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焦点图 > 正文

北京90平米“求职公寓”住26人 月租金400至700元

2015年11月26日15:19  来源:参考消息网

5034
  • 1/17

  • 2/17

  • 3/17

  • 4/17

  • 5/17

  • 6/17

  • 7/17

  • 8/17

  • 9/17

  • 10/17

  • 11/17

  • 12/17

  • 13/17

  • 14/17

  • 15/17

  “东三环高档公寓,交通便利,安全卫生,30~40元/人/天/床,求职大学生在京的理想住所……”每到求职季,在北京,无论是网上还是路边的小广告上,类似招租信息屡见不鲜。“公寓”似乎意味着安全、好环境、好位置,而“求职公寓 ”似乎还有着“好价格”。

  11月17日起,连续几日,《工人日报》记者以租客身份住宿走访调查北京市多家拎包入住、按床位收费的“求职公寓”。

  在租房网站北京频道以“求职公寓”为关键词搜索,可以看到大量招租信息,多集中在大学生相对聚集的地区,日租价从15元到60元不等,月租金在400元至700元之间。一些“求职公寓”还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公寓简介、入住价格、在线预订、招聘新闻等有模有样。

  多家“求职公寓”入住证明处有“须出示本人大学学生证”的要求。而事实并非如此11月18日,记者以租房为由,随机拨打了几家“求职公寓”电话,当表明没有学生证时,却被告知“不用证件”。

  当日,记者前往北京市东三环某小区一家“求职公寓”实地体验:8人间,每床日租50元,月租700元。当询问具体地址时,房东说:“到了再联系我!”言辞显得颇为警惕又不耐烦。

  晚19:06,记者到达后与房东联系。他说完几号楼几层后便匆匆挂了电话。 按照他的指引,记者走进了“北京琥珀求职公寓”——双井地铁站附近一座26层居民楼的第8层,敲开了无异于普通住户的房门。门口挂了个长布帘,似乎是不希望外人看到屋内情况。

  掀开布帘,客厅摆了5张上下铺,两个卧室各4张,共26个床位。每个床位前的小挂帘,将不大的二室一厅拆分成若干个独立的空间。记者在附近多处二手房中介处查询印证得知,相同户型的房屋面积为90平方米。

  如果用百度地图进行搜索,在双井站与劲松站之间1平方公里的小区内,至少可以搜索出60家像“琥珀”一样藏身于居民楼里的“求职公寓”。多为无证经营的“群租房”,不仅拥挤,而且卫生、安全等问题堪忧。尽管有关部门多次查处,但相对便宜又便利的“求职公寓”,在求职旺季应季兴起,“四处开花”。

  资深“租客”何苗苗介绍,“求职公寓”里的房东多是“二房东”,他们先整租一套房之后,买10来张上下铺装进房内,就可以“开店接客”了,并且一般开有多家“连锁公寓”。

  记者以双井地区两室一厅的房屋为例计算,“二房东”以每月6000元租一套房子,然后安排25个床位,以每个床位每月600元计算,25个床位即收租金1.5万元,除去水电网费,一套公寓,“二房东”每月“坐收”近万元。

  “正因为有钱可赚,他们才顶风作案。”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群租房整治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没有宾馆营业执照的“求职公寓”,其实就是非法的“群租房”。

  2009年,北京市公安局等发布了《关于加强出租房屋安全管理的通告》,禁止出租房设置隔断出租或违法改变房屋使用性质;2013年7月,北京市住建委、市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公布我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积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每个房间居住的人数不得超过2人。

  “有人举报,我们才能去拆。”该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求职公寓”藏身居民楼内,覆盖面积太大,整治办不可能每天挨家挨户敲门去查,只是在接到投诉举报时,才能“当时去当时拆”。

  但“求职公寓”成本低、搭建容易、流动性强,“早上拆了晚上开,光举报的都拆不完。”有的公寓甚至1个月内拆3次。

  何苗苗告诉记者,“二房东”们与房屋所有者签订的都是长期租赁合同,被拆后短暂休息,“风声”过了再重新装床招租。

  “‘求职公寓’看似合情,但不合法。”北京廉峰律师事务所李伟律师认为,“公寓”内私拉电线,共用煤气,安全隐患多,且由于本属违法的群租房,在此基础上签订的房屋租赁协议也不具备法律效力。

  据了解,早在2007年,拥有正规旅馆业营业执照的“职达”求职公寓就在北京成立,并在上海、广州等城市设分店。但由于房租翻倍涨价,利润空间小,经营者沈女士被迫于2013年将其关停。

  “‘黑公寓’的确满足了租客们尴尬的租房需求”,在沈女士看来,管理部门在查处的同时,还应想办法设立一些既便捷便宜,又安全可靠的“求职公寓”,让正在求职的年轻人来京有个安身之所。

文章关键词:群租房;90平米公寓住26人;北漂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叫停群租房带火单身公寓 环保不达标难维权

    每年暑期,随着大批毕业生走出校园,都会掀起一股租房热。北京晨报记者近日走访市场发现,在“严打”之下,群租房已没有了优势,网上长租的单身公寓却颇为抢手,各租房网站的置顶几乎都被“品牌公寓”包揽。

  • 政策有望放宽 群租房能否“漂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表示,为满足青年人、新市民的住房租赁需求,住建部考虑允许将现有的住房按照安全、舒适、便利等要求改造后按间出租。

  • “灰色”群租房能否漂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表示,为满足青年人、新市民的住房租赁需求,住建部考虑允许将现有的住房按照安全、舒适、便利等要求改造后按间出租。

  • 一边需求广泛一边有利可图 群租房困局仍待破题

    近年来,关于“群租”的话题也是市民们颇为关心的话题。有业内人士反映,一味查处或禁止这些群租房有点不现实,毕竟租房的需求会一直存在,现在需要的是规范。

  • 群租房会卷土重来吗?

    这租房新政,既要让投资者“有利可图”,也得防止投机者“搅乱”周边社区正常生活;其实,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允许商业用房改为租赁住房,无疑是用结构性方法解决楼市结构性难题的有益尝试。

  • 郑州群租房 二房东为最大受益者

    真正的房东一般不会冒着罚款的风险搞群租,二房东和托管公司实际上是群租的最大受益者。

  • 走进群租房:80平米房住25人 如厕时间有规定

    群租房里到底住了什么人?群租房又到底有多逼仄和窘迫呢?群租房又有哪些利与弊?

  • 因群租房禁令解约 租客状告中介

    2013年底,贾先生将自己名下位于海淀区的一套三居室委托给北京美丽家园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下称美丽家园)出租,约定合同期为1年。2014年5月,因北京市相关部门加大对群租房的打击力度,美丽家园通知贾先生要求提前解除合同并将房屋交还。

  • 谁是群租“刚需”? 群租房背后的堵与疏困局

    群租房的坚挺源于异常紧密的供求关系,群租群体为城市发展作贡献,谋求一处容身之所理所当然;但群租引发的诸如消防隐患、藏污纳垢等一系列的管理问题也是不争的事实。

  • 南京整治群租房 百余房主写“保证书”不再群租

    为了治理“群租房”,南京警方集中大量警力,多次联合住建、安监、消防、税务和街道等部门进行集中清理行动,对要求整改的100余户群租房户主,民警还要求他们写下“保证书”,保证不再改变房屋建筑结构,用来群租。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