重新为自己定位,在明确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后,采用相关传播策略来争取目标受众群体中的主流——受众的主流。具体的定位与做法,或许可以参考以下两点:

1.纸质媒体可以将老年群体作为目标受众

对于老年群体而言,传统媒体是其成长期使用的主要媒介。因而,相对其他人群而言,老年群体对传统媒体的偏好更强。即使是已经成为“互联网移民”的老年人群,在很大程度上仍对传统媒体的内容质量、公信力等方面的评价更高。同时,我国老年人口的基数之大使传统媒体以老年群体为目标受众的小众化策略具有可行性。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2010111零时为标准时点,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2]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2355万人(四舍五入为23556060),而且在我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正逐年增加。因此,传统媒体可以采取一系列适合老年受众的传播策略来争取这部分受众。[3]

2.纸质媒体可以成为社群媒体,为企业、社区等社群服务,为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传播提供“仪式感”和“存在感”

对于企业、社区等社群媒体而言,其主要的诉求之一就是增强内部凝聚力、感召力,使成员真正融入组织或群体之中,在心理上对其形成归属感,进而产生忠诚度。纸质媒体在载体形式上的优势,使得纸质媒体可以在传播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过程中,让受众拥有可触可及的亲切感,进而使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传播呈现出更强的“仪式感”和“存在感”,从而更好地传播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为共同体的建立提供较为有力的支持。在这一过程中,纸质媒体还可以充分拓展自己在载体形式上的优势,使用特殊纸张、制作成特殊的形状,从而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比如,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的内部刊物就可以制作成新款车型的形状,并对刊物的页面、翻阅方式进行巧妙设计,既充分展示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也让整个传播过程更为有趣、效果更好。

 

三、结语

 

互联网的发展和向“后(厚)网”(“Afternet”)的过渡,给包括纸质媒体在内的传统媒体和目前如日中天的新媒体都带来了又一轮新的冲击和挑战。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互联网向“后(厚)网”(“Afternet”)的转型迭代也为整个传媒领域带来无限的机遇,使传媒业的未来充满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无限可能性。在这样的传媒发展的历史时刻,关心纸质媒体发展的学人和传媒从业者需要像康德一般——仰望灿烂星空,把握互联网和整个传媒领域的发展逻辑,寻求其中的规律和秩序,实现传统媒体在新常态下的功能迭代、升级和价值重塑。

参考文献:

[1]赵云泽.传统型媒体衰落的结构性原因[J].新闻记者,2014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的数据[EB/OL].[2011-04-28].http://www.stats.gov.cn/ztjc/zdtjgz/zgrkpc/dlcrkpc/dcrkpcyw/201104/t20110428_69407.htm

[3]翟旭瑾.媒体如何利用老龄化社会提供的发展空间[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132.

(喻国明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会长;翟旭瑾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4级硕士生)

编校:王 谦 

36-40

 

 

 

 

 

 

 

 

 

 

 

 

网络公共话题对国民人格的影响分析

□赵智敏〓杨小花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平台而形成的各种社交工具,使得越来越多的公众可以针对一些话题或事件进行充分的讨论,进而发展成为网络公共话题。通过对当下国民人格特点的深入分析,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民人格塑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剖析网络公共话题对国民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和积极影响以及影响的模式。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进行有效的网络公共话题的设置和引导,进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网络公共话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沟通;国民人格

 

中国正处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进程中,国民人格的现状决定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和路径。众所周知,互联网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甚至思维方式。从公众的表达诉求来讲,网络所带来的便捷和效率得到了极度扩张。同时,在现实中,网络所带来的表达诉求的变化使得公众对于现实认知的水平和介入现实变化的欲望也在发生变化,试图借着变化了的媒体环境来维护自身的权益、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正在成为众多民众的心理期待以至于现实行动。众所周知,在一些波及面较大的公共话题的呈现中,国民性格中的“暴民”倾向和影响显露无疑。本文就网络公共话题与国民人格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强调国民人格在网络时代的问题实际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管理的秩序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尺度,进而制约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一、国民人格的现状分析

 

中国正处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进程中,这一重启的过程也是对国民人格进行传统回归的塑造过程。之所以要回归传统,是因为国民人格的现状确实存在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人格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在心理学中,还经常运用“个性”一词来表达人格的概念。我国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就有人格即个性的提法。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探讨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笔者以为,国民人格是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从个体人格中抽离出来的共性的东西。

辜鸿铭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国人的精神》中提出,“为了评估一个文明的价值,我们应该探求的问题是人性类型”[1]。辜鸿铭先生结合中华文明的特点,对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加以总结,认为,“实际上,为了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具备精深、博大和淳朴的特性。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个特征就是:精深、博大和淳朴”[2],这句话是对中国传统国民人格的具体表达。

国民人格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所普遍具有的性格特征与精神品格。[3]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同时,由于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各个时期的国民人格的表现是有所偏向的,影响国民人格的因素有很多,因此不同时期的国民人格在历史传承的稳定性基础上还会呈现出不同的现实特点。

每一个时期国民人格的倾向,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以20142月央视“东莞扫黄”的相关报道为例,此报道遭到各舆论场的强烈围攻,甚至于出现了受众对央视报道的反向解读,最后出现了这样的景观:网络舆论对东莞的力挺,完全与央视的舆论风向背道而驰。无独有偶,在各种公共事件、社会现象的报道中,也总会遭到受众不同形式的剧烈吐槽。究其原因,这与国民人格的现实特征不无关系,下面对我国国民人格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个人中心主义倾向严重

网络时代,每个人的手里都有一个传播的工具,随时传播信息、表达意见。但是笔者发现,社会成员的个体通过手里掌握的媒体关注更多的是自身利益损害、社会管理者的贪腐等社会负面信息,由此出现这样的情形:民众反对推迟退休制度,指责社会压榨我们的劳动力,却没有想过在自己可以力所能及的时期为社会多做一些贡献;大家抗议官员贪污腐化,但更多的出发点是出于体制外人士的羡慕嫉妒恨……所以可以这样说,无论央视的“扫黄打黑”在信息获取、传播方式上存在着何种问题,公众力挺东莞的行为都是个人主义和非理性思维倾向的表现。

(二)权利主体意识的苏醒

网络时代,新媒体给了公众行使监督权的便利,让一些违法违纪事件无处遁形。国人的权利主体意识在一次次的网络公共事件中得到加强,他们开始关注自身权益的得失,环境污染、公共安全、私人财产、官员腐败这些问题成为网络热词。有学者认为,“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与政治运行都在进入一个新阶段,那就是文明自觉。经过百余年奋斗,到中国现代大转型的收官阶段,中国人亦不得不如此”[3]。十八大以来,一大批高官的落马也与网络舆论监督密不可分,这有利于监督权力机构,加强社会沟通。

不可小视的是,民众如果过分地关注权利,却没有建立对等的义务意识,必然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社会的失衡、人格的不健全,最终影响社会的稳定。有学者作出这样的论断,“中国流行的所有重要意识形态都是外来的,他们用外来的意识形态审查中国的一切,信仰、价值、知识、习俗、社会结构、经济形态等等。他们毫不犹豫地操起意识形态的手术刀切割中国,从根本上改造中国”[4]。当前,中国不同理念的信奉者,无论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抑或是中国的制度,都秉持激进主义立场,大家总是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在实践中却想用一把钥匙打开所有的锁,如此状况,只能让权利主体意识正在苏醒中的人们的心理期待陷入另一个怪圈。

(三)双重的人格倾向

人是复杂的生物体,因为有意识所以可以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日本学者中野牧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用“容器人”来描述伴随着电视媒体成长的一代人的行为特点。然而伴随着网络媒介环境成长起来的现代人,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倾向,就是双重人格的外化,网络之外的交流沟通可能是容器外壁的碰撞,而在网络上则是彰显容器的内部空间,也可能通过网络媒体塑造新的形象。以任志强为例,他被民众戏称为“任大炮”,在微博上却成了受追捧的“邻家大叔”,也许这种转型只有网络媒体才可以办到,但真的是任志强变了吗?只能说这是他的另一面而已。

《中国人的精神》

 

(四)精神亢奋却情感麻木

不断变化的潮流风向、层出不穷的公共安全问题、天灾人祸等,我们活在嘈杂之中却无法抗拒信息的侵袭。加之,近年来网络媒体为舆论监督提供了便利的渠道,每当有触及个人生活领域的信息出现,人们就变得精神抖擞,随时准备展现网络的力量,推动事件发展的进程。这也正是我们缺乏社会安全感的表现,每个人的脑袋里都充满了假想敌,将外在的环境作为不安全的根本原因,而忽略了作为个体的自我的信念和行动对于周围环境的负面作用力。

当社会的发展进程超出了人们所珍视的价值调适自身的能力,民众旧的感觉与思维方式已经式微,而新的开端却缺乏明确的道德平衡。普通人感到适应不了如此突然面对的更广泛的世界;他们不能理解自己所置身的时代对自身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为了维护自我,努力使自己仍是完全独立的个人,他们在道德上变得麻木,这些有什么值得奇怪的?他们开始为一种滑入陷阱的感觉所笼罩,这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5]

个人主义的过度张扬、权利主体意识的苏醒、双重人格倾向的显现以及公众中普遍存在的情感麻木下的精神亢奋,正是当下国民人格的显著特征。

 

二、国民人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931年,《文化建设》中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要求恢复中国文化的特征,进行本位文化的建设。其中指出:中国政治形态,社会的组织和思想的内容与形式,已经失去它的特征。由这没有特征的政治、社会和思想所化育的人民,也渐渐的不能算是中国人。[6]该文定出的目标是:中国既要有自我认识,也要有世界眼光,既要有不闭关自守的度量,也要有不盲目模仿的决心。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现在我们看到,真正的中国人是这样一个人,他过着具有成年人的理性却具有孩童的心灵这样一种生活。[7]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文化的输入,使国人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的某些思想确实对我国的社会建设大有裨益,但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国民人格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现状,而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建设,却决定了这个国家国民人格的变化。正因为如此,2012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国家和社会层面,是管理者要努力的社会建设目标;个人层面,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社会对每一个个体提出的具体人格要求,也是健全国民人格的要求,如果加以落实,必定对于国民人格的完善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当前社会,民众整体的道德水平滑坡严重,总会听到这样的感慨:国人没有信仰,因此才无所畏惧,自然就道德沦丧,不讲礼义廉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恰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方向,它将国家对国民人格的要求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综合起来,并加以具体化,这就为公民的具体行为提供了统一的参照。中国是向来注重个人修养和品行的国家,西方文化的入侵在强大的历史文化传统面前是不可以攻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于国民人格的重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是对国民人格最基本的要求,但也是最高的要求,因为一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能作为国民人格的特征,只有全社会公民普遍具备这些素养才能称之为国民人格。

如果说国民人格是自然客观形成的,那么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管理者对于国民道德品格的主观要求。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因此国民人格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故而,国民人格应至少不违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或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设定不应偏离国民人格的实际,这样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才有可能被执行,社会的发展运行才能和谐。对新时期国民人格的讨论,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三、网络公共话题的形成与特征

 

网络公共话题是在不同人群对同一议题的共同关注、讨论中形成的,是各种力量汇集的结果。网络公共话题的参与,改变了个人的漠然状态,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知,从而理解自身所处外部世界的机会,更好地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般来讲,网络公共话题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自发形成。这种形成方式并非指其自生自灭,而是侧重其话题形成的偶然性,诸如由“孙志刚事件”引发的社会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大讨论就属于此类别。

第二种方式是主导人推动,又可以称作意见领袖的倡导。这种方式指的是话题最初是由某人或某群体倡导、呼吁引起注意,从而得到广泛关注,发展成为公共话题。主导人必须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或者是有条件影响他人的人。如“微博打拐事件”就属于此种类别。“微博打拐事件”起于2011年春节期间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教授所发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该微博经热心网友不断转发,形成强大的舆论传播力量,并吸引了传统媒体的跟进与关注。一时间,微博与“打拐”分别成为春节期间的重要关键词。

以上两种方式是网络公共话题存在的主要形式,其形成的原因复杂,只能说其中一种原因占主导因素,而且一个公共话题的形成,也不可能是纯粹的自发或者人为因素。

本文根据网络公共话题的内容将其大体分为四类,一是公共安全问题,例如如何处理地方经济创收与保护环境的“PX事件”;由于遭受不公正待遇而向社会报复的一系列伤人事件;以及校车频出事故引发人们对校车质量的质疑等类问题。二是社会教育问题,如因校长带女学生开房引发公愤,叶海燕的“校长开房找我,放过小学生”的举牌照片引发众多网友纷纷仿效;复旦大学研究生遭室友投毒死亡事件等。三是司法公正问题,如被误判坐牢的事件频现引发人们对司法公正的讨论。四是道德监督问题,如引发全国国民道德大讨论的“小悦悦事件”;做好事却成被告的南京“彭宇案”等。

公共话题由于其公共性,即使可以做出分类但是又都具有其相通的地方,例如校车安全事件既可以归类为公共安全问题,也与社会教育有重合,分类是为了方便我们对不同类型的公共话题进行研究,并不具有限制性。

网络公共话题与非网络公共话题有共通之处,其共通之处有三,一是内容具有公共性或公益性。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性质,一个事件或话题才能够为公众、网民所讨论,这样的议题多具有接近性和重要性,迅速把相关人群聚集起来,经过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的共同作用,使得参与的公众不断增多,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最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演变成为社会公共话题。

二是传播速度比一般话题要快。公共话题的传播速度快是由公共话题与公众的接近性以及问题的重要性决定的,与受众的相关性越高的话题,传播速度越快,反之亦然。

三是影响范围较广。公共话题与街传巷议的话题不同,就是涉及利益群体多,话题严肃,具有延展性以及高度的关注性。

网络公共话题与非网络公共话题也大致有三个不同之处,一是参与主体和影响在时空范围的扩大。例如关于公共事件的微博,一旦达到转发次数超过1万或评论数超过3000的临界阈值,就可能会从微博场域“溢出”到社会话语场域,从网络影响到现实。

二是谈论内容的外延更宽泛,自由度增加。虽然近年来网络实名制呼声日上,政府对网络的管控也在不断地完善,但是网络相比现实仍然要自由得多,因此针对某一问题谈论起来心理束缚较小,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思想激烈地碰撞。以微博为例,有人把微博比作英国伦敦海德公园的演讲者之角。

三是传播速度的n次方递增,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网络的传播具有高度的交互性,它的传播堪称病毒式传播。而近年来各种网络社交媒体使传播渠道泛滥,如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为观念、思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一直有学者称中国的信息传播渠道是过剩的,缺的是内容而不是媒介。网络公共话题借助互联网的各种传播渠道之后,如鱼得水,这也是网络公共话题影响之大的原因所在。

 

四、网络公共话题对国民人格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模式

 

国民人格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所普遍具有的性格特征与精神品格。[8]国民人格反映了人的整体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包括道德品质、认知品质、意志品质、情感品质等几个基本构成要素。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技进步都会对国民人格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是网络公共话题对国民人格的负面影响和积极影响的具体分析。

(一)网络公共话题对国民人格的负面影响

1.滋生“批判性公民”,社会负面情绪浓重。根据政治学的“批判性公民”理论,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民众权利和尊严意识提高,他们会变得越来越饶舌。这些饶舌民众的基本特点是:大惊小怪、小题大做、不依不饶,一哭二闹三上吊。任何一个小的问题在某些人有意或无意的引导下,都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给政府的管理以及社会的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这里不是指责“批判性公民”存在的合理性,但任何事物超出一定的度,都会发生质的变化。对于政府和社会的过分挑剔,会造成社会负面情绪的集聚,因为批判性公民看到的都是管理者的错误、自身权益的损失,故经常会忽略问题出现的复杂原因和现实的多变性。

2.利用网络公共话题谋取暴利的可能。网络公共话题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与群体传播中的集群行为类似,都是一群不相识的人基于共同的话题聚集在一起,发表意见或采取共同的行动。但是不乏不法之士利用网络公共话题的规律,造谣诽谤,并从中谋取私利。以“秦火火事件”为例,20138月秦火火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秦火火所在的尔玛公司主要从事网络推手、网络营销等业务,通过微博、贴吧、论坛等网络平台,组织策划并制造传播谣言、蓄意炒作网络事件、恶意诋毁公众人物,以此达到公司谋利之目的,秦火火承认,经他制造并传播的谣言多达3000余条,其中包括对公众人物的诋毁、诽谤,甚至将矛头指向了雷锋,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干扰了人们正常的信息接收行为。

3.民众的自我膨胀高涨不利于社会整合。一系列网络监督事件快速解决所带来的民众心理快感,也不排除会让一部分人高估了网民或者自身的力量,这种自我膨胀不利于国民人格的健全发展,也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以夏俊峰案为例,夏俊峰被执行死刑之后,许多网民不能接受这样的判决结果,除了对他同情之外,不排除“事与愿违”的心理落差,他们认为无论是网络层面,还是传统媒体对夏俊峰的关注,众多民众对夏俊峰的同情,至少会帮助他免予死刑。这种主观的判断败给了现实,何尝不是我们法制进步的一种表现!如果司法部门的判决要看媒体的脸色,难道不是有违法治精神吗?

4.网络“暴力”不利于互联网的可持续发展。网络一方面成为舆论监督和自由的平台;另一方面因为网络传播很难控制信源以及信息的流速、流向,信息的真实性一般人难以求证,无心的转发和评论都会对当事人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涉及重大事件,其负面影响更是无法挽回的。2008年的王帅案,上海青年王帅发帖曝光老家河南灵宝非法征地,河南灵宝警方迅速认定远在上海的发帖者,并跨省抓捕,将数千里外的王帅“捉拿归案”。虽然结果王帅获得了赔偿,地也没有被征收,但是原本用来招商引资的地停止征用,其实无论是果农还是开发商最终都是利益受损者。网络舆论监督有时候带有“暴力”性,尽管事情可能会迅速解决,但事实是两败俱伤。

(二)网络公共话题对国民人格的积极影响

1.健全人权观念,养成公民沟通意识,改善与社会管理者的关系。科学的人权定义是:人人都可以享受,而且不会引起冲突的权利。[9]人权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权观点的确立,在社会进步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权还是市场制度的基础。人类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人权是社会秩序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网络公共话题本质上属于公民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舆论监督、维护社会正义的一种形式,是公民权利主体意识增强的表现。公民通过网络社交新媒体,积极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从而代替单纯的上情下达式服从,使人们逐渐养成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习惯,形成独立的个性人格,最终有利于重塑国人核心价值观、健全国民人格。

网络公共话题影响的国民人格并不只限于草根,它包括社会的各个阶层。公民积极参政议政,决策层重视民意,在决策中加以考量,增强管理者和民众的沟通,从而改善民众和管理者的关系,使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进一步体现出来。例如2011年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调整就充分体现了国民的参与意识,2011420,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会议没有按原定计划对《草案》进行表决。425,全国人大公布《草案》全文,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专家、媒体、公众纷纷发表看法,仅半月时间就收到意见接近20万条,创全国人大立法网上征求意见数纪录。20116月中旬,调查显示,48%的网民要求修改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20117月初,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佐对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信息时代,信息成为与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其更为重要的资源,然而对于信息的解读运用不当,对社会和民众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这就是说,信息时代,我们所需要的不只是信息资讯,而是高品质的解读信息。

2.激发人们的爱与善良,提高民间的自治能力。网络公共话题是民众发起网络舆论监督的一种载体。公民的参与意识越强,社会管理的漏洞就越小。网络公共话题也并不都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邓飞在新浪微博发起“免费午餐”公益活动的成功运转,宜黄拆迁姐妹在厕所发微博求助的成功,都证明了人们参与公共话题,更多的是出于爱而非功利。

网络的真正力量在于发动了网络之外的力量,网络公共话题的力量也在于改变了每一个参与者。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例如有人认为,新浪微博一个总数不超过250人的大V群体,已经成为网络热点事件消息传播的核心轴,而以大V为代表的网络话语权的重新分配,很快就显现出硬币的另一面,最为显著的则是政府部门对大V的管控。

人们把20138月比作大V的冬天,而互联网流量检测机构Alexa的数据表明,2011年新浪微博增速就已趋缓。但这并不代表网络场域的削弱,政府对大V的管控,对谣言的打击,根本上是为了净化网络环境,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这期间也许伴随有弊端,但是我们应该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在限定的空间里争取权利,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更何况对网络空间的限定谈何容易?

针对网络公共话题对国民人格的影响,笔者做了一份简单的问卷调查,随机抽取60个样本(以青年为主,大学生、研究生、参加工作者各占一定比例),问卷显示,75%的人表示会关注网络公共话题,60%的人表示参与过网络公共话题的讨论,70%的人认为网络公共话题使自己更加关注自身的权益,65%的人同意网络公共话题提高了自己的网络生活质量,但是只有22%的人会主动参与与自身无关的网络公共话题。由此可知,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起来的一代,也是当前网民主要的构成部分,他们比较关心与自身利益更加相关的网络公共话题,也认识到网络公共话题的积极作用,但是对于与自身接近性较小的公共话题,关注度较低。这种状况会随着网络公共话题讨论机制的发展而变化,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阶段。

3.整合各种网络话题,改变民众的漠然状态。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发布平台,在方便人们获取信息的同时,也使得信息甚至成为一种灾难,人们的注意力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眼花缭乱,导致社会不安全感增加,注意力难以集中,而网络公共话题则通过网络自身的过滤机制,一些重要的有价值的话题显现出来,话题参与者有意或无意地参与信息的把关,进行有效的信息接收和反馈,而不是牢骚、吐槽,然后归于平静。在这个过程中,公众自己充当了话题的把关人,由他们决定什么样的话题能够广而论之,什么样的话题渐渐趋弱。

市场心态侵入了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它在削弱需要特别保护的价值。变迁速度、自由选择与表达正在扩展的要求,侵蚀着父母的权威和普遍接受的传统权威。[10]这样一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会不断受到外来的冲击,也因此,我们比以前更需要高水准的集体意志、力量、纪律和智力。[11]网络公共话题,重新把人们团结起来,为了某一件事、某一个群体甚至某一个人的利益共同努力。

4.提高公民的网络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网络公共话题的讨论,改善了公民对网络的利用方式。通过参与讨论公共话题,对事态的发生发展不再是漠然状态,尽管初期可能充斥着冲动、愤怒,但网民态度总是趋于更加冷静,观点更加全面,网络成为一种探索、沟通、解决问题的通道:不同的人提出自己的见解,各种想法在网络场域不断地碰撞,过滤出成熟的、可行的观点。这样的良性循环,既提高了网民的网络生活质量,又有利于公共事件真正解决。

以微博场域围绕夏俊峰执行死刑事件展开的讨论为例,公众对待夏俊峰事件,主要包含以下三种态度:一是夏俊峰被执行死刑,是国家法定程序给出的结果,尽管夏俊峰一家承担了极大的痛苦,但是社会上的一些人不应当过度消费这一家人的痛苦,激化社会矛盾;二是认为夏俊峰被判处死刑是司法不公正的体现,愤慨中国没有法制;三是一些人对夏俊峰被判处死刑的“野史般”讲述,可信性不高。虽然各种观点所用的言辞有出入,但立足点大概逃不出这三种,而且这三种态度不分伯仲,并不是一边倒地绝对地支持夏俊峰,更多的是批判性地看待问题,有的人甚至从体制的源头说起,这也展现了话题参与者素养的提高。

网络公共话题的影响力主要是通过网络场域溢出到社会话语场域影响现实的。微博上有句很流行的话:你的粉丝超过一万,你就是本杂志;超过十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一百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一千万,你就是电视台,超过一亿,你就是CCTV了。所以虽然网络公共话题始于网络、活跃于网络,但是当参与讨论的人数超过了一定的临界点也就跨越了网络与现实的界限。

网络公共话题对现实的影响模式应该是:触发性事件——引起传统媒体或自媒体的注意——网络形成舆论场——网民力量聚集膨胀(意见领袖领导)——话题转到社会话语场域——倒逼决策层——事情解决或未解决——再次引发讨论或归于沉寂。

 

五、结论

 

赖特·米尔斯认为,论题(在此特指网络公共话题)涉及的事情超越了个人的局部环境和内心世界。它们涉及许多处于类似处境的组织,这些组织进入到作为整体的历史社会的各种制度中;它们涉及不同的环境重合并相互渗透(以形成更宏观的社会和历史生活的结构)的方式。论题是件公共事务:公众感到他们所珍视的某种价值受到了威胁。关于什么价值真正受珍视,什么东西真正威胁到它,人们常常会有争论。这个争论往往没有焦点,论题的本质在于它不能根据普通人切近的、日常的生活环境加以很好的定义,事实上,一个论题往往包含了制度安排中的某个危机。[12]

由此可见,网络公共话题是对当前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与作为个体出生时的生物学天性、与其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结果的人格之间,也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国民人格推动网络公共话题的发生发展,网络公共话题反过来影响国民人格的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纠正国民人格的发展变化,三者的关系实则反映社会环境、国家管理与国民人格之间的相关性;网络公共话题作为网络领域的小缩影,对国民性格的影响亦是网络技术、网络媒体对国民性格影响的体现,本文讨论的关于网络公共话题对国民人格的影响,鉴于时空的局限,还只是一瞥,有待时间的检验。网络公共话题对国民人格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国民素质的高低会影响话题的讨论走向,同时话题的讨论也会反作用于国民素质的变化。

(本文为2014年度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科研专项支持基金项目“融合新媒体时代记者角色的再检视”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张传能.国民人格与和谐社会[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83.

[4]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xwh/shsc/article_20140305101704.html.

[5]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6]沈福伟.西方文化与中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7]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张传能.国民人格与和谐社会[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83.

[9]茅于轼.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3.

[10]菲利普·塞尔兹尼克.社群主义的说服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1]菲利普·塞尔兹尼克.社群主义的说服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2]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赵智敏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杨小花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生)

编校:郑 艳 

45-50

 

 

 

 

 

 

(责任编辑:刘大彬)

专题

专栏:决胜全面小康  让中原更加出彩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研讨会

理论豫军

以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以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