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新闻 原创 视频 评论 财经 房产 汽车 家居 教育 健康 科技 旅游 体彩 消费 娱乐 公益 河南爆款 数读有道 郑在读书
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智理河南 > 正文

乡村振兴需要培育外源动力

2018-06-15 17:36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摘要] 乡村振兴最大的特点是乡村本土不经历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而是在整个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后期,由于外部先进要素的溢入和外部市场的拉动,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上实现本地绿色资源与先进要素的结合,实现一种以绿色农业为基础的全新的产业“跃升”,从而带动乡村全面发展,形成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乡村振兴最大的特点是乡村本土不经历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而是在整个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后期,由于外部先进要素的溢入和外部市场的拉动,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上实现本地绿色资源与先进要素的结合,实现一种以绿色农业为基础的全新的产业“跃升”,从而带动乡村全面发展,形成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在现阶段和未来一个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必须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引领,以产业转型和构筑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以较高的市场化水平和适宜的政策支撑体系为保障,以合理的区域分工为条件,在城乡工农互动融合中探索同步发展、同步现代化的路子。

  乡村发展必须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

  城镇化主要是指农民向城镇转移并融入城镇的过程。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城乡关系是不同的,当城镇化处于较低阶段时,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以极化效应为主,表现为周边乡村地区和小城镇的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向城市集中,城乡差距拉大;在城镇化发展的较高阶段,由于城市生产生活成本增加,城市要素开始向周边次一级城镇和乡村地区溢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以扩散效应为主,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遵从空间距离递减规律,离城市越远,影响力越小。不同城市形态对乡村发展的影响也不相同,一般来说,由于大城市的极化效应较强、辐射区较大,而且与乡村的距离较远,对乡村腹地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小城市(镇)由于空间距离较近,具有较好的益乡性。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城镇化和城乡关系一般规律,充分借鉴先发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和道路选择,探索城乡融合、共同繁荣的发展道路。

  乡村发展必须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

  城市是工业化的空间载体,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从根本上取决于其承载的产业规模和结构。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能否顺利并彻底转移到城镇,除了制度因素外,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进城农民的收入水平是否能够承受全家移居城市的生活成本,二是城市地区的财力是否能够承担农民变市民的公共产品支出。如果区域内的产业规模大、结构层次较高,处于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的高端,必然带来高利润、高工资、高税收;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带来的必然是低利润、低工资、低税收。因此,促进产业升级,尤其对于我省来说,使产业层次进入全国乃至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和根本途径。

  乡村发展必须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

  乡村是农业的载体。要让居住在乡村的农民富裕并文明起来,必须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前提。在农村土地数量既定的情况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转移农村人口,减少“分母”,扩大经营规模来实现;二是通过引导城市现代要素下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而做大“分子”来实现。而这两条途径分别对应于城镇化较低阶段的“集聚”和较高阶段的“扩散”,因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结果。如果农村人口不能稳定实现向城镇转移,城镇化要素不能顺利下乡,在土地资源不能随着其他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增加的情况下,农业的发展会很快达到边际收益递减的临界点,即在土地产出率达到一定水平后,出现成本上升、效益下降、质量难保、资源环境透支等情况。这正是当前我国农业的现状,在我省尤为突出。农业现代化是乡村发展的核心内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必须双管齐下。

  乡村发展必须与深化农村改革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相结合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实现城市要素与乡村资源的融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要素的融合有几个前提,一是产权必须界定清楚,二是交易主体必须具有经济理性,三是城乡一体的产权市场必须发育起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的市场化程度得到了有效提高,但农村大量的土地、房屋、山水、传统文化等资源还依然处于沉睡状态,产权界定不清,缺乏应有的流动性;同时农户小规模经营呈现出兼业化、副业化的趋势,在资源配置中缺乏应有的经济理性,这是城市要素下乡的最大障碍。因此,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市场化的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同时,由于农业天然的弱质性,这一过程又不可能自动实现,要素总是自发地向效率高的二、三产业和城市流动。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必须通过完善与之匹配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来矫正市场失灵,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乡村发展必须与合理的区域分工相结合

  不同区域由于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区位交通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不同的价值功能和发展路径。从城乡之间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特有的乡土性、文化性、生态性和健康、休闲、可持续的田园化生产和生活方式逐渐成为稀缺品,乡村的价值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凸显出来。从不同乡村地区的功能看,一些乡村位于丘陵山区,绿色生态资源较好,具有提供生态产品的便利;一些乡村位于平原腹地,土地资源丰沛,具有生产大宗农产品的条件;一些乡村距离都市区较近,有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不同区域由于比较优势不同,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从发展水平看,乡村之间也不平衡。一些乡村发展基础较好,具有率先发展、振兴的条件;一些乡村发展水平低,或者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市场化条件下有掉队、脱节的趋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发展,必须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市场手段和政府手段,促进城乡区域合理分工、协调发展。(作者 刘云 秦小玲 单位: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王慧)

专题

专栏:决胜全面小康  让中原更加出彩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研讨会

理论豫军

以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以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