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生态文明的贵州实践:贫困户吃上了“旅游饭”

2018年07月18日21:06  来源:新华社、贵州多彩网

5034

  生态文明的贵州实践:贫困户吃上了“旅游饭”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各地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一幅美丽中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本期【改革光明论】刊发生态文明建设的贵州实践。

  近年来贵州“生态扶贫”渐入佳境,在这里,大生态和大扶贫“交融”,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致力于将贫困地区的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了“百姓富”和“生态美”的统一。

f44d307589df1cb67e4d01

  进入夏季,贵州桐梓县九坝镇山堡村陆续迎来了一批批四川、重庆等地的避暑客人。“以前哪里晓得青山绿水还能挣钱嘛!”贫困户陆国顺介绍,这些客人一住就是两三个月,“不干别的,就是歇凉”。

  近年来,桐梓县依托良好的生态和凉爽的气候发展“避暑经济”。山堡村有贫困户34户,如今有6户开办了乡村旅馆。其他的贫困户围绕乡村旅游养鸡、养香猪、种植蔬菜,纷纷吃上了“旅游饭”。

  陆国顺盯准机会养殖起香猪。他说:“去年卖了9万多块,现在还有200多头,餐馆和避暑的客人抢着买。”

  让贫困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农村贫困人口最多的贵州多措并举将良好的生态环境融入到脱贫攻坚中。仅在山堡村,2017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43万元,其中1万元以上来自乡村旅游,一半的人家有了私家车。

f44d307589df1cb67e4d02

  同时,贵州实施了包括退耕还林建设扶贫工程、生态护林员精准扶贫工程等在内的“生态扶贫十大工程”,促进贫困人口在生态建设保护中增收脱贫,确保到2020年,通过生态扶贫助推100万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其中,生态护林员精准扶贫工程将覆盖5.2万户贫困户,实现人均增收2300元左右。

  在铜仁市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6名生态护林员全部从贫困户中产生。村民胡永江家因病致贫,去年他被聘为生态护林员。“做好巡山工作,一年下来有1万块收入。”他说。过去,村民烧火用柴,还有的烧木炭增加收入。而这些,现在已被山地旅游取代,一些村民开设农家乐,挖掘民俗文化,开发地方菜品,逐渐吃上了“旅游饭”。(资料来源:新华社、贵州多彩网)

文章关键词:贫困户;生态文明;生态美;旅游饭;生态扶贫 责编:李娅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把脱贫攻坚进行到底

    此后为了精准夯实扶贫基础,全国又动员了200多万人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补录贫困人口和剔除识别不准人口各达到上千万。近年来,全国各地向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12.8万个,119.5万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和基层党组织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

  • 【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更实作风啃最硬骨头

    湖南省新化县奉家镇坪上村,驻村一个半月,扶贫干部王玉圭就把一幅“脱贫攻坚作战图”挂在了村部的楼梯口,每个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连同因户因人施策的脱贫“药方”,清清楚楚。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是脱贫攻坚的坚强政治保证。

  • 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更实作风啃最硬骨头

    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是脱贫攻坚的坚强政治保证。紧盯关键点,把控风险源,用长效机制预防扶贫领域的“微腐败”,制度建设的笼子越扎越牢。

  • 获嘉 产业全覆盖 脱贫信心足

    近日,在获嘉县中和镇东小吴村的食用菌大棚内,100多名工人在熟练地采摘着香菇。实行乡乡联手的对口帮扶,乡企共助的扶贫模式,进一步强化各方帮扶力量,形成上下齐心、全民参与的脱贫攻坚新局面。

  • [新春走基层]重访井冈山:乡村新事多

    ”  下七乡光明村的卢长生前几年因为父亲生病,从打工的浙江回村,花去十几万元积蓄给父亲治病,成了村里的贫困户。谢樟峰指着不远处一些废弃的房屋告诉我们:“开春就把那些地方收拾出来,农家乐要上档次扩大规模。

  • 河南省领导看望慰问基层干部职工困难群众和专家学者

    年味儿日渐浓郁,关怀更显殷切。连日来,省领导下车间、入村户、访民生、慰民心,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百姓心坎,把出彩中原的足音传递到千家万户。

  • 漯河盲人按摩师行善19年 逢年过节为贫困户送钱送物

    像张磊一样,昨天共有6个贫困家庭收到了周小力的钱物。

  • 【网络媒体走转改】健康扶贫的安徽样本:13天药费5000元 自己只掏200块

    2017年1月17日,记者走访金寨县贫困户发现,随着健康扶贫各项政策的实施,贫困户看病、住院负担大大降低,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贫困户过上了安稳日子。因病致贫的申术发和江传胜之所以能享受优厚的报销政策,源于安徽省针对贫困户落实了“两免两降四提高”待遇,率先推出“351”兜底保障和“180”补充保障民生工程等健康扶贫政策。

  • 健康扶贫的安徽样本:13天药费5000元 自己只掏200块

    2017年1月17日,记者走访金寨县贫困户发现,随着健康扶贫各项政策的实施,贫困户看病、住院负担大大降低,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贫困户过上了安稳日子。因病致贫的申术发和江传胜之所以能享受优厚的报销政策,源于安徽省针对贫困户落实了“两免两降四提高”待遇,率先推出“351”兜底保障和“180”补充保障民生工程等健康扶贫政策。

  • 不让一户掉队! 革命老区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

    白塔畈镇刘冲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刘冲村村民方克枝给记者展示曾经住过的楼板房。据吴飞介绍,截至2017年年底,白塔畈镇贫困人口还有474户748人,其中大部分是五保户低保户,项冲村也能在今年甩掉贫困村的“帽子”。

  • 永城“夜谈会”畅通脱贫思路

    1月11日晚,永城市陈集镇刘楼村组织活动场所内灯火通明。“夜谈会”是永城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开展“四个一遍”“四个过程”“八个一”“两个结合”活动的一个缩影。许多乡镇负责同志及驻村第一书记表示,“夜谈会”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心离得近了,工作也更好开展了。

  • 贫困户人均年增收2000元 杞县“蒜”好产业脱贫账

    1月9日,杞县板木乡张官村,大蒜地里还有不少积雪。“为了让贫困群众共享大蒜产业发展成果,我们围绕大蒜产业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日益完善的大蒜产业链为杞县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不少贫困户在大蒜产业的带动下实现了脱贫。

  •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贫困户朱学兵住房变迁记

    朱学兵一家当年为何住在这山洞里,还有一段故事。上世纪60年代,朱学兵的父母结了婚,但父亲是头婚,母亲是二婚,民风保守的村民们老是在背后指指点点。

  • 扶贫技术资金送到户

    在河南省济源市王屋镇谭庄村,村民张领头因养殖亏损,当了多年贫困户,动员发展产业他缩手缩脚,一没资金,二怕再赔本。2017年,驻村干部向他介绍济源市对发展蔬菜制种产业的贫困户有补贴政策和保险政策,他壮起胆子,种植了4亩蔬菜种子田。

  • 强按贫困户道歉,个案背后当有共性反思

    当地相关部门回应称,该名镇长在处理村民李某的事情上,“的确存在言行粗鲁,有损国家干部形象”。但置于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发生在基层的如此一幕,显然还需要得到更多反思。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