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泰艾普两高管涉嫌违规减持 瞒天过海1年后曝光
日前,由于在离职后不满半年即减持所持股份,恒泰艾普(300157,收盘价17.45元)前董事、副总经理郑天才被深交所通报批评。《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公司违规减持的高管可能不止郑天才一人。
自2011年初登陆创业板以来,恒泰艾普高管先后18次大幅减持公司股份,其中又以2012年3月31日公司一季度预告公布前的减持行为最甚——3月21日,副总经理秦钢平、杨绍国通过大宗交易进行各进行了一笔减持。
按深交所规定,业绩预告前十日内为“窗口期”,公司董监高等人员不得买卖公司股票。3月31日发布的业绩预告,“前十日”应当包含3月21日。由此看来,秦钢平、杨绍国的减持行为涉嫌违规。
但公司董秘坚持认为,“前10日”应该包含公告当日,所以不算违规。记者就此致函深交所,深交所内部人士表示:“31日发布的业绩预告,21日肯定算在‘窗口期’内。”
高管违规减持被通报/
主营油气工程技术服务的北京创业板公司恒泰艾普,今年以来受益于天然气提价、定增收购资产等利好因素的影响,年内涨幅已经接近一倍,成为“明星股”之一。
本月初,深交所突然下发了一则名为《对恒泰艾普原董事郑天才给予处分的决定》,对其违规减持的行为,给以郑天才通报批评处分。公司也因此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资料显示,郑天才,同济大学硕士,2001~2007年曾在中油恒泰公司身居要职,2008年担任恒泰艾普董事、副总经理。2012年9月24日,恒泰艾普董事会换届选举后,郑天才不再担任公司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恒泰艾普于2011年初登陆创业板,郑天才作为元老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30.73万股,占流通盘的5.97%。2011年5月26日,上市公司实施了10送10的分配方案,郑天才的持股数也相应增加一倍到1061.46万股。
2012年12月27日,郑天才在离职三月之后便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票15万股,减持金额为298.8万;随后,郑天才又于2013年1月29日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减持23万股,减持金额为535.97万元,此时距离他从上市公司离职仅有4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郑天才通过上述两次减持便套现了834.77万元。
东方剑桥律师事务所证券律师吴立骏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董监高人员离职后半年以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创业板上市规则也规定,董监高人员买卖本公司股份应当遵守相关法律以及证监会和交易所相关规定及公司章程。”
两副总涉嫌“窗口期”减持/
深交所诚信档案显示,自2012年1月10日恒泰艾普首发股份解禁以来,公司董监高人员累计减持614.86万股,占公司流通盘的2.91%,其中副总经理林依华在2012年3月15日的一笔减持最多,达到了105.2万股;与之对应的是,仅有公司独立董事万力曾在2012年7月26日买入500股公司股票,但也于今年2月8日尽数抛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被通报批评的郑天才,对恒泰艾普的减持行为主要集中在2012年3月份。
资料显示,郑天才持有的恒泰艾普1061.46万股股份于2012年1月10日解除限售,按照相关规定,其持有的实际可流通股份为265.37万股。
深交所诚信档案显示,自2012年3月14日至3月20日,郑天才分6次累计减持恒泰艾普71.43万股。其中,单是3月20日,郑天才便分别通过大宗交易及竞价交易两次累计减持30.6万股。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