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省内新闻 > 正文

河南这位第一书记干了啥?引起人民日报、新华社关注

2017年06月26日18:17  来源:人民日报、河南驻村微信公号

5034

  这几天,咱河南的驻村第一书记宋伟成了央媒及省内媒体关注的焦点。

  6月23日,河南日报在头版进行报道,标题是《宋伟:敬业乐群脱贫忙》。

  6月24日,新华社以《从“外来户”到“主心骨”——记河南省农业厅驻村第一书记宋伟》题,进行报道。

  今天,人民日报在“两学一做·榜样”栏目,对宋伟的事迹进行报道。以下请看全文:

3333.jpg

  宋伟(右)在村里走访慰问。

  “我种了几十年地,没想过自己还能成为股东。”河南滑县慈周寨镇北李庄村村民李守芳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这要感谢老宋哩,是他和村干部扶着俺过上了好日子。”这个“老宋”,就是宋伟,河南省农业厅遥感监测中心副主任,北李庄村驻村第一书记。

  “老宋”其实不老,刚四十出头,只是驻村这两年,跟村民一起摸爬滚打,风刮日晒,看上去有些显老。“看得准、思路清、抓得实!”慈周寨镇镇长周向党说,“来了不到两年,老宋人黑了一圈,头发也白了不少,操心操的呀。”

  村里有了坚强的党支部

  北李庄村是有名的贫困村。约1000户的村子,光贫困户就有428户。贫困像一块大石头,压得村民直不起腰。

  “一定要把这块大石头搬掉。”2015年8月,宋伟刚上任就下定决心。可第一次开支委会,七个支委就有两个未到。会上,他热情动员大家为村里脱贫致富出谋划策,支委却个个低头不语。村里第一次党员大会,60多个党员只到了不到1/3。

  “村里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经过半个月的走访、调查,宋伟找到了村党组织不强的症结:不重视学习,制度落实不好;少数党员先锋队意识淡化;部分党员一心谋个人致富,却没有带动群众脱贫。

  “强村,强根”“抓学习、立规矩、压责任”,在县委、镇党委支持下,宋伟带领支委一班人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抓住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契机,扎实推进学习活动。书记带头学、支委比着学、党员跟着学,学党章党规、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员队伍学习风气渐浓。村党支部确立规矩,明确分工。现在遇事班子一起商量,定了的事齐心协力去办,凝聚力越来越强。

  村党支部还给党员设置政策宣传、科技致富等7类尽义务岗位,让党员公开承诺每年至少为贫困户办一件实事。支委分工压实了,党员责任明确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越来越强。党员聂中杰现在不仅积极参加各种组织活动,还主动承担起村里公益事业。

  “即使我卸任了,村子也会成为富强村,往前发展。因为有了坚强的党支部。”宋伟自信地说。

  贫困户由428户减到22户

  走过北李庄村整洁的主街道,转入小巷深处一家小院,只见一棵桐树枝密叶茂,院内安宁而有生机。这就是村民李守芳的家。

  周向党介绍说,李守芳今年65岁,因以前贫穷至今没结婚,常年寄宿在弟弟家。“可能因为被贫穷压得太久了,他在村里走路从来都是低着头,见人也不敢打招呼。”周向党告诉记者。

  “宋伟来了之后,争取资金给他新建了两间东屋,在院里铺了路,除了杂草。还从有关扶贫专项资金中拿出15万元,分别帮扶15个像李守芳这样的贫困户,让他们入股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分红。同时又给他找了份工作。现在,李守芳走路带风,见人总笑,说起话来底气十足。”周向党说。

  正说着,李守芳回来了,热情邀请大家进屋。屋内陈设简单,整洁明亮。有了房,也有了闲钱,说起现在的生活,李守芳直乐。

  像李守芳一样,北李庄村很多人的命运得到了改变。村党支部对4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做到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对有能力、有意愿创业,但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户,进行创业帮扶;对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创业意愿的,介绍他们到村就业帮扶基地务工;对劳动力弱、家中有病人的贫困户,通过企业带领、入股分红等办法,使他们走资产收益增收脱贫路子;对有一技之长的老人,除了给予资产收益帮扶外,还帮助他们购买工具、提供场地,让他们靠自身手艺增收。

  目前,北李庄村有木器加工厂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个、家庭农场4个。村里还建立了3个就业帮扶基地,每年可吸纳务工人员1100人,人均年收入7000多元。截至2016年底,全村贫困户只剩下22户53人,贫困发生率降到1.63%,达到国家脱贫标准。

  村民四大难题解决了

  “老宋,吃了没?”“老宋,又忙去了!”“老宋,到家坐会儿吧。”走在北李庄村的街上,村民不断向宋伟打招呼。“村里人对熟悉又敬重的人,才会在姓前加‘老’。”村里一名老党员说。

  周向党说,宋伟一来就直接扎进村里,找了两间简陋的水井管理房,一间当办公室和厨房,一间当寝室,自己买来办公桌椅和锅碗瓢盆,就开始了工作。从此,上街和村民聊家长里短,下田问村民庄稼收成,成了他的生活常态。

  村民心里想的事,宋伟装在心里,并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两年他和村里的党员干部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群众一道解决村里四大难题:

  破解行路难——争取上级支持,新修村主要道路1.1公里,路肩硬化12100平方米,道路两边墙面美化23000平方米;

  破解办事难——组织村两委6名干部轮流坐班或登门服务,为村民代办各类事项,去年一年就代办1200多项;

  破解就业难——争取项目资金720万元,培育制衣厂、门帘厂、高效农业园区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提供960多个稳定就业岗位;

  破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难——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健身广场、科技培训中心等,广泛开展文明村庄创建活动,增长群众眼界本领,从精神上长远脱贫。

  “老宋”真是干事的人。现在,村民遇事都愿意找宋伟商量,找支部反映。干部有劲头,群众有盼头,全村上下一股劲,齐心奔小康。

文章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李庄村;村民 责编:王文静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平顶山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956个 新增319个

    12月20日,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平顶山市依法规范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956个,比去年增加319个,占目标任务的106.3%。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115.76亿元,社员人数发展到1.59万,带动农户数13.91万,入社成员年均增收1550元。

  • 周口沈丘县东明农民专业合作社乐为村民铺富路

    被张林成夸赞的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叫沈丘县东明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东明前些年在外地打拼,成了“亿万富翁”。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当地农民除了通过流转土地获得每亩1000元的流转收入外,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每人每年能挣到3万多元。

  • 土地银行统筹土地流转抵押 让土地“活”起来

    由于法律赋予的物权权能不全,农民承包的土地不能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在市场上顺畅交易和抵押,土地资源难以变成资本,严重制约农民收入提高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窦俊秀说,这些举措激活了土地经营权抵押权能,还权赋能后的土地初步具备资源变资本的产权要素和市场基础。

  • 正信式吸储——互助还是圈钱?

    由于与正信合作社理事长崔焕廷关系比较密切,作为知情人,陈玉盛向记者讲述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在一份信诚投资公司的宣传资料上,记者看到:信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旗下掌控着包括馆陶县正信农副产品购销服务专业合作社在内的数家公司。

  • 南阳市卧龙区发展现代农业年提高农民收入3000元

    盛夏时节,南阳市卧龙区七里园乡的南阳月季博览园内仍是一片鲜花盛开的景象。目前,全区月季种植面积2.5万亩,500亩以上种植规模的月季企业和合作社有32家,年产值12.6亿元,仅此一项带动当地群众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 上蔡农业现代化农民享实惠

    近日,记者在上蔡县采访时看到,连片的高标准粮田内小麦长势喜人,特色种植示范基地内的瓜果、蔬菜鲜嫩滴翠,春暖花开时节的古蔡大地处处散发着勃勃生机。目前,全县流转土地面积达27.5万亩,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210个,带动近10万名群众就业。

  • 我市农民合作社产需对接会召开 农合社超3700家

    截至目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3700多家。这是记者从我市首届农民合作社产需对接会上了解到的数字。

  • 2014现代农业科技展览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3月1日,2014现代农业科技展览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当日,展会共吸引了来自省内外200多家涉农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资经销商、种粮大户和省、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

  • 地权博弈酝酿“农地新变”:农民利益如何分配

    2013年11月初,蕉岭县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出台了该省第一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都在交易范围内。与此同时,土地权利“二元化”造成农地权利不完整,极大地限制了农民市民化过程,更使得我国的“人口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 鹿邑大力实施信息服务“科技富农路”越走越宽广

    大力引领农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力推进土地流转,有效地促进农业增产增效。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全县已发展种养大户500多户,土地流转28万亩,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2万多亩,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民增收。

  • 从“十连增”看高标准粮田建设

    我省粮食生产“十连增”,是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打造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最好例证。罗山县,培育新型粮食生产主体,鼓励和引导农业科技人员、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承包土地参与高标准粮田建设。

  •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领航船”

    昨日,记者从市工商部门获悉,截至今年9月底,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3450家,同比增长65.55%,总量位居河南省各地市前列,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了带动千家万户增收致富的“领航船”。

  • 中国市场主体第三季度平稳发展

    今年第三季度,全国市场主体平稳发展,企业实有户数持续增长,企业注册资本(金)增长较快,个体工商户稳定增长,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9月底,全国实有企业1469.31万户(含分支机构,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9.42%;注册资本(金)93万亿元,增长16.18%。

  •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增至2.7万个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了解到,2012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7192万个,进一步推动农民增产增收。目前,黑龙江省种植业合作社发展到14738个,占总数的54.2%;养殖业合作社5901个,占总数的21.7%。

  • 林州晚谷熟了 圆润饱满色泽金黄

    近日,林州市丰裕农产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东姚镇大庄村农民在收获晚秋谷子。据了解,该镇农民种植谷子仍沿用传统方式,不施化肥,不用农药,产出的谷子圆润饱满,色泽金黄。本报记者秦名芳通讯员毕兴世摄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