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核对居民身份证膜打印信息。 图片来源:东方IC 版权作品 请勿转载
各地部署完善居住证制度 扩大公共服务范围
《居住证暂行条例》自去年公布以来,多地相继出台了本地区的实施办法。而在各地的户籍改革方案中,也都将完善居住证制度作为重点工作。
上海提出,要研究完善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及其配套政策,进一步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及便利提供机制。
北京也强调,要贯彻执行好本市居住证制度,同时建立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提供机制。未来北京要稳步扩大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的公共服务范围,并逐步提高服务标准。
有些地区则对居住证未来的功能做出更明确的规划。例如,在浙江出台的《意见》中,不仅强调要严格执行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制度,准确掌握流动人口基本情况,还进一步提出,要实施IC卡式居住证,逐步把居住证建成集行政管理、公共服务、金融、商业应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卡证。
另一方面,通过均等化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非户籍福利,引导农民工向中小城市有序转移落户,避免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和建设用地过度增长。蓝皮书提到,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增长速度总体比较缓慢,稳定性整体不高,整体环境亟待改善。
全国已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省份达到30个。
对于下一步振兴东北经济的措施,赵辰昕透露,近期即将印发《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
国家发改委1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了诸多热点问题。
户籍改革乘时代东风,大刀阔斧向前走。全国29个省份先行一步,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那就是取消了农业户口。
2014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确定到2020年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一年多来,已有24个省区市出台了具体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
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推进。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综合各地方案来看,建立居住证制度成为各地“标配”。
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推进。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综合各地方案来看,建立居住证制度成为各地“标配”。
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推进。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综合各地方案来看,建立居住证制度成为各地“标配”。
今年将出台关于户籍改革或其配套措施的规定。分别是:重庆、河南、贵州、陕西、青海、江西、安徽。
近日,河南省政府出台《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着力解决“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落得下”的问题。
2001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201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外地户籍的硕士生孔佟伟,在上海工作了8年后,终于拿到了上海户口。
7月3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