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郑州市刮起大风,气温也下降不少,一位女士用自己的衣服将孩子包裹起来。
□记者刘瑞朝文白周峰摄影
核心提示|燕子归来,梨花纷落,听风听雨,清明又至。清明时节雨纷纷?未必。过去30多年来,清明节气当天下雨的,郑州市区仅有6次,干燥少雨,多风吹沙,仍是我省这个北方省份的典型天气特征。
不过,如果算上今年的降雨,郑州已连续4年在清明节气前后出现降雨。今年的降雨,是北方较强冷空气的一个附带效应,降温将是本周的关键词。
【节气】万物生长春雨如油空气清新多多运动
清明时节,春色正好。《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是描述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丰美的意思。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此时,我国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然升至12℃以上。阳光明媚,空气清新,风光晃眼,人间正是“良辰美景”。
到了清明节气,东亚大气环流已实现了从冬到春的转变,但由于西风带槽脊移动频繁,低层高低气压交替出现。江淮地区冷暖变化幅度较大,雷雨等不稳定降水逐渐增多。虽然如此,清明时节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仍然较少,而农作物旺盛生长和陆续开展的春播,都需要水分来保证,这才有了“春雨贵如油”一说。
针对清明养生,我国古代有“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一说。由于阳气的增多,高血压、呼吸道疾病进入易发期,需要多加注意。清明以后,空气质量也进入了一年中较好的时段,所以大家可以经常出去散散步,并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
【论证】清明时节未必雨纷纷北方地区仍是少雨多风
“清明时节雨纷纷”,提起清明,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这首诗,以至于形成了刻板印象:清明节必下雨。有郑州市民说,绿城已连续几年清明节当天降雨,杜牧的这首诗比天气预报还准。那么,清明时节真的就必然雨纷纷吗?
为此,记者专门赴郑州市国家基本气象站了解郑州清明节的历史天气数据。通过查询历史数据了解到,从1981年开始,清明节当天,郑州出现降雨的年份仅有6次,分别是1984年、1985年、1987年、1998年、2015年、2017年。其中降水量最大的一次是1984年4月4日清明节,达到了13.9毫米,为中雨级别。如果将清明节前一日或后一日有降雨的情况统计在内,也不过10次。
根据预报,今年清明节当天也会有降水发生,这已是连续四年清明节假期出现降水。对此,气象站上述人士说,从历史概率上来看,清明节前后降水发生率不大,并不能作为天气预报的参考。且不论杜牧此诗究竟作于北方还是南方,诗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更契合江南的气候特色,清明前后南方地区将进入降水多发期。杏花春雨江南,正是对清明前后南方地区天气的一种较为精确的文学化概括。
【现象】倒春寒暂引春天去相信春捂方能渡“寒”关
清明前后,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回升很快,降水稀少,干燥多风,是一年中沙尘天气较多的时段。远的不说,最近两周来,我省已先后遭遇了三次沙尘天气的侵袭。昨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我省多地发布了大风蓝色预警,部分地区发布了橙色预警。
昨日上午9时,郑州的空气质量等级还是轻度污染。到了10时,空气质量指数迅速攀升到严重污染,达到爆表的程度。这种情况持续了数个小时,不过随着风力的减小,污染等级随之逐渐跌落。
这是这轮“倒春寒”的前哨。受较强冷空气影响,今天到明天,全省气温大幅度下降,最高气温北中部10℃~12℃,其他地区14℃~16℃。清明节早晨,北中部和西部山区最低气温将降至2℃~4℃,部分地区将出现寒潮和晚霜冻。
这就是气象学上的倒春寒现象。所谓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并常伴有连阴雨的天气现象。受冷空气影响,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
千万不要轻视了倒春寒。它很容易引发4类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风寒感冒、风湿性关节炎、麻疹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所以,遭遇倒春寒时,大家一定要注意穿衣保暖。
清明时节,可看花:梨花满树开似雪,仿如偷得杏花白;桐花开时一树紫,恰似天上薰衣草。
作为一种形式,“一封信祭祀”未必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甚至还有着很大的文化争议,但不管怎么说,“一封信祭祀”背后的民俗延伸话题,却是值得重视的。
4月2日上午,郑州市公安局特殊警务支队民警来到郑州龙湖附近的绿化区,亲手种下了23颗常青树,以此来纪念2017年里河南因公牺牲的23名烈士。
者从河南省气象台了解到:本周末温度持续攀升,最高温度达到31度,下周我省将出现一次大范围的降水天气过程,降水集中时段在周三到周四白天(4日到5日白天),而周四,便是清明节。
清明节期间,不少市民会选择去北京红色旅游景点祭扫陵园、缅怀先烈、踏青赏花。
出行前请规划好出行时间和线路,错峰错时出行。可关注“河南高速”微信或拨打“12328”交通运输24小时服务监督客服电话,及时了解或反馈高速通行路况。
从祭扫的本意看,安静、文明、生态的祭扫方式,是对先人最好的祭奠,也表达着最高的敬意。远离喧嚣才能让灵魂平和淡定,才能让先人们感受到浓浓的温情。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2018年清明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来自湖北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副校长杨琴建议可适当延长至十天,即腊月二十六、七至正月初八左右。
融汇了寒食节和上巳节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
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
清明“小长假”期间,国家5A级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共接待游客近12万人次,同比增长11%,收入同比增长31%。
3日上午,在江夏区山坡街先锋村,36岁的徐先生始终难以接受,手机壁纸上笑靥如花的儿子信信,一夜之间成了山野里的一座孤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