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天下新闻 > 正文

国学老师设计儿子人生:从小读经 不上学校念私塾

2017年05月31日14:47  来源:成都商报

5034

  关于

  国学经典

  父:“人就好比一台计算机,分为硬件和软件:你硬件再好,如果软件跟不上,这台计算机依然不会有太强的功能。让孩子读经典,就是在升级他的软件,完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好了,电脑用起来就顺畅。”

  子:“读经典也确实对我有好处,但的确太枯燥了,背那么多的内容,如果不学进去,也不会有效果的。我读的经典已经够多了。”

  父子合影(受访者供图)

  关于

  航空爱好

  父:“如果他(儿子)今后要做这方面的工作的话,那不是我们想要的——你只是一个技术人才,即便能获得一定社会地位、赚到钱,但也只是一种"经济动物"而已。控制了财富的人生就幸福吗?”

  子:“经典太枯燥了,航空科学却有意思得多,有很多我好奇的地方,就想去了解,还可以动手去做一些航模,折不同样子的飞机,跟别人讲起来也会很有意思。”

  关于

  私塾教育

  父:“如果他真的以后想搞航空,在私塾学习肯定是不行的,他就必须回学校读书。但这又并不是我想要的发展方向,那样的话他的未来不会有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子:“枯燥,没有朋友一起玩。每天都要规定固定的背诵任务,完不成还要被老师说,甚至遭到个别老师的打骂。”

  自称原本从事航空相关工作的邹智敏,用了多年时间,将自己的人生从所谓“弯路”上,硬生生地扳到了以国学为主的私塾教育上。然而,现实给他开了个玩笑:他从小让儿子学国学,甚至为此让儿子放弃了去学校读书的机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却越来越反感读国学经典,迷上了航空科学。

  父亲

  成为私塾老师

  让儿子从小放弃学校教育

  邹智敏是一个国学爱好者,也是一个从事私塾教育的老师。他说,父亲曾在私塾学习,自己从小接触国学,读《三字经》发蒙,对于国学经典有“向往之情”;另一方面,人到中年,他觉得国学经典曾帮助他认清了人生的一些困惑。

  邹智敏自称,在迷上读经,成为私塾老师之前,曾是一名从事了10多年航空发动机工艺和设计工作的工程师。“以前还是很喜欢技术的,但后来发现,当你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时,却很难突破,因为航空设计有很大的风险。”这让邹智敏觉得这份工作没什么意义,“生来死去的终极问题得不到解决。”他说。

  邹智敏说,那段时间,他看了诸多西方哲学家的书,但都没有想清楚自己的困惑,直到后来学习了国学经典。除了读经,邹智敏还练习气功,打坐,这一习惯至今坚持了10余年。他觉得,如今的他找到了一条“没有问题”的路。

  受此影响,儿子同同(化名)一出生,邹智敏就决定让他放弃学校教育,在私塾学习,每天诵读经典,甚至对同同的未来都做好了设计。“先学经典,以后有了自己喜欢的方向,再去学其他知识,成为一个有宽视野的人。”

  就这样,2004年同同一出生,邹智敏就准备了大量国学光盘在家里播放。“他肯定懂不了,但这种氛围很重要。”同年,邹智敏开始在成都推广传统文化,并创办了自己的私塾学堂。

  除了在家里给儿子播放经典光盘,同同几个月大时,邹智敏就开始用字卡教同同识字。“有时候他哭,但只要一拿起字卡就不哭了。”邹智敏认为,几个月大的同同对认字产生了兴趣,据他介绍,同同一岁时就已认识不少汉字。

  同同稍大一点时,邹智敏开始要求他每天诵读经典,并将同同送到不同的国学学堂学习。当同龄孩子进入幼儿园或者小学时,同同却在不同的私塾学堂间往来,与经典为伴。

  这是一种“包办教育”吗?邹智敏的回答是否定的。“与自己的个人认识和爱好有关系,但这并不是一种包办。教育既不能完全设计包办,但也不能完全由着孩子来。”

  同同在中国航天博物馆(受访者供图)

  儿子

  读了八年私塾

  希望从事航空方面的工作

  同同的私塾学习经历,一直持续了八年。除了在父亲自办的学堂学习外,还曾到青城山以及远在河南的一家国学学堂进行全日制寄宿学习。几年前,一次坐飞机的经历,让同同对航空飞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邹智敏发现,儿子所看的书籍从之前的“四书五经”变成了《新航空概论》等,平日里喜欢看的人文类电视节目,也突然变成了各类科普节目。有很多次,邹智敏带着同同去书店买书时,同同也总是长时间地停留在科普书籍区域,希望父亲能够为自己买上几本。但每到这时,邹智敏都会很慎重,考虑良久,“有些书可以买,但还是要以传统文化书籍为主。”

  同同对航空的喜爱,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飞机的狂热。在邹智敏印象里,八九岁时,同同就会折出多种造型的飞机,还把这些纸飞机卖给小伙伴,而这些都没有任何人教他。除此之外,大人给的零花钱,一大半也被同同用于购买各种造型的飞机玩具,他甚至还自行在网上购买零件,组装航模。

  一次,同同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鼓捣了一上午,将一堆零件组装成了一架完整的飞机模型,在不大的房间里操作起来,但被父亲以空间太小为由阻止了。不甘心的同同趁着父亲开车出门的时候,又悄悄带上他的小飞机,在几个小伙伴面前表演他的飞行技巧,没想到,刚一起飞,同同就被螺旋桨划伤了手指。然而,这依然没能让同同停下来。

  在同同的房间内,除了一柜子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以及同同自己挑选的一些儿童读物外,两个小型的三脚架以及一个装着各种零件线头的工具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他自己还有一个望远镜,有时候就在窗台上架起来看天空,还自己做一些实验,这些线头就是做航模用的。”邹智敏说,因为搞实验,此前,儿子还在卧室里引发了一场小火灾,幸亏扑救及时,现在同同的木床下方仍有过火的痕迹。

  现在的同同,只要一说起飞机,立马就能讲出一大堆相关的各种知识,他希望今后能够从事航空方面的工作。然而,同同的这个爱好,让父亲邹智敏有些心情复杂——这与他为儿子设计的传统文化之路相去甚远。

  邹智敏觉得,儿子正在偏离他预想的学习和成长轨道。在邹智敏眼里,同同应该继续学习经典,关于理工科的知识,可以在十五六岁后再去学习,现在的教育重心,应该是让同同通过读经典养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和个人习惯,这对他今后看问题的眼光尤为重要。

  同同平时看的书

  分歧

  父:回学校“不是我想要的发展方向”

  子:在学堂“枯燥,没有朋友一起玩”

  最近几个月,同同一直跟随从事心理教育相关工作的妈妈在北京学习。不久前,邹智敏特意去了一趟北京。除了参加一场会议外,与同同见面谈心,是他此行的一大重要任务。

  这一次,邹智敏带着儿子去了一趟位于昌平的中国航天博物馆,一方面是满足儿子对于航天知识的爱好,而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借此告诉儿子一个“真相”。邹智敏带着儿子逛完了整个场馆,同同显得很兴奋,对解说员口中的各种航空航天知识不少都能说出一二。“老实说,他确实掌握了不少航空知识,甚至超过了我这个曾经的业内人员的了解。”邹智敏说,但当时,他还是给正在兴头上的儿子泼了一盆冷水。

  “你觉得以后搞航空很有意思吗?我告诉你,错了。”在现场,邹智敏突然严肃了起来,“比如一架飞机的诞生,是一群人的成果,它背后的很多人一辈子都只是在为一架飞机的某一个零部件而工作。这样的人生格局太小了。”一旁的同同则沉默不语。

  什么样的人生格局才是大格局呢?邹智敏认为,“人生应该是宏观的,科学仅是一小部分。不能只把他当工科技术人才培养,不然他就只能在技术领域,跳不出来,人生会很狭窄,反而容易在某些方面受到诱惑。”

  “我是理科出身,也干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航空发动机工作,我太清楚了。工作时看似挺好,退休后却总是处于迷茫中,不知道能做什么。”邹智敏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说,“如果他真的以后想搞航空,在私塾学习肯定是不行的,他就必须回学校读书。但这又并不是我想要的发展方向,那样的话他的未来不会有真正的幸福和快乐。”邹智敏坦言,他希望借这番话让“沉迷”于航空世界里的儿子尽早“认清未来”,回归私塾学习。

  事实上,对于学堂学习,现年13岁的同同很早就已表现出了抗拒,“枯燥,没有朋友一起玩。”同同说,学堂老师的教学也有问题。“每天都要规定固定的背诵任务,完不成还要被老师说,甚至遭到个别老师的打骂。”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同同不愿意再到学堂学习。对此,同同妈妈杜女士则认为,儿子应该是把在学堂里的不愉快与读经混为一谈了。邹智敏也称,目前私塾学堂的教育中,师资和教学方法的确还存在诸多问题,的确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灵,自己也在反思中。

  同同在家里做实验和航模的相关器材

  对抗

  架着他去学堂

  毁掉他的飞机

  一开始,同同对经典学习的不喜欢,仅仅表现在一些小情绪上,后来则发展为哭闹着拒绝。最严重时,无论父母怎样劝说,他都不愿再去。一次,邹智敏和杜女士开车将同同送到学堂,到达后,同同始终不愿下车,双手死死揪住把手。邹智敏只好用胳膊把同同架着送到学堂。杜女士介绍,这样的情况发生了不止一次。这也让同同对父亲产生了强烈的敌对情绪。

  “不喜欢的东西,硬要学怎么可能有效果?”同同说,很多时候,自己拗不过父亲,但在读的时候就不会那么上心,口上在读,心里并不当回事。邹智敏其实非常清楚这一点,很多时候,布置的背诵内容,同同到最后根本没有完成,还会分心玩他的飞机玩具。一开始,邹智敏还会容忍,但有几次还是忍不住爆发了。

  有一次,同同读经时不专心,折飞机,玩玩具,邹智敏一气之下没收了同同所有的玩具,甚至还毁掉了部分飞机玩具。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以前从不动手的邹智敏甚至会动手教训一下“不听话”的同同,这让同同的抗拒情绪愈加强烈。同同开始鼓起勇气,向父亲提出抗议,要求到学校学习。在去学校上学的问题上,同同得到了外公外婆的支持,但邹智敏却认为他们的支持实质上是对儿子的一种“教唆”。最后,邹智敏还是妥协了,将当时已8岁的同同送到成都的一所小学上一年级。

  在学校里,同同很快找到了认同感。“有很多同学可以一起玩,除了要做很多作业外,都很轻松,老师也喜欢我。”同同说,更重要的是,可以逃避之前每天必须面对的经典诵读。而在这段时间里,学校老师也对同同的学习成绩给予了肯定,“优”成为同同作业本上最常见的评价。

  同同的小学学习一直持续到2015年三年级结束,因生病才退学回家,此后没有再去学校。邹智敏认为,儿子的退学其实并非坏事,反倒能够让同同继续完成接下来的传统文化学习。退学后,邹智敏要求同同每天在家诵读经典,“时间上可以自由一点,但每天还是要背诵几百字的内容才行。”最近两个月,同同和妈妈待在北京,跟妈妈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暂未到专门的私塾学习。

  “我只想用我20年来的逻辑思考和我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让儿子少走弯路。另外,从小培养孩子多做题,这不是我想要的。”邹智敏说。

  成都商报记者 杜玉全 摄影报道

  专家说法“个性化教育” 请尊重孩子个性“首先要确认一点,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必须接受义务教育的,这是一个前提,不能用私塾学堂完全替代义务教育。”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同同与邹智敏的教育问题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不少家长希望孩子接受个性化的教育,比如在家上学、读私塾、读经典,但“父母不能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

  熊丙奇介绍,目前国内的众多类似案例中,还很难找出成功的案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单纯地放弃义务教育进行读经学习,难以让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这对于培养一个强大的个体是很不利的。“可以学习国学,但是不能缺失基本的义务教育。”

  教育专家纪大海认为,正规学校教育与私塾办学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学校的集体生活与家庭式生活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是不一样的,学校能够让孩子置身于群体之中,有较强的社会性;而私塾学堂教育,会削弱这种社会性。同时,正规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经过了多年的系统规划,更加成体系;而私塾在系统性方面就会有很大的缺陷,很难让孩子接受到全面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另外,从孩子的天性来看,小时候是很向往外面的世界的,在私塾则难以满足孩子的这些本性需求。纪大海认为,孩子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按照法律规定,仍应该送往学校就读,可以以学校教育为主,私塾、个人教育为辅。

  另外,家长没有必要强行扭转孩子的爱好,“有可能他现在喜欢,高中大学喜欢,但并不代表最后一定能干这个。但这是孩子潜能的一种展示,不应扭转。”同样,国学学习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国学学习应该作为培养孩子人文品质、人文情怀、人生价值的一部分,但不应进行“国学大师”式的专业培养。

  

文章关键词:国学经典;邹智敏;私塾;国学大师;学校学习 责编:王芳菲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国学老师设计儿子人生:从小读经 不上学校念私塾

    当同龄孩子进入幼儿园或者小学时,同同却在不同的私塾学堂间往来,与经典为伴。

  • 国学老师设计儿子人生:从小读经 念私塾

    当同龄孩子进入幼儿园或者小学时,同同却在不同的私塾学堂间往来,与经典为伴。

  • 诵国学经典·润师生心灵

    国学经典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经典文化走进学生心田,培养孩子们自强自信的人格、诚信友善的品性,形成人人爱经典、人人诵国学的良好氛围,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小学从上学期开始,就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 首套领导干部国学教材出版 各级干部将轮训

    今天上午,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等多部门联合推出国内首套“全国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系列教材”,这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领导干部正心、修身、治国的理论资源和文化基础将有本可依。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陈宝生表示,学习国学精华可让为官者自省,学习“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等廉政勤政之道。

  • 国学教育应“经亦求精”

    《弟子规》《三字经》《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四字歌》……闻听清脆爽朗的读书声,记者走进位于汾河岸边的山西国学教育基地。有的教师没有准确把握古圣先贤的国学思想,在诠释国学时,只注重只言片语,任意发挥;有的“戏说”四书五经,戏说传统文化。

  • 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编

    为此,我们建议,把视觉文化建设纳入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充分发挥视觉文化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近年来,中国舞蹈家协会实施了“全国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带领舞蹈家和青年舞者们坚持深入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提升文艺本领。

  • 红网:国学进课堂,更应避免应试思维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两期培训班将对贵阳市1900余所学校(幼儿园)的2000名教师进行国学培训。(4月14日《贵阳晚报》)  不可否认,国学经典中蕴含的传统美德,确实对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裨益良多。

  • 宝宝学国学注意的五个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家长在给宝宝选择国学班时一定要考虑宝宝的兴趣爱好,有的宝宝对音乐感兴趣,那么可以让宝宝学习钢琴或小提琴,有的孩子对绘画感兴趣,那么就让他学习画画。国学班大多注重对于孩子从小的人格培养和礼仪教育,以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孩子对其他方面兴趣更浓厚,就要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慎重选择。不要因为让孩子上过多的辅导班而带来负面的影响。

  • “一元两忠”组合 博学善良真实

    “一元两忠”的组合被观众誉为“成语金三角”,在节目中,钱文忠负责解读成语的前世今生,蔡志忠负责画出成语的前世今生,崔永元则重点探寻选手的前世今生。从最初的以成语命名的、朴实的甚至有点像大白话的《实话实说》开始,小崔正是用类似的风格打动了无数人,成了“小崔”。

  • “一元两忠”组合 博学善良真实

    “一元两忠”的组合被观众誉为“成语金三角”,在节目中,钱文忠负责解读成语的前世今生,蔡志忠负责画出成语的前世今生,崔永元则重点探寻选手的前世今生。从最初的以成语命名的、朴实的甚至有点像大白话的《实话实说》开始,小崔正是用类似的风格打动了无数人,成了“小崔”。

  • 漫画编入人教版教材

    有消息称人民教育出版社将推出首套“漫画版”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教材,除了将著名漫画家蔡志忠的漫画260个故事编入教材,还将制作成水墨动漫推出光盘教材。对于普通课本与漫画课本的耗资差,张健透露,前段时间蔡志忠一张A4的漫画拍出了20万元的价格,这么看来漫画教材堪称无价,但张健表示,此次漫画教材漫画家蔡志忠为无偿提供。

  • 武汉最大小学超载1300余人 如厕要看班级安排表

    学校大课间,因为操场容量有限,是按照周一至周五的时间安排不同的年级出来活动。张伟认为,农村人口向新洲城关大量转移是学校人数暴增的大背景,目前全校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到新洲城关务工或买房的外来人员的子女。

  • 国学经典牵出家庭教育智慧之花

    2月24日下午,中原区华山路小学特邀著名中国国学研究院高级讲师、中原孔子学院高级讲师岳桂敏老师,在学校多功能厅,通过直播的方式,向全体家长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国学智慧与家庭教育》专题报告会。

  • 2017年双节期间文体活动安排出炉

    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焦作广播电视台主办,时间为2016年12月29日,地点在焦作广播电视台1号演播厅。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文联主办,时间为2017年元旦春节期间,地点在市博物馆。

  • 武汉最大小学"超载"1300余人 入厕要看班级安排表

    学校大课间,因为操场容量有限,是按照周一至周五的时间安排不同的年级出来活动。张伟认为,农村人口向新洲城关大量转移是学校人数暴增的大背景,目前全校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到新洲城关务工或买房的外来人员的子女。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