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天下新闻 > 正文

媒体:减去征地等成本 地方从土地年均获利6千亿

2016年09月02日06:5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5034

  从1999年至2015年,这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土地资产化最为迅猛的年代,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约27.29万亿元,年均1.6万亿元。

  不过,这些钱也不全是地方政府的收入,现行土地出让收入为“毛收入”,包含征地拆迁补偿支出、土地出让前期开发支出、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等,这类支出为政府在征收、储备、整理土地等环节先期垫付的成本。

  如果减去这些成本,能否算一算地方政府能够到手的“土地利润”到底有多少?

  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后统计出,自2003年的1799.1 亿元到2014年的 8988亿元, 这12年间地方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纯收益约为70433亿元,年均5869亿元。

  而从2003年到2014年,这期间的土地出让总收入约为23.55万亿元,总体来看,这12年间土地出让纯收益占到总收入的29.9%。

媒体:减去征地等成本 地方从土地年均获利6千亿

  官方说法与民间研究

  虽然有不少学者和业界人士对土地财政诟病已久,但民间有关土地出让纯收入问题的研究却很少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官方较少公布这些数据,只能从各类材料中抽丝拔茧方能窥见一斑。

  对于土地纯收益的比重问题,官方有过说法也曾提供过数据。

  2012年11月28日 《人民日报》上,曾刊登了时任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的署名文章《开创财政理论发展新局面》,文章中称:土地出让纯收益占出让收入还不到1/3,不到地方可用财力的一成。简单地提“土地财政”,既不客观,也不科学,还容易误导决策。

  2016年8月,王保安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财政部在《2014年全国土地出让收支情况》曾推算,此类成本性开支大约占土地出让收入的八成左右。如2014年,扣除成本性支出后,当年形成的土地出让收益为8987.93亿元,同比增长13.3%,占全国土地出让收入20.9%。

  据此计算,2014年我国地方财政收入为75860亿元,土地出让纯收益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约为11.8%。

  《中国国土资源年鉴》中曾提供过2003年至2008年间地方政府的土地纯收益,但在2009年后这一数据便不再涉及。

  这一做法也造成了近年来官方数据的缺失,客观上对土地财政问题的研究制造了障碍。

  不过,也有民间学者进行过对相关官方数据进行过简单测算。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徐振宇2013年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及一组数据,得出了2008至2012年五年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纯收入约4.1万亿元的结论。

  据其测算,土地出让纯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除了2012年为9.49%外,其他年份超过了两位数,最高的2010年超过了38%。

  就其数据来源问题,徐振宇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曾表示,其数据来源于历年财政预算执行报告、国土资源部官方网站及《中国统计摘要(2012)》。

  不过,上述几个来源并没有“土地出让纯收入”这个数据,他是根据相关计算得出的,即用土地出让总收入减去土地出让收入支出总数。

媒体:减去征地等成本 地方从土地年均获利6千亿

  卖地不仅是为了赚土地钱

  徐振宇认为,如果仅仅衡量土地出让总收入,政府的确获得了巨额收益。但由于没有考虑与土地有关的种种支出(尤其是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从而严重高估了政府从土地出让中获得的真实收入并夸大了“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的意义。只有在剔除了土地交易的全部成本之后,土地的净收益才是地方政府可支配的部分。

  一旦考虑了成本性支出后,国家土地出让纯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必然出现重大缩水。即便是在比例最高的2010年,土地出让纯收 入占全国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也分别只有18.91%和38.69%,2011年则迅速下降到6.92%和13.67%(甚至低于2008年的水 平),2012年则进一步降低到4.95%和9.49%。

  他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土地出让纯收入的不断下降,除了地方政府为防止资金过多上缴给上级政府而开始有意识地“打埋伏”的考虑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 因素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贯彻实施,以及农村居民维权意识的不断增长,“钉子户”的极端反抗和种种群体性事件,地方政府被迫提高了征地和 拆迁补偿标准,导致政府从国有土地出让中的纯收入(扣除了土地补偿性支出后的收入)近年来出现迅速降低。

  虽然政府土地出让纯收入近年来进一步降低,但地方政府仍然热衷于土地收储。在土地财政的运作模式下,通过土地出让直接赚钱是一个因素,另外借此搭建投融资平台也是地方政府重点所在。

  地方通过国土部门收储大量土地,做大土地出让市场,可以借此做大城市投融资平台(可抵押的土地增多),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此外,商业用地出让增多,房地产市场规模也会随之变大,附带而来的税收也会增加。

  《201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84个重点城市处于抵押状态的土地面积为49.08万公顷,抵押贷款总额11.3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和19.1%。

文章关键词:土地纯收益;土地交易;土地补偿;征地拆迁补偿;纯收入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驻马店:疑现土地交易“黑洞” 交易前已定价

    校园遭遇了4次“强行”拆迁,均被教职工及家属制止,而拆迁方亦无法提供拆迁相关手续。

  • 河南拟打造“省域土地交易中心”

    农村集体土地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节点,如何在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上取得有益探索,我省一直在努力。在昨天上午举行的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待日上,省有关部门透露,我省正酝酿打造省域土地交易中心。

  • 土地财政从狂热到冷静

    2004年3月,国土资源部、监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继续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即“71号令”),要求在2004年8月31日之前,各地不得以协议方式出让经营性用地。从2004年8月31日起,所有经营性土地一律以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化方式公开竞价出让。这被称为“8·31大限”。

  • 二季度全国土地交易数量大增

    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结果显示,今年二季度全国上报异常交易地块115宗,较上一季度增加36宗,

  • 广东佛山政府采购不再由财政局管 单设部门监管

    记者昨获悉,佛山撤销市财政局采购管理科,职能全部划入新设立的市公共资源交易委员会办公室,该办公室挂牌在佛山市发改局。其第二部分职责是划入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土地交易监管的职责;第三部分是划入市卫生局药械采购监督管理职责。

  • 郑州西区5块土地卖出白菜价

    昨天上午9点,郑州市西区首次挂牌出让5块普通商品住宅用地。1月16日下午3点,郑州市市区首次挂牌出让位于郑东新区的7块土地,其中一块地引来开发商20多轮竞价。与郑州东区土地竞争激烈形成鲜明对比,昨天上午郑州西区挂牌出让的5块土地,全部无人竞争,以起始价成交。

  • 郑州西区5块土地卖出白菜价

    昨天上午9点,郑州市西区首次挂牌出让5块普通商品住宅用地。1月16日下午3点,郑州市市区首次挂牌出让位于郑东新区的7块土地,其中一块地引来开发商20多轮竞价。与郑州东区土地竞争激烈形成鲜明对比,昨天上午郑州西区挂牌出让的5块土地,全部无人竞争,以起始价成交。

  • 郑州惠济区诞生新地王 平均每亩成交价超550万元

    平均每亩成交价超550万元。

  • 郑州惠济区诞生新地王 平均每亩成交价超550万元

    昨日上午,郑州市惠济区一宗不足百亩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一改马年下半年以来郑州土地市场的持续疲软态势,晋身地王。按照挂牌出让公告,该宗土地使用权面积6万多平方米,约合90.64亩,出让年限70年,土地容积率为1.6,建筑密度小于28%,建筑高度小于24米,起始价2亿多元。

  • 甘肃:经适房上市交易要补交土地交易等价款

    甘肃省从2008年开始大力建设保障房至今,许多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已经满5年,可以“转正”上市交易。据了解,甘肃省一些地区已经结合各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交易指导价格,制订了经适房上市补交土地收益等价款的标准。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