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产业扶贫拔“穷根”

2017-02-28 15:39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周永生 通讯员 杨文甫 封德)  徽派风格的农家别墅,古朴典雅的仿古路灯,规范统一的广告匾牌,鲜花点缀的村庄游园,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位于老界岭脚下的西峡县太平镇东坪村,仿佛置身于古色古香的江南风情小镇。谁曾料到,几年前还是省级贫困村的东坪村在该县“旅游扶贫”政策的引领下,全村三分之二的农户办起了农家宾馆,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

  东坪村是该县旅游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为支持发展旅游脱贫致富,该县出台优惠政策,在用地、用电、用水、税费等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县相关职能部门,对路网、通信、用水、供电、标志等基础设施一次性免费配套到位。投资3亿元用于208国道百公里旅游长廊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沿线乡镇3000余间房屋立面改造,建成功能齐全的双龙镇、二郎坪镇自驾游服务中心和美观新颖的数十座星级旅游公厕。目前,该县已发展农家宾馆800多家,全县6个乡镇、40多个旅游专业村,1.5万农民变身小老板、经纪人。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实现“水清民富”成为该县扶贫开发工作追求的“终极目标”。该县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同时,牢固坚守生态底线,把扶贫开发与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按照“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游则游、宜工则工”的原则,把目光聚焦到特色产业上,从“果、药、菌”三大优势产业和旅游业上找突破口。

  在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六省80个县区中,西峡是唯一不享受特困政策扶持的县,导致在项目资金等方面不能得到与其他县同等的转移支付。西峡在秦巴片区中唯一被开了“天窗”。截至目前,全县还有贫困村41个、贫困户2516户、贫困人口7548人,最后“难啃的骨头”像钉子一样盘亘在沟沟壑壑之间。“坚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户贫困家庭掉队,力争到2018年底,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两年完成脱贫任务的工作目标。”这是该县亮出的庄严承诺。

  每发展一亩猕猴桃,县财政补贴500元,制杆拉纤、水利配套、项目分解等优惠政策予以倾斜,种苗上有林业局提供,技术上有政府培训指导……在政府强力扶持下,西峡的“果、药、菌”产业迅速壮大,已建成了沿312国道百公里猕猴桃长廊、沿鹳河百公里香菇长廊。华夏联诚公司、华邦公司、果然风情公司带动全县十余家企业从事猕猴桃果汁、果干、果酱、果酒、冻干果粒等精深加工,形成完整的猕猴桃产业集群。稳中有升的猕猴桃价格,让全县10万果农尝到生态种植的“甜头”,全县每年新发展的猕猴桃种植基地都在1万亩以上,总规模达到11.5万亩。

  宛西制药公司上接20万亩无公害山茱萸种植基地,中有GMP认证精深加工,下接全国300多家“仲景大药房”,打通一、二、三产业,形成中药材产业集群。药农种植的山茱萸实行高于市场价的保护价收购,企业每年反哺药农8000万元以上。

  依托沿鹳河百公里香菇长廊,内联仲景大厨房、家家宝、华邦等加工企业,外引中国供销农批、北方霞光等龙头企业,实现生产、销售、出口一体化,并实施“菌棒集中加工、基地分散种植、配料集中供应、香菇统一销售”,创造了香菇产业永续发展、升级新模式。西峡也由此拿到全国香菇的定价权,也让全县20万菇农吃上了“定心丸”。2016年,以香菇为主,西峡农产品出口额达到6.6亿美元,继续领跑全省农产品出口。

  机制创新天地宽。产业扶贫扶到了根上,扶到了点上,实现了由“输血”向“造血”的华丽转身,三大“农字号”产业方阵和农游一体化的完美融合,成为西峡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强力引擎”。“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山茱萸之乡”、“中国香菇之乡”、“西峡香菇甲天下”、“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等一块块“金字招牌”见证了该县扶贫开发的历程。

映象网·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扫一扫关注“映象网南阳频道”公众号

责编:张亚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