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9层妖塔”旁古墓被盗案告破 追缴文物646件

2018年08月20日08:16  来源:央视新闻

5034

  原标题:“九层妖塔”旁古墓被盗案告破!追缴文物646件

  青海省都兰县的荒漠戈壁上,分布着中国规模最大的吐蕃墓葬群,距今大约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中规模最大的古墓葬——血渭一号大墓,被当地民间称为“九层妖塔”。这座墓葬所在的热水墓群成为盗墓分子觊觎的对象。

  近期,在公安部的组织指挥下,青海省公安机关侦破了“3·15”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抓获了盗墓团伙成员26名,追缴了被盗掘的全部文物646件。

  获取重要线索 “九层妖塔”旁古墓被盗

  2017年年底,青海省公安机关从文物部门获取了一条重要线索,有人持有一批珍贵文物正到处寻找买家,而这批文物很有可能盗取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热水墓群。

  今年3月,在确认线索的真实性后,青海警方成立了“3·15”盗掘古墓葬专案组,加大了案件的侦查力度。

  警方在对倒卖文物的这伙人进行密集侦查后得知,他们已经在西宁验货完毕,近期将准备前往文物藏匿地完成最后交易。种种迹象表明,这批珍贵文物随时都有可能被卖掉,而此时,警方还不掌握这批文物的最终藏匿地点。

  青海省公安厅刑警总队侵财案件侦查支队支队长 吴延帮

  联系人和买家准备于3月17日凌晨4时许或者5时许,将开车前往青海省的西部。通过7个多小时的跟踪,我们一直跟到了都兰县。到达之后,犯罪嫌疑人们开始吃饭,有疑似要看货,或者交易前期的异常行为。

  盗墓团伙落网 珍贵文物被追缴

  3月17日下午1点,警方的抓捕行动在都兰县正式开始,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同时,在西宁同步开展行动的抓捕小组也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

  3月18日,盗墓团伙组织者之一孙某林也被抓获,随后青海警方在各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将漏网的14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其中包括两名公安部A级通缉人员韩万里、王建韬。

  最终“3·15”案犯罪嫌疑人26人全部被抓捕归案,追缴回了被盗掘的全部文物,其中包括很多造型精美的金银器皿、配饰、首饰,以及一些玛瑙容器等,经过警方最后清点,这批被盗文物共646件。

  经国家文物部门鉴定,这批文物所属年代大约在唐吐蕃年间,墓葬主人不详,文物的价值极高。

  盗墓惯犯相互勾结 作案手法隐蔽

  近几年,警方通过对以往盗墓案件的总结发现,当地盗墓活动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本地人和外省人互相勾结,屡次对古墓葬群实施盗掘,大量文物被倒卖。

  警方对抓获的犯罪嫌疑人进行了审讯,通过这些人的供述,警方逐渐勾勒出了整个盗墓团伙的组织架构。

  夏某某太是都兰县本地人,为该盗墓团伙的组织者之一,主要负责选择盗墓位置,而山东籍的出资人孙某林就是他找来的合伙人。

  孙某林利用之前倒卖文物建立起来的人脉关系,前后纠集了两拨具有盗墓经验的河南籍人员,从2017年11月开始,这个临时组成的盗墓团伙开始在热水墓葬群实施盗掘行为。

  通过文物部门的鉴定,以及对犯罪现场的勘查,警方认定此次被盗的文物全部来自血渭一号大墓东侧平台的一座石框墓。

  青海省海西州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 卢成章

  3月18日,我们带着犯罪嫌疑人来指认现场。我们来到现场这一块是平的,看不出来盗洞。通过犯罪嫌疑人指认之后,我们确定这里是中心盗墓现场。

  经过犯罪嫌疑人指认盗掘现场,警方对当时的盗洞进行了原样恢复,在这个长约1米2,宽约60公分的狭小空间内,当时容纳了两名盗挖者。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公安局副局长 胥新凯

  他们分工比较固定。有挖洞的,有挖洞之后用绳索绑着桶往上提土的,有把土装到袋子里的,有把袋子背出去倒土的。这个土不会堆到墓葬口、盗洞口,而是把土撒到离盗洞比较远的地方,让人看不到。

  除了挖洞、运土的这些人之外,盗墓团伙还有负责望风和开车的。另外,为了尽量减少外界的注意力,盗墓团伙中的外省人员都住在本地同伙家中,只有夜里进行盗掘活动的时候才出门。

  从去年11月开始,在夏某某太、孙某林等人的组织下,先后有两批盗墓团伙在“血渭一号墓”周围进行3次盗掘。最后一次,经过两个晚上的盗掘,盗墓团伙挖到了有价值的文物。

  多措并举 加强文物保护力度

  盗掘古墓案发生后,国家文物局、青海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相关部门严格落实文物安全防范责任,严厉打击盗贩文物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目前,海西州政府已经为“3·15”案件后续工作拨付了专项经费,成立了都兰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文物保护中队,并且为热水乡增加了5名专门警力;在人防的基础上,当地公安机关还加强了文物保护的技术手段,高清探头、地波报警等先进技术投入使用。

  另外,当地文物管理部门还成立了热水墓群保护站,对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进行轮班蹲点值守,还在周边乡村开展文物法治宣传活动,向周围群众普及文物法律知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文章关键词:盗墓;文物部门;犯罪嫌疑人;警方;3·15 责编:邵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山西闻喜县公安局原副局长组织盗墓11次 被判无期

    被告人景益民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安局副局长,明知侯金亮、侯金发、景春凯、张成俊、张保民等人长期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不仅不能严格履行职责,反而勾结黑社会组织,为其犯罪充当“保护伞”.

  • 盗墓贼潜入小区挖洞近一个月被抓 凌晨定时开工

    ”  就在保安们疑惑的时候,小区内晨练的老人在后山上发现了一个大洞。在小区附近蹲守的民警也发现了情况,嫌疑人在当晚又出现在了小区中,停好车后,他们拿着工具往后山走去。”  面对民警的讯问,张某拒不承认自己上山挖洞是要盗墓。

  • 盗墓贼偷骨灰盒要价百万元起 被墓盖砸伤留下铁证

    2017年春节前后,上海多个墓穴骨灰盒被盗。法院表示,吕良在大年三十下午进入墓园躲在厕所里,直到晚上7点多奉贤海湾地区响起了鞭炮声,他才开始着手盗墓。

  • 盗墓贼深夜盗窃骨灰 索要百万元赎金获刑5年

    2017年2月初,上海奉贤海湾地区多个寝园向警方报案,称遭到盗墓贼盗窃,而被盗走的竟然只有亡者的骨灰。近日,奉贤区人民法院对这一起敲诈勒索案作出一审宣判,判处吕某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五万元。

  • 男子自学风水盗墓技能 与同伙盗18件文物

    目前,犯罪嫌疑人强某等6人因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已分别被公安陈仓分局依法执行逮捕,其他4人被取保候审。

  • 男子自学风水学和盗墓技能,与同伙盗掘18件文物被捕

    犯罪嫌疑人强某等6人盗掘的部分的文物。随后,民警又在渭滨区玉泉村将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陈某抓获,追回兽面铜泡、石贝等文物3件。目前,犯罪嫌疑人强某等6人因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已分别被公安陈仓分局依法执行逮捕,其他4人被取保候审。

  • 6人盗墓团伙白天踩点晚上盗墓:麦田里掘古墓

    白天踩点打探古墓位置,晚上趁黑盗掘古墓。记者从山西省闻喜县公安局获悉,当地警方近日成功打掉一个盗掘古墓葬犯罪团伙,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10月7日晚,有群众报案称,一个盗墓团伙正在闻喜县桐城镇下阳村一处麦田盗掘古墓。

  • 盗墓团伙自制避孕套炸药包 挖41米地道盗古墓

    该案案发中,主犯朱某,共同实施犯罪的王某等多名嫌疑人闻风而逃,多年来一直在躲避警方的追捕。公诉人认为,被告人王某、陈某、孙某参与盗掘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应当以盗掘古墓葬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 鹤壁团伙买洛阳铲探测仪定位3天 盗墓过程中被抓

    内外勾结,分工明确,利用专业工具盗掘古墓。该盗掘团伙由王铁某负责组织和联系;牛某负责住宿、出行和提供挖掘工具;何某等人负责探测古墓葬的具体方位;师某负责具体挖掘古墓葬;李某负责监督挖掘过程。

  • 男子盗墓缺氧身亡 幸存者拉不动同伴叫人帮忙后自首

    想必许多人为盗墓笔记而疯狂过,不知地底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1月13日凌晨,咸阳3名男子在果树地里盗墓时,两人因缺氧窒息身亡,另外一人向警方投案自首。经过民警初步调查,咸阳男子石某、郭某和吕某预谋盗墓,从12日晚开始挖洞。

  • 陕西咸阳三名男子盗墓 两人缺氧窒息身亡

    2013年6月15日晚,三名男子在秦都区双照镇北寺照村一处古墓偷盗,其中一名男子不慎被坍塌的盗洞掩埋身亡,两名同伴自首。

  • 新中国最大涉文物案追踪

    至此,这些在辽西地区大肆盗掘红山文化时期至明清时期的遗址、古墓,上演了一场场现实版“盗墓笔记”的盗墓贼们,终于受到法律的制裁。据王红岩介绍,冯某团伙在作案时会使用一种自制的名叫“扎子”的工具,这种工具性能高于洛阳铲,专门适合盗掘红山时期的文物。

  • 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家族墓遭偷 警方立案

    讯抗日英雄王亚樵是安徽合肥人,曾创建斧头帮,名震上海滩,策划刺杀过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被称为民国第一杀手,后被戴笠暗杀于广西梧州。”  何朝森介绍,李淑贞是王亚樵的第三房夫人,肥东油坊集人,和王亚樵沾点亲戚关系,双方是经人介绍认识的。

  • 盗墓成本低代价高:面临致命危险 最高被判无期

    近日,有关盗墓的新闻频现报端。2014年底,朝阳市红山文化遗址保护区现大批盗墓痕迹,多处古墓葬群、古文化遗址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珍贵文物被盗。

  • 网曝《盗墓笔记》定妆照 井柏然穿戏服亮相

    电影《寻龙诀》正在热映中,另外一部与“盗墓”有关的热门小说《盗墓笔记》的电影版也有了新消息。而在近日网友曝光的定妆照中,王景春和鹿晗坐在前排,井柏然则站在后排,几个人都穿着戏里的服装,气势十足。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