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低端岗位整体外包 派遣工与正式工收入差3倍

2013-07-16 10:27    来源:证券日报

  在银行同一基层业务岗位,派遣工与正式员工收入差距能达到两三倍之多

  “本科以上学历,金融相关专业,两年以上银行工作经验,CFP等资格证书”,这就是银行常见的招聘要求,却只是招聘“派遣工”。

  所谓的“派遣工”,也就是劳务派遣人员。虽然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并且要求用工单位限制派遣员工的数量和比例,但是《证券日报》记者近日根据银行官网的招聘信息暗访,发现一些银行仍然长期招聘劳务派遣工。

  记者调查发现,这样的招聘大多存在于分支行层面,也显露出银行基层工作任务繁重、人手紧缺的局面。而在同一基层业务岗位,派遣工与正式员工收入差距却达到两三倍之多。目前大多数银行对于信用卡中心、客服中心等部门已经整体使用派遣员工,这也就避免了同工不同酬的法律风险。业内人士认为,同工同酬目前执行起来存在较大难度,短时间内难以实现。

  正式工还是派遣工?“不好说

  7月1日,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由于银行是使用劳务派遣工的大户,记者近日暗访了银行招聘情况。

  大多数银行的官网都设有招聘页面,招聘的岗位也是涵盖了各个业务层面,零售业务客户经理、大堂经理、综合柜员等等。招聘条件是非常的严格,一般都是要求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经济、金融、会计等相关专业,并且要求有银行工作经验和CFP等资格证书。年龄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般在35周岁以下,有的甚至要求25周岁以下。

  然而如此高的要求,却并非是招聘众人羡慕的银行金领,而是“派遣工”。记者拨通了一家股份制银行分行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电话,询问录取之后是和银行直接签合同还是劳务派遣。对方称“不好说”,要根据个人能力来定。记者追问如果被录取为劳务派遣,待遇和正式员工是否一样,对方仍然称“不好说,因人而异”。

  记者根据官网招聘信息,联系到了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分行招聘负责人。对方告知这个月的面试已经结束,要等到下一批。招聘信息长期有效,每个月都会组织面试。记者发现,分行层面的招聘往往都是长期的,分支行对于客户经理等营销岗位的需求较大。并且尤其看重应聘者的客户资源,如果能拉来几十万的存款,一般都能顺利应聘。

  而银行工作经验也是招聘方非常看重的条件,一位银行人力资源工作人员表示暂时只考虑银行工作经历的人员。记者同样问了招聘正式员工还是派遣工的问题,对方告知,“如果在原单位是正式员工,那就还以正式工录取。”

  银行基层用工的困境

  中国银行业当前普遍使用劳务派遣用工,而所谓的劳务派遣是指,银行与劳务派遣公司或人力资源公司签订派遣服务协议,银行向其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派遣制员工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被派往银行工作。

  记者根据上市银行年报统计,11家银行共计有20.2万名劳务派遣员工,其中6家银行的派遣用工占比超过20%。如此庞大的派遣工的历史却并不长。派遣制员工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被称作代办员。银行为方便企业客户,由企业委托几个人到银行,专门负责代办其在银行的各项业务。此后,除了有企业方面派来的,也有银行自己招聘或中介公司招聘来的。

  而在后来的股改过程中,为了让这些劳动关系合规合法,银行开始由当地的中介机构负责与这些员工签约,然后派遣到银行工作,工资和社保等均由中介公司负责发放。银行派遣制员工的大幅增长,也是开始于2003年。国有大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剥离清理了大量的合同制员工,并且在一些非核心岗位大量使用派遣工。之后,中小银行也开始陆续采用这种成本较低的用工模式。

责编:赵惠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电商风云2013

电商风云2013

2013风起再起,电商企业如何脱颖而出。

投资者如何看球?

投资者如何看球?

中国足球有望获得国家层面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