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担保业融资乱象清盘 涉非法集资案件达百起
“窟窿”总是一个接一个。不久之后,另外两家委托千金公司融资的军腾公司和客来美公司适时出现,其融资的目的同样是经营煤炭。如此,张俊义共通过千金公司集资超过1.8亿。只有400万用于煤炭贸易。
法院查明,蓝锐公司、磊福、军腾和客来美四家公司均为张俊义控制。为了融到更多资金,张俊义还授权给平顶山市一家投资咨询公司,在其人脉、资源深厚的平顶山市集资。
2011年7月,张俊义让手下沈留富注册成立了河南高晟投资公司(下称高晟公司),和一家名为木秀公司的贸易公司,通过木秀公司委托高晟公司融资的形式再次集资填“窟窿”。
高晟公司自我宣传为“一个旅美华人”所办。其集资方式是,木秀公司购买了50吨铜板和50吨高仿铜板,质押后形成债权,以债权转让形式集资。共计又集资4000多万。
这是最后的“窟窿”。2011年3月,诚泰公司出现挤兑潮,数百名投资者堵住了张俊义的办公室,却发现无钱可讨。
张俊义一度试图撇清自己的隐形控制身份。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张俊义的一名亲戚曾担任河南省担保行业主管机构的领导。而原漯河市市长吕清海“落马”也被传与张俊义有关。张俊义的辩护律师告诉记者,张俊义并未被控行贿,法庭也并未审理权钱交易问题。
张没想到,诚泰公司爆发内讧,张俊义的合伙人李新生突发脑溢血,回平顶山老家休养,而曹梦华曾带着十几人冒充公安人员闯进李家,要求李新生签署一份据说涉及股东之间重大利益分配的协议。最终,李新生因病退出,曹梦华因非法侵入住宅罪被拘役4个月。
或许正因为此,在2011年3月郑州担保业集资如火如荼之时,作为第一起担保公司崩盘事件,诚泰事件却因被业内人宣称为“股东吵架出了事”而被迅速遗忘,直到几个月之后,圣沃公司的倒下,才彻底让人们从集资狂欢中惊醒。
虚假增资:绕过规模监管门槛
圣沃公司的操盘手是一对母女。2011年10月,圣沃公司崩盘时,控制人王雨只有28岁。
圣沃公司崩盘掀起了郑州担保业倒闭潮,因为这是一家吸金体量巨大的公司,有媒体报道,短短1年间,圣沃公司的经手资金高达98.7亿。诚泰案中一审认定未偿还金额超过2.3亿,而圣沃公司被传未偿还金额为15亿。圣沃公司规模如此之大的原因在于其出手阔绰,月息高达3分至9分不等,甚至相传有其他担保公司将融资款也存进了圣沃公司。
2012年底,王雨被郑州市中级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判处死缓,是已知郑州担保集资案中受罚最重者。但有法律人士告诉记者,“吴英案”后,法院对集资诈骗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将会格外慎重。
圣沃案的另一个标杆意义在于,其揭开了无资质担保公司虚假注册资本的内幕。圣沃公司事发后发现,其5000万元注册资本为虚假出资,王雨母女是以空手套取了近百亿巨资。2013年2月20日,王雨之母于兆筠被以虚报注册资本罪判处2年有期徒刑。
当地监管机构希望抬升担保业资本规模门槛。从隆达公司成立的2009年9月开始,河南省工信厅要求当地所有担保公司必须持有其发放的“备案证”才能运营,获得该证的门槛是注册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隆达公司的注册资金仅为1001万元。于是“改头换面”的诚泰公司登场,其注册资金为5006万元。
圣沃的手法是,于兆筠委托他人代为办理公司登记注册,暂借5000万元用于公司注册使用。2010年9月1日,5000万元借款转到了于兆筠等3名股东的个人账户,又随即转到了圣沃公司的验资账户,同一天,周世营找到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做出验资报告,从而顺利从工商局取得了企业登记。次日,5000万元从圣沃公司的验资账户转走,再也没有回来。
找到5000万资金,完成这单虚假验资生意的崔仕昌是一名资金掮客,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到2010年9、10月份,就连担保公司这样本应不差钱的金融机构也成了他的客户。在完成圣沃公司注册的一个多月后,他迎来了另一个担保公司客户,张俊义控制的诚泰公司。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