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80亿次级债按期赎回 不影响H股上市

针对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光大银行因近百亿次级债券赎回问题或增加利息支出进而对H股上市产生影响,光大银行近日发布公告称,该行已于今年4月27日和6月28日按时赎回了其中已到可赎回时间的共计80亿元次级债券。
光大银行信息披露负责人沈春华昨日(7月15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有关媒体的失实报道,该行已发声明进行了澄清,此事不会影响该行H股上市进程。
“如发行价高于每股净资产,就会导致其股价高于A股,海外投资者的购买兴趣可能打折扣。如何被海外的机构投资者所接纳,是光大银行目前要考虑的问题。”有券商银行业分析师指出,和次级债比起来,外界更应该关注在国内银行股破净的背景下,光大银行H股如何定价。
光大银行发声明澄清质疑
7月11日,光大银行官网发布声明称,按照按照监管机构的有关要求及次级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相关约定,该行已于2013年4月27日及6月28日分别按时赎回了2008年第一期次级债券60亿元和第二期次级债券20亿元。
该行声明还指出,“本行2012年一般准备余额已升至280.63亿元,提前达到财政部有关要求,另外,本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均符合监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全部达标。”
此前有报道称,截至今年6月30日,光大银行两笔分别为60亿与20亿的次级债均已超过行使赎回权期限。同时,另一笔50亿次级债也将在今年底到期。如果没有及时赎回,光大银行在明年将面临支付最高达8.92%的利息。
据悉,光大银行2008年4月25日、6月27日与12月15日分别发行了60亿元、20亿元和50亿元次级债。协议约定,光大银行可以在5年期满时按面值赎回,如果不行使该权利,则从第六个计息年度开始,利率在初始发行利率的基础上提高3%。
“光大银行按时赎回这批次级债并没有什么悬念,因为按照协议的约定,光大银行如果推迟赎回会增加其融资成本,每年要多付数亿元利息。”上述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在新资本协议下,次级债也不能作为合格资本工具使用,要分年逐步退出。
据了解,银行次级债券是指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之后、先于商业银行股权资本的债券,可以计入附属资本从而补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由于发行次级债程序相对简单、周期短,是一种快捷、可持续的补充资本金的方式。
H股定价或是关键
光大银行2013年一季报显示,当季该行实现归属母行净利润80亿元,同比增长16%。
“当前的资本状况需要其H股IPO尽快完成。”平安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励雅敏认为,“管理层在权衡发行价格与资本补充的迫切性上的选择,导致本次IPO时点及最终定价仍存在不确定性。”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