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老项目,包括万科、光大、远洋、北控、保利等在内纷纷在京布局高端养老机构。但记者调查发现,高端养老项目价格动辄每月过万元甚至数万元,高档化趋势明显,这让许多对养老项目有需求的普通市民望而却步。(1月22日《北京青年报》)
在人口老龄化的当下,居民对养老机构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在目前,社会上的养老机构和床位呈现供给不足格局,“一床难求”,满足不了广大老人的养老需求,有的公办养老院需要排队上百年才能等到床位。在这种情况下,养老机构呈现高档化趋势,收费价格动辄每月上万元、数万元,显然除了极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可以承担得起之外,绝大多数工薪家庭难以承受,无法接受养老机构高档化。尤其是对于独生子女一代而言,他们需要赡养4个老人,养老负担本来就比较重。
但是,不管是房地产企业,还是其他社会资本,进军养老服务行业,投资建设养老机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赚钱,而不是解决老人养老问题。毕竟社会资本投资养老行业是做生意,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做慈善。按照在商言商的原则和逻辑,地产企业布局高端养老机构,符合经济理性选择,不能为了满足多数人的养老需求就要求社会资本投资养老项目只能建中低档养老机构。
另一方面,社会对养老需求已经出现了分层趋势,包括钱理群教授在内的老人,对高档、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有一定的需求。养老机构高档化,无疑满足了这类老人的养老需求。所以,对于养老机构高档化趋势,应当交由市场选择,政策不宜过度干预。因为如果老人对高档养老机构的需求非常小,高档养老机构床位空着没老人住,失去了市场,必然会倒逼高档养老机构降价接纳更多的老人入住。
事实上在人口老龄化时代,满足绝大多数老人的养老需求,这已经属于基本的公共服务。这决定了收费偏低的中低档养老机构,不能指望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需要公共财政资金来投资。因此,政府在加强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标准的监管基础上,要加大公益性、普惠性的养老机构建设,为中低收入家庭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承担起兜底功能。一方面,政府财政资金要加大公办养老机构的投资建设力度。另一方面,养老服务行业的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应当倾向于社会资本投资的具有普惠性的中低档养老机构,社会资本投资的高档养老机构,应当按照营利性模式运营,不宜享有优惠政策。
总而言之,廉价的中低档养老机构,靠公共资金投资,高档养老机构交由社会资本投资,交由市场选择。(何勇)
每100个河南人中,就有16位老人。条例草案还“人性化”提醒老年人,提倡再婚老年人对婚前个人财产以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进行书面约定或者公证。
服务人员应使用礼貌用语,对老年人及来访者信息保密。生活照料应配备能提供相应服务的环境和设施设备,环境安全,注意保护老年人隐私。
开展老年人养老需求评估,加快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对接供求信息,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等上门服务,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和服务水平。规范和引导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保险产品,满足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建设老年人无障碍设施,开辟服务绿色通道。
2月14日,市民政局联合市公安消防支队开展了一场社会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我市各社会养老机构的负责人
用地方面,严格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保障养老用地,并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优先保障和供应。
在健全养老服务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对养老院提供的育养服务免征营业税;对符合条件的老年服务业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暂免征收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江苏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截至去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648.29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1.36%;65岁以上老年人口1115万,占户籍人口的14.45%。
居家养老,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大多数老年人意愿......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了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今日在京举办了《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发布会。养医结合之所以成为养老机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是养医结合服务符合老年人服务需求的特点。(原标题:中国首部养老机构报告:未来养老机构发展五大趋势)
昨天,大河报刊发《带着156位老人,养老院难觅“新家”》一稿,报道了郑州市开办最早的民办养老院“金秋益寿园”面临的难题和窘境,引起多方关注,央视和同城多家媒体跟进采访。仍为老年公寓找新址犯愁的臧晓辉说,民办养老机构需要政府部门关键时刻能“雪中送炭”。
每千位老人拥有床位数接近26张。
全年新增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设施4009个,新增各类养老床位58395张,每千位老人拥有床位数接近26张。2015年,我省力争各类养老床位达到42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0张;日间照料服务覆盖100%城市社区和50%以上的农村社区。
一方面是高端项目乏人问津,一方面则是公立养老机构供不应求。业内人士赵小姐认为,公立养老机构有政府补贴做后盾,收费低、设施好,自然受追捧。
日前,民政部、保监会、全国老龄办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探索对养老机构采取统一保险合同参保。《意见》要求,各养老机构应当严格遵守保险协议约定,按期支付保险费,不得向入住老年人另行收取责任保险费,严禁截留挪用保险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