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后乡村教师杨承:枕着书桌守候孩子梦想
【出彩时刻】
2009年9月份,怀揣着传道授业的梦想,以及深入农村扎根基层的信念,作为独生子的杨承毅然远离从小生长的城市―――甘肃天水,扎根黄河滩区,在徐镇镇六市小学任教。包括他在内,这所小学一共有六名老师,并且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
到校报到的第一天,六间教室、一间年久潮湿的小办公室的状况让杨承难以接受。
“别看我们学校小,学生却来自周围四个自然村,寄托着四个村庄上千户乡亲祖祖辈辈的期望。”校长的这番话改变了他的想法。
一间小小的电教室就是他的家。杨承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偌大的教室门窗灌风,为了防止离炉火太近煤气中毒,他和两个学生一起挤在用桌子拼成的“大床”上互相取暖;学校离集市有3公里路,他每次买菜都买一个星期的量,遇到雨雪天气只能断菜,去年冬天的一场大雪让他用4个土豆撑了5天。
艰苦的条件没有让杨承退缩,反而选择了留下。
同时,学生的关心和家长的信赖给了他力量和信心:从市里回学校遇上大雨,孩子在路边撑伞等待杨承;上课时家长趁他不注意,偷偷在窗台上留下米面粮油;听说上级要调走他,家长准备写联名信挽留,怕杨承嫌居住条件差,打算每家出钱给他盖房子。
【我的梦想】
2012年9月,随着中心校的安排和人员调动,杨承来到前范寨小学任教并担任校长职务。
责任伴随着压力,杨承不仅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安全教育,还在学校的文化氛围、办学特色以及教师的教学教研、师资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前进,学校的发展也得到初步改善―――教室安装空调、网络班班通教学一体机,所有教学科目全部开设,学生人数由当初的91人逐步发展到300余人。
杨承特岗生涯已经三年多了,在这里,有苦也有乐。杨承深深爱着孩子们,孩子们也用一颗纯真的童心爱着杨承,依赖着杨承……
“做好教育这个良心活,用心站好三尺讲台,问心无愧收获桃李满园。”这位来自城市的“80后”特岗教师坚定地说,他会选择继续留在这里,为滩区教育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