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天下新闻 > 正文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透出新时代中国经济新信号

2017年10月23日21:04  来源:新华社

5034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透出新时代中国经济新信号

  新华社记者 安蓓、齐中熙、季明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出这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透露出哪些信号?

  信号一: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及与之适应的经济政策框架,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说,从“高速”到“高质量”、从“增长”转向“发展”,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符合。“增长是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其要义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

  “制定战略,先看清出发点在哪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从发展出发,以质取胜,有利于引导政策重心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

  信号二: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成为主攻方向

  一面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大而不强;一面是性价比高的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部分消费流向国外,在人民群众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过程中,供给面无法适应需求面升级的矛盾愈发凸显。

  “钢铁产能过剩,但每年还要进口一千多万吨特种钢材,必须通过加强技术改造、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品质量,把中国钢铁工业由大做强。”十九大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代表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要做“减法”,发展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做“加法”,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做“乘法”,使供给和需求更好匹配。

  信号三: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创新能力不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金融脱实向虚、人才结构失衡……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代表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市场需求疲弱、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下降背景下,出现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企业“弃实投虚”现象,不少实体企业感到融资难、融资贵,制约了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要引导资本及各类要素向振兴实体经济聚力、发力,筑牢国家发展根基。

  “技术、资金、劳动力,是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要素。”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说,通过优化制度环境,实现实体经济与三大要素协同发展,将推动实体经济沿着高质量轨道成长。

  信号四: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我们面向国家和产业需要重新布局,推动产学研结合,不仅形成价值几百亿的产业,更让自身成为全球无机化学研究的引领者。”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洪茂椿代表说,国家要强大,科技必须强大,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信号五:乡村振兴战略造就“三农”新面貌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十九大代表、上海市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说,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报告明确,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让农民吃了“定心丸”。“乡村振兴战略让大家方向更明,我们要加油干,2020年兰考有信心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代表说。

  信号六: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局面

  报告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这是在较长时间跨度中对中国经济发展空间进行布局。“十九大代表、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说,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将不断释放中国经济的潜力和活力,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发动机。

  区域协调发展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构建新的城镇格局,这其中农民工转移很关键。“对农民工这个群体来说,‘中国梦’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实现城市梦。”十九大代表、福建荔丰鞋业开发有限公司车间主任翁钰珍说,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让这个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信号七:改革要啃硬骨头 开放形成新格局

  报告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改革行至中流,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剩下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

  “没有产权的有效保护,企业家就缺乏充分激励提供更好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没有要素自然流动,降低了要素配置效率,也会影响人民以合理价格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白重恩说。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将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一个全面开放的中国,将对全球市场和制造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说。

 

文章关键词:经济体系;发展;中国钢铁工业;新局面;实体经济 责编:王芳菲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担起新使命,绘就现代化经济体系新蓝图

    10月27日,商务部召开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动员大会。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 【学思践悟·十九大|专家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点内容,可见,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要紧紧依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战略举措。

  • 【聚焦十九大】解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让老百姓享受好的高的生活质量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需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说,现代经济体系的出现,能够保证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够保证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的这样的一个目标。

  • 中国首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释放什么信号?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通常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称,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对中国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 南方时论: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落实党的十九大部署的各项经济建设任务,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一要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

  • 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战略目标

    顾学明: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发展阶段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发展质量取代发展速度成为未来发展的第一要务。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来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习近平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习近平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习近平指出,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500强地图提示中国经济需走三条路

    一方面是少数地区独拥众多央企的优势,一方面是多数地区资金缺乏,投资无门。从500强地图,即可知未来中国经济改革三大方向,分别为,实体经济振兴;民营经济崛起;区域经济均衡。

  • “枢纽经济”新词新意

    以郑州等交通枢纽城市为节点,完善枢纽功能,以物流带产业,以枢纽聚产业,培育高铁经济、临空产业,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张大卫认为,枢纽经济应以快速交通为工具和载体,以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

  • 李克强会见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20日晚在瑞士达沃斯会见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世界经济论坛愿拓展同中国的合作,支持中国在国际舞台发挥更重要作用。

  • 内病不能靠外治 砸钱治不了经济降速

    最近,为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央行两次定向降低准备金率。6月16日,央行正式下调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联系央行4月25日定向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县域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举动,有观点认为,这两次定向降准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发生转向,未来有可能全面降准。

  • 朴槿惠今起访问印度和瑞士 开展“经济外交”

    报道称,按照预定的行程,朴槿惠将从15日至18日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她将与印度总理辛格在新德里举行首脑会谈。为此,韩国政府将结合国民的创意性、科学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推动产业和文化同步发展,从而创造新的高附加值产业及就业岗位。

  • 鹤壁:着力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鹤壁:着力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 【理上网来 辉煌十九大】陈文玲: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的“灵魂”

    新华网特别访谈《专家带你读报告》邀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文玲解读报告。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