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等多部门联合推出国内首套“全国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系列教材”,这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领导干部正心、修身、治国的理论资源和文化基础将有本可依。
据了解,教材共11册,涵盖干部廉政、用人等多方面。未来,国家行政学院及全国省级行政学院系统,将对现任各级行政干部进行传统文化轮训。这套教材有望成为国家各级领导干部的研修课程。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陈宝生表示,学习国学精华可让为官者自省,学习“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等廉政勤政之道。
习近平多次强调传统文化是精神命脉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2009年,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曾表示,领导干部普遍应当读三个方面的书,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以及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也对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文中去掉的现象表示很不赞成:“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去年10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蔡丰明曾对此表示,提倡传统文化,还有另外一层深意,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实际上有很多倡廉的方法。例如主张天下为公,这种精神和现在反腐精神是一致的。
多名教授编写涵盖用人、廉政、执法
据介绍,此套“全国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系列教材”是经由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立项,国家文化战略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研究》和“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并题研究的重大科研成果。此套教材由国家行政学院多名教授参与编写,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系列教材除《中华和合文化的国际比较优势》一书作为导论以外,其余10册分别涵盖了修身之道、处世之道、用人之道、治兵之道、应急之道、廉政之道、执法之道、谋略之道、治国之道、天人之道等方面。例如,治国之道中又提到“必先富民”“功加于民”等具体的内容。
据记者了解,这套教材填补了我国传统文化学科教学资源空白,是国内第一套面向各级领导干部的国学文化标准化教材,体现了“为人修身、为政以德、为官有法、公正和谐”的新时期执政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不仅系统阐述了传统文化人文精神,还与当代行政管理进行了有机联系和相互融合,从而为提升各级行政机构的执政思想、强化决策能力、创新执行策略、扩大用人视野、融入德性思维等各方面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策略指导。
今年9月起各级干部开展传统文化轮训
据记者了解,国家行政学院及全国省级行政学院系统,将对现任各级行政干部进行传统文化轮训。这标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有望正式纳入到各级行政干部培训体系之中。
原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主任徐鸿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套教材将在党政干部中全面推广,将材料下发给各地各级干部,让其自主学习讨论,或者当地自行开展学习培训课程。一些企业,尤其国企也可自主选择教材进行学习。
由于这套教材一大特点是应用性,因此11套教材并没有硬性规定,需要所有人都本本必看,而是根据单位特色进行挑选,着重领会学习。例如,应急办就可对《应急之道》进行系统学习。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秘书长张健也介绍,在国家行政学院系统内,从上至下都会对国学教材进行系统学习,例如《中华和合文化》等都是必选课程。领导干部可以在线学习国学微课程,他们的学习时间也都会有统计。
今年9月前,具体的课程设计方案、具体安排将会出炉,到了9月各级系统也将开课。
专家:传统文化有助于领导干部廉政立身
国家行政学院书记陈宝生接受采访时表示,“古人云:‘学者不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在信息化、知识化时代,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勤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特别是多读些国学经典尤为重要。习主席也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他表示,通过学习来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通过自省、慎独、改过迁善、养浩然之气等自我修养来提升人生境界,如“吾日三省吾身”、“君子善其独也”等。
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家之败,由官邪也”也有深刻的认识,强调为官者要涵育为政之德,“廉政以立身,勤政以务公,善政以富民”“律己以严,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等。这些也符合当下反腐倡廉为官清正的大环境。总之,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领导干部滋养心智、砥砺品格、提升能力。
(记者 李文姬)
领导干部要学哪些传统文化?
《廉政之道》
古往今来,无论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为官为君从物不从德的案例比比皆是,有的甚至惜财害民,不少朝代都是由贪腐走向了灭亡。新的历史环境里,提廉政、说反腐说治国也是必然项目,是需要领导干部进行学习的,从根源上预防杜绝。通过对过去的历史阶段里,如何治贪、如何扭转局面的分析,从而找到新时期的道路。
《天人之道》
“天人之道”是中国历史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命题之一,“天人合一”“天人相天”“天人感应”“天人交相胜”“究天人之际”都是其中著名的说法。
在今天的生态视角下,这一命题涉及人和时空、环境、生物、灾变之间的关系,也关涉古人处理这些关系的理念和智慧、得失和成败。国人以天人关系为思想框架的理论有望弥补西学的一些盲点。今天人类面临相当复杂艰难的环境问题,天人之道的框架也许更适宜解决一些人和自然的矛盾,至少能提供一种不同于西学的视角。
《修身之道》
修身,是指修身养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修养身心,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作为教育八目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新的执政考验,这对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各级领导干部要担当起执政为民、兴党兴国重任,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自觉加强道德修养。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不仅事关个人品行,而且关系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做官先做人,做人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也是人生事业成功的基础。
《应急之道》
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磨难,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代人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今天又一次迎来了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发展是这一时代的主旋律,而安全则是为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主题。
在公共安全领域,频发的自然灾害、层出不穷的事故灾难、复杂难控的卫生事件等,都给人民生命财产、生存环境,乃至国家安全带来严峻考验。应对挑战、做好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离不开总结已有的经验教训,离不开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好做法,更离不开学习、遵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生存智慧。
《用人之道》
从管理文化上讲,用人之道是一门关于认识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发掘人的智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力的艺术。我国古代在这一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令人叹为观止,并由此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用人之道”,记载在众多经史子籍的文献当中。这些丰富的用人思想和用人经验,是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在长期治国理政的用人实践中总结、积累、思考、归纳得来的,吸收与借鉴传统用人之道的理论精华,得到历史智慧的启迪与帮助,一方面能加强领导干部的素质修养,做到古为今用;另一方面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少走弯路,事半功倍,这对当代领导者来说,无疑是提高领导决策和用人水平的有效途径。
《执法之道》
古代的“执法”,基本等同于现代的“司法”。在古代,地方司法与行政合二为一,地方行政长官实际也就是司法长官,专门的执法部门只有在中央机构中才存在。缘于此,教材基本以“法律适用”的角度来理解古代“执法”,并对古代执法的目的、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原则、执法程序、执法方式和执法责任七个方面的有关论述进行了细致搜索,并形成教材的体例和结构。
《弟子规》《三字经》《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四字歌》……闻听清脆爽朗的读书声,记者走进位于汾河岸边的山西国学教育基地。有的教师没有准确把握古圣先贤的国学思想,在诠释国学时,只注重只言片语,任意发挥;有的“戏说”四书五经,戏说传统文化。
12月21日上午,在新乡大北农成长学院二楼教室内,近百名职工子女正在聆听着马中乐老师讲解国学知识和《三字经》经典知识,大家感觉受益匪浅(如图)。引导学生记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读物,将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精粹纳入到教学中,从小为孩子灌输国学思想。
为此,我们建议,把视觉文化建设纳入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充分发挥视觉文化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近年来,中国舞蹈家协会实施了“全国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带领舞蹈家和青年舞者们坚持深入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提升文艺本领。
“习近平这时候喊一嗓子很有必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赵法生今天上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古典诗词不但能提高孩子的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还能陶冶孩子的情操。
《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两期培训班将对贵阳市1900余所学校(幼儿园)的2000名教师进行国学培训。(4月14日《贵阳晚报》) 不可否认,国学经典中蕴含的传统美德,确实对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裨益良多。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家长在给宝宝选择国学班时一定要考虑宝宝的兴趣爱好,有的宝宝对音乐感兴趣,那么可以让宝宝学习钢琴或小提琴,有的孩子对绘画感兴趣,那么就让他学习画画。国学班大多注重对于孩子从小的人格培养和礼仪教育,以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孩子对其他方面兴趣更浓厚,就要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慎重选择。不要因为让孩子上过多的辅导班而带来负面的影响。
“一元两忠”的组合被观众誉为“成语金三角”,在节目中,钱文忠负责解读成语的前世今生,蔡志忠负责画出成语的前世今生,崔永元则重点探寻选手的前世今生。从最初的以成语命名的、朴实的甚至有点像大白话的《实话实说》开始,小崔正是用类似的风格打动了无数人,成了“小崔”。
“一元两忠”的组合被观众誉为“成语金三角”,在节目中,钱文忠负责解读成语的前世今生,蔡志忠负责画出成语的前世今生,崔永元则重点探寻选手的前世今生。从最初的以成语命名的、朴实的甚至有点像大白话的《实话实说》开始,小崔正是用类似的风格打动了无数人,成了“小崔”。
有消息称人民教育出版社将推出首套“漫画版”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教材,除了将著名漫画家蔡志忠的漫画260个故事编入教材,还将制作成水墨动漫推出光盘教材。对于普通课本与漫画课本的耗资差,张健透露,前段时间蔡志忠一张A4的漫画拍出了20万元的价格,这么看来漫画教材堪称无价,但张健表示,此次漫画教材漫画家蔡志忠为无偿提供。
睢阳区阎集中心校的李校长8月15日求助称,“我们准备开展国学教育,苦于缺少国学经典图书。希望能得到社会的捐赠。”
(1/4)内容提要: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一句口号,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基因,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合力下形成的,如同播下一粒传统文化的种子,在不断的熏陶和学习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使之在青少年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成为一个拥有中国梦,敢于担当的中国人。
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预计将于今年9月出版,四册分别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道德经》。国学是人生之学,国学里蕴含了太多做人的哲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国学教育对于塑造一个人的品质极为重要。
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教育、研究与传承,历代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国学。荆雨表示,中国传统的教育是大系统教育,包括今天我们所说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今天复兴国学教育,也应该多层次、立体化地开展起来。
秦宜智在信中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北京八一学校的小学生也向全国的小朋友发出倡议,一起努力学习好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
“习近平这时候喊一嗓子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