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差别化停车收费的具体区域划分示意图
吐槽
郑州停车“手工计费”何时休?方式落后且争议不断
有不少读者反馈,作为一名普通市民,哪些停车场是正规的,哪些又是“黑停车场”,自己平日无法分辨。对此,大河报记者通过电话咨询了郑州市停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一般正规停车场,要具备几个要素:1.“P”牌。2.“P”牌下的价格收费标准明细牌。3.划线停车位应带有编号。4.持证上岗的收费人员。
对此,大河报记者在暗访时发现,在郑州目前的公共停车场中,以上4点完全具备的似乎不太好找,这些问题也是近来读者反映较为集中的几个方面。
竖个“P牌”就敢收费?
3月12日中午,正带孩子在郑州图书馆广场游玩的方先生对记者吐槽说,自己就曾和这附近的停车场管理员发生过争吵,原因是他感觉在这里停车收费不合理。“你看看这些停车位,虽然划线了,但路边连个‘P牌’和收费标准的牌子都没有,我哪知道我交的停车费便宜了谁?”
如方先生所述,记者发现,以祥盛街与民生路交叉口为原点,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延伸约400米以内的区域均分布有路内划线停车位,但只在上述路口西北角的地方安装有写有收费标准的一块牌子。“一块‘P牌’到底管多远呢?如果按他们的解释,我在二七广场竖上一块大‘P牌’,是不是郑州所有地方都可以收费了?”方先生质疑说。
穿上马甲谁都能收费?
工装、工作证,是一个人从事职业及供职单位的最直观体现,但有不少读者反映,在郑州,停车场管理员的着装并不统一,也经常出现着便装就来收钱的情况。
在暗访中记者发现,郑州公共停车场管理人员的工装似乎主要集中为两种,一种为深蓝色的秋、冬装,更为常见的则是便装外的那个“反光背心马甲”,但在省医等热点停车区域,身着便装就直接收费的人员比比皆是。而对于持证上岗的问题,记者在暗访时发现,几乎所有穿有马甲、佩戴有工作证的停车场管理员似乎都不愿将工作证明示。马甲胸前本应放置工作证的透明口袋中往往塞满了发票等物品,即便佩戴了工作证,大多数也将工作证反面对外。
手工计费何时休?
因近期对停车场进行密集暗访,记者所驾驶的机动车轮胎、玻璃上被很多停车场管理员做上了“专属标记”。在3月2日记者第一次来到省医旁的停车场进行暗访时,一名停车场管理员仔细端详了记者所驾驶车辆的前轮后一口咬定:你这个车前两天肯定在这“逃费”了!她解释说,记者左前轮上有一个符号,是她给未缴费车辆做的“专属记号”。记者反问:“你能保证郑州停车场管理员都跟你做的记号不同吗?”这名停车场管理员虽未置可否,但还是笃信记者曾经“逃费”。
无论是记者暗访情况还是读者反馈,“手工计费”的方式屡屡被诟病,比如是否缴过费、停车时间够不够20分钟等,往往由停车场管理员说了算,相关的争议都会由此产生。
说法
郑州公共停车位咋收费?有标准可依
为了弄明白郑州市内公共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大河报记者采访了河南省、郑州市两级价格主管部门。
相关工作人员给记者解释说,郑州目前公共停车场的停车费收取标准是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内城区公共停车场机动车存放服务实行差别化收费的通知》(郑政文[2011]225号)文件来执行的。
对于差别化收费的方式,该文件强调说按照以人为本、合理布局、价格调控、疏导交通的原则,并按照“中心区域高于边远地区、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高峰时段高于非高峰时段”的原则对停车服务进行差别化收费。
郑州差别化停车收费的具体区域划分及收费标准
■一类区域
范围:花园路、紫荆山路以西,陇海路以北,大学路、南阳路以东,金水路段(医学院立交桥至大石桥立交桥)东南、黄河路以南(以上均含道路两侧停车场)。
标准:路内停车位白天为第一小时4元,以后每小时收取1元,其中高峰期内每小时收取2元(高峰时段为7∶00~9∶00,17∶00~19∶00);夜间(21∶00~次日7∶00,下同)免费停放。地上公共停车场第一小时3元,以后每小时收取1元。夜间5元/次。地下公共停车场第一小时2元,以后每小时收取1元;夜间5元/次。
■二类区域
范围:一类区域以外,未来路以西、航海路以北、桐柏路以东、农业路以南(以上均含道路两侧停车场)。
标准:地上公共停车场,白天道路两侧停车位4元/次、夜间5元/次(路内停车位夜间免费停放);其他公共停车场3元/次、夜间5元/次;地下公共停车场,白天、夜间停车位均为3元/次。
■三类区域
范围:二类区域以外的市内城区为该区域。
标准:地上公共停车场,白天道路两侧停车位为2元/次,夜间公共停车场收费为4元/次,路内停车位夜间免费;地下公共停车场收费:白天为2元/次,夜间为3元/次。
此外,该文件还明确要求机动车在停车场停车20分钟(含20分钟)以内,免收一切费用;公办医院院内公共停车场,患者可凭就诊票据,免缴停车费用;为政府机关办事大厅服务的停车场收费,执行市政府有关工作时间免费的规定。文件同时要求,对于计时收费停车场,需经市物价、公安部门联合验收核准,更换收费公示牌,停车须出具相关计时凭证。
需要说明的是,在郑州有“火车站广场机动车停车场”及“郑东新区CBD”两个特殊区域,不遵循一、二、三类停车区域的收费标准,其中,“火车站广场机动车停车场”的地上停车场执行1小时以内6元,后每半小时加收2元(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的标准。对于该区域地下停车场,执行1小时以内4元,后每半小时加收2元(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的标准。
而郑东新区CBD地区,执行地上停车场白天4元一次,夜间5元一次的标准。该区域地下停车场,执行1小时以内收费4元,后每半小时加收1元的标准(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并且,针对该区域地下停车场,设定了全天(24小时)停车收费不超过15元的封顶标准。
郑州市停管中心监督电话:
0371-66951578
价格投诉电话:12358
线索征集:对于郑州停车场收费乱象,您遇到过哪些烦心事儿?有啥好的建议?请随时拨打大河报新闻热线0371-96211进行反馈。
目前的落实情况为:截至目前,超额完成公共停车泊位79235个其中独立运营停车泊位51327个、临时停车位27908个。与之相比,郑州公共停车场数量今年增长不到8万个,远远满足不了市民停车需求。
目前的落实情况为:截至目前,超额完成公共停车泊位79235个其中独立运营停车泊位51327个、临时停车位27908个。与之相比,郑州公共停车场数量今年增长不到8万个,远远满足不了市民停车需求。
以后,郑州市内将取消公共停车场半径300米范围内的路内停车位,主干道和交通流量大的次干道内临时停车也将得到限制。
昨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城市停车设施。
在一类区域内,路内停车位白天(7时~21时,下同):原收费为4元/次,现收费第一小时4元,以后每小时收取1元,其中高峰期内每小时收取2元(高峰时段为7时~9时,17时~19时)。二类区域范围:一类区域以外,未来大道以西、航海路以北、桐柏路以东、农业路以南(以上均含道路两侧停车场)。
2012年,是郑州市“停车场建设年”,一系列鼓励建停车场,尤其是立体式公共停车场的政策出台,当年有17座立体车库拔地而起。来自郑州市政府部门的消息显示,未来5年,郑州计划在繁华区域新增100座立体式公共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位10万个。
2012年,是郑州市“停车场建设年”,一系列鼓励建停车场,尤其是立体式公共停车场的政策出台,当年有17座立体车库拔地而起。来自郑州市政府部门的消息显示,未来5年,郑州计划在繁华区域新增100座立体式公共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位10万个。
一方面是停车难,一方面是停车场和停车位被挪用。
8月17日,记者从郑州市政府获悉,《郑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市区公共停车场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出台,鼓励社会各界建设固定、临时停车场,最高每泊位补助2.2万元,力争2016年年底前基本实现静态情况下一车一泊位。
郑州市将绿地、学习操场等边角土地都要开发出来,要在2016年年底之前解决一车一泊位的问题。针对社会力量参与投建的公共停车场,涉建税费全免,还有每泊位500至22000元不等的奖补利好。
去郑东新区CBD办事,最让人头疼的恐怕就是停车难了。“然而,郑州市物价局认为郑东新区路面停车位的停车收费标准已足够高了,最终确定的路面停车位的收费价格和地下停车场一样。昨日上午,记者跟随郑州市停管中心东区大队的民警一起,先后去往郑东新区7号停车场和2号停车场。
今年郑州要新增3.1万个公共停车位。针对新出现的停车“顽疾”,郑州市也出台相应的疏导办法。停车场的建成,缓解和改善了市区停车难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疏通了郑州市交通的通达性。
如何有力缓解“停车难”,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省人大代表王树安认为:迄今为止,我省在停车场管理和建设方面尚未出台法律法规,只有个别省辖市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王树安、陈朝福等代表建议,制定《河南省停车场建设管理条例》。
为了破解繁华地段停车难,昨天在郑州召开了一个“公共绿地地下空间开发为停车场”座谈会。目前,郑州市区现有公共机动车停车场1089个,公共停车位约12.24万个,在不计外来车辆进入的情况下,平均10辆车要抢一个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