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宫路上的行道树不长树叶
映象网快讯(记者 王邵怡 文/图)“都快夏天了,但是现在文化宫路两边的树还都没长什么叶子。”近日,有网友向映象网反映,自己每天途径文化宫路,但是眼看着其他路段的树都发了新芽郁郁葱葱,但是文化宫路两旁的行道树还是秃的,“是不是死了?”
上午,记者来到网友所说的文化宫路与陇海路交叉口附近,从陇海路沿着文化宫路一直向北走,路两旁的行道树树枝茂密,但树枝上却都是光秃秃的没几片叶子,像是冬天的景象一般,跟附近其他路段郁郁葱葱的行道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仅树上没叶子,沿着树下走,就能发现地上有不少黑色的痕迹,踩上去还有些黏脚。附近的居民说,这条路一到春天和夏天就是这个样子,不仅地上黏,时不时的还会有油从树上滴下来,“不知道是不是树分泌的什么东西。”
这些树是生病了吗?那些黑色油状的东西又是什么?记者联系了负责管理这些行道树的中原区绿化所。
据了解,文化宫路所种的树种为黄山栾树,这种树很容易生蚜虫,而蚜虫主要就是以树的嫩叶为食。
绿化所工作人员表示,树叶稀疏是蚜虫所致,目前他们已经给这个路段的树都喷洒了药,但是由于今年春天雨水多,可能出现药被冲走的现象,导致蚜虫啃食树叶的现象严重了一些。
而那些黏脚的油状物,绿化所工作人员称,夏季是蚜虫病害的高发期,能够看到的油状物,实际上是蚜虫的分泌物。
同时,走访过程中不少附近居民表示,这些行道树一到夏天虫子多粘液多,希望能将这些树移栽,换一个品种。对此,绿化所称,行道树的品种选择是由上级部门规划的,他们也会将居民的意见向上反映。
重庆警方通报称,2017年7月19日凌晨5点30分左右,南岸警方接群众报警,称一男子在南岸区桐福路行道树上吊死亡。经初步调查,死者邓某,19岁,云南省文山州人,其随身携带的手写遗书显示,邓疑因感情受挫轻生。
现场的供电抢修人员介绍说,起火的是通讯配电柜旁边的通讯线路,大火将线杆顶端的两根下户电线烧断,影响了居民用电,经过抢修很快就能恢复。
行道树树干上有个大洞,附近居民忧心忡忡。“这些树的树干出现大洞,遇到刮风下雨很不安全。”昨日,市民程女士向本报新闻热线反映市风光路中段行道树有空洞。
9月18日上午,市民岳先生称,电厂南路与鸿运路交叉口,大量行道树死亡,主要原因是垃圾围堵,也没有人来管理,“渴”死了。自从树栽种上以后,浇过一次扎根水,后来便在没见到有人过来给树浇水。
种一棵树,绿一座城。植树节刚过,种树的余热还未散去。但在郑州很多路段,行道树却扮演起了电线杆的角色。很多行道树被电线缠得密密麻麻,如蜘蛛网一般
昨天上午11时,记者在现场发现,直径约20厘米的一排法桐树“长”在3米宽的人行道地砖上。
昨天上午11时,记者在现场发现,直径约20厘米的一排法桐树“长”在3米宽的人行道地砖上。
昨日,老城区的于先生向记者反映,6日晚他将车停放在金业路边,晚上突然的强对流天气将一棵直径近30厘米粗的树吹倒,刚好砸在于先生的车上。“我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将车修好就行,然而事情过去5天了,洛阳市绿化工程管理处(以下简称管理处)一直不同意我的要求。”于先生说。
昨日上午,农业路嵩山路交叉口西侧,胸径在20厘米左右的法桐树树冠已被截取,绿化工人们正在树根部挖掘土方。目前,农业路两侧行道树共有2257棵,基本为白蜡树、法桐、大叶女贞、国槐等,胸径大多在20厘米,并不算大树。
目前,树木虽进入冬季休眠期,但病虫害活动却比较频繁,为使行道树安全过冬,近段时间,东新区城市管理中心在辖区主次干道全面开展了冬季绿化苗木“刷白”和养护工作。
据了解,目前,金水区不少路段行道树的箅子都被换成了鹅卵石,有淘气孩子总会捡起来踢到马路上,暗藏隐患。
22日下午16时许,伏牛路颖河路口北约100路西,120急救车已赶到现场,因撞晕马路边的女子已逐渐恢复清醒不愿去医院检查。
本报讯 近日,市民向市创建办反映,称周口市区五一路上的行道树围栏内垃圾成堆、蚊蝇乱飞,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
为确保我市行道树茁壮成长,更好发挥绿化美化环境作用,市园林绿化处近日全面启动大规模修剪工作,力求通过剪除密生枝、病虫枝、枯枝等,使树冠分布均匀,切实提升行道树的景观效果,减少病虫害。
昨晨0时30分许,郑州市文化路连霍高速立交以南,一辆小轿车冲毁数米绿化带灌木后拦腰甩在行道树上,酿成车毁人亡惨祸。在事发地点以北,绿化带内有长约5米的隔离灌木已经被冲毁刮平,很多灌木被连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