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新闻 财经 娱乐 女性 婚嫁 旅游 美食 汽车 房产 家居 教育 健康 中医 科技 法制 城建 体育 公益 视频 商城
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头条 > 正文

培育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

2017-02-16 09:1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摘要] 只有培育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才能夯实价值底座、校正价值坐标,画出最大同心圆,使全党同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良好风气遍地充盈、不良风气寸步难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这一重要论述,首次深刻揭示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突出反映了新形势下我们党对党内政治生活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加强党内治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以党内政治文化为魂推进政治生态建设

  党内政治生态是党内风气的综合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当前,我们党正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实现这些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迫切需要把党建设好、建设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面,是凝聚党心民心、振奋鼓舞斗志、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工作,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具有重大意义。

  从全党来讲,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需要从源头和过程加强党内治理。党内治理是一个由文化、制度、行为等构成的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党内治理必须一手抓文化,一手抓制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现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抓文化,就要规范非正式规则,养成好风尚,强化软约束,形成强大的自律;抓制度,就要建立正式规则,破除“潜规则”,强化硬约束,形成刚性的他律。文化是制度的灵魂,离开文化的价值支撑,制度就会偏离正确方向;制度是文化的载体,离开制度的约束,文化就无法落地生根。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是骨髓里和血脉里的东西,从根本上支配和指导着人们的一切实践活动。同时,文化能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人进行春风化雨般的熏陶,容易入脑入心入行。因此,文化历来具有强大的渗透力、无形的感染力和持久的影响力,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层的力量。

  党内政治文化本质上是一套观念和价值体系,犹如流动的空气,是影响党内政治生态的大环境,既时时刻刻影响全党同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又从根本上影响着党内政治生态状况。因此,党内政治文化在源头和过程上都对政治生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说,党内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态的圆心。只有培育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才能夯实价值底座、校正价值坐标,画出最大同心圆,使全党同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良好风气遍地充盈、不良风气寸步难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必须牢牢把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这一核心,把共产党员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好,培育伟大的政党精神,使全党同志有共同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行为规范,从而真正固本培元、补钙壮骨,解决好“总开关”问题,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在传承优秀文化基因基础上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和坚实根基,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的坚定自觉,也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讲,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重要的精神命脉和精神根基。离开了这两大源头,党的建设就失去了文化基础、心理基础和认同基础。我们讲老祖宗不能丢,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不能丢,另一个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丢。因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科学思想武器。只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也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实践表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所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不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且历久弥新、生生不息,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始终成为砥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长期以来,我们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里的“中国实际”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有民族的表现形式,也不可能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扎根生长并深入人心。正是因为我们党重视和珍惜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两大宝贵精神财富,才能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深刻改变中华传统文化的前途命运,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为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提供了强大精神滋养和精神动力。因此,在任何时期,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源头。

  新形势下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一方面要构建先进的党内价值体系,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内价值体系,使之成为具有共识性的价值理念和稳定性的行为方式。建设党内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传承马克思主义理论基因、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共有精神家园。

    (作者:国务院侨办机关党委 吴桂韩)

(责任编辑:王庆河)

专题

专栏:决胜全面小康  让中原更加出彩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研讨会

理论豫军

以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以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