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各地逐步建立积分落户 大城市有明显区域导向
今年8月,伴随《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北上广深积分落户标准全部出炉。而在各地出台的户籍改革方案中,建立完善积分落户政策也是重中之重,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及特大城市。
北京、上海等地均强调要完善、贯彻积分落户政策。其中,上海提出“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合理设置积分分值”。
北京也提出,要贯彻执行好本市积分落户政策,建立政策实施会商和联动审核机制,规范操作流程,按照总量控制、公开透明、有序办理、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序推进长期在京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落户工作。
记者发现,不少城市的积分落户政策都带有明确的区域导向。
例如,依照北京此前出台的积分落户政策,申请人就业地和居住地均由城六区转移到北京市其他行政区域的,可以获得加分。
而重庆在其户籍改革方案中也明确,要在都市功能核心区与都市功能拓展区探索建立市外来渝人员积分落户制度。该市会针对不同类型人群科学制定积分分值和落户标准,保障稳定就业和稳定居住的人员落户,同时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市外来渝人员到城市发展新区城区落户。(完)
另一方面,通过均等化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非户籍福利,引导农民工向中小城市有序转移落户,避免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和建设用地过度增长。蓝皮书提到,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增长速度总体比较缓慢,稳定性整体不高,整体环境亟待改善。
全国已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省份达到30个。
对于下一步振兴东北经济的措施,赵辰昕透露,近期即将印发《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
国家发改委1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了诸多热点问题。
户籍改革乘时代东风,大刀阔斧向前走。全国29个省份先行一步,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那就是取消了农业户口。
2014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确定到2020年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一年多来,已有24个省区市出台了具体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
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推进。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综合各地方案来看,建立居住证制度成为各地“标配”。
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推进。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综合各地方案来看,建立居住证制度成为各地“标配”。
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推进。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综合各地方案来看,建立居住证制度成为各地“标配”。
今年将出台关于户籍改革或其配套措施的规定。分别是:重庆、河南、贵州、陕西、青海、江西、安徽。
近日,河南省政府出台《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着力解决“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落得下”的问题。
2001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201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外地户籍的硕士生孔佟伟,在上海工作了8年后,终于拿到了上海户口。
7月30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