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天下新闻 > 正文

刘奇葆: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2017年01月11日09:00  来源:人民日报

5034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战略举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任务,中央专门印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出深刻阐述,强调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这些重要论述,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坚定不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近年来,各地各新闻单位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积极投身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探索融合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新媒体业务,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此长彼长的态势日益凸显,新闻舆论工作气象一新。一是主流媒体传播阵地得到拓展。传统媒体积极向网上发展,全媒采编平台、新闻客户端、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取得进展,新媒体布局初步形成,覆盖用户大大增加。二是融合新闻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主流媒体发挥内容资源优势,加强融媒体内容创作生产,推出了一批“现象级”融媒体产品,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新媒体品牌,培养锻炼了一批全媒人才。三是融合传播技术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运用到全媒采编平台构建之中,移动直播、H5应用等技术在采编制作环节普遍采用,机器人写稿、无人机采集、虚拟现实等技术从无到有,实现了突破。四是融合发展引领新闻传播创新。各媒体探索运用全媒体多样化传播形式、分众化互动式服务方式、大众化生活化话语表达,推动了新闻传播全方位创新。实践证明,党中央作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我们抓住了历史机遇,跟上了时代潮流,坚定有力地推进这场重大而深刻的媒体变革,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赢得了战略主动,为实现“两个巩固”根本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动力不足的问题,有的缺乏居安思危、求新图变的紧迫感,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比如,思路不清的问题,有的深入研究不够、总体设计缺乏,路线图、施工图不明晰。比如,工作偏差的问题,有的传统业务与新媒体业务还是“两张皮”,互不相融;有的新媒体名号与母体相分离,削弱了主流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当前,互联网正加速重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主流媒体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融合发展的任务更为紧迫。一是传播形态持续演变,要求我们通过深度融合占据制高点。信息载体、传播渠道更新迭代越来越快,移动应用、社交媒体已成为主要信息入口,聚合类平台、自媒体公号不断涌现,网络直播、问答社区等成为舆论生成传播重要源头。面对传播形态的深刻变化,只有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才能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二是传统媒体不进则退,倒逼我们增创深度融合新优势。纸媒发行、广告连续下滑,不少都市类媒体收入“断崖式”下跌。广播电视的情况虽然好于报纸,但受众日渐分流,广告收入也在下降。在现实压力下,一些媒体人才流失加剧。面对这种情况,只有推进深度融合,传统主流媒体才能走出一条持续发展的新路。三是国外媒体加速转型,启示我们加快深度融合提升竞争力。现在,国外主流媒体都在探索数字化转型,实现深度融合发展。有的把原来的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中心“合三为一”,打造统一的多媒体新闻编辑部,还有的建成了“蜘蛛网”式的融媒体中心。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只有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才能勇立潮头、加快发展,在与国际主流媒体的竞争中增强实力、扩大影响。

  媒体融合已经到了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必须坚定信心、乘势而上,着力创新工作理念思路,着力深化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拓宽传播平台载体,着力强化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二、确立移动媒体优先这个发展战略

  现在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态势。我国移动新闻用户已超过5亿,占网民总数的70%以上。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可以预见,随着5G、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不断演进,移动媒体必将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必须顺应移动化大趋势,强化移动优先意识,实施移动优先战略。

  1.打造移动传播矩阵。移动传播载体发展迅速,新闻客户端、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手机报、移动电视、网络电台等不断涌现,形态丰富多样。目前来看,新闻客户端功能比较完备、信息容量大、方便易用。传统媒体进入移动传播领域,需要关注新闻客户端发展,推动移动媒体建设,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移动传播矩阵。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专业采编优势、信息资源优势、媒体品牌优势,强化用户意识,优化使用体验,实现精准推送,最大限度吸引用户。

  2.创新移动新闻产品。优质内容是媒体的立身之本。主流媒体的移动新闻生产,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媒体发展规律,重点在“准”、“新”、“微”、“快”上下功夫,打造与主流媒体品格和气质相一致的移动新闻精品。“准”就是要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守护好准确、权威、专业的“金字招牌”,把准方向、把好导向,为用户提供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新”就是要创新内容表达、丰富呈现形式,推出各种样式和形态的移动新闻产品,比如直播新闻、互动新闻、个性新闻、可视化新闻、动新闻、听新闻、大数据新闻、机器人新闻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微”就是要多提供短小精悍、鲜活快捷、“微言大义”的信息。要善于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微动漫等方式,推出更多微内容、微信息,方便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快”就是要抢占第一时间、第一落点,即时采集、即时推送,快速做出反应、迅速送达用户,在传播中抢得先机。

  3.紧盯移动技术前沿。技术是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媒体亟待补齐的短板。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必须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用最好、最新的技术提升采编能力,拓宽传播领域。一方面,要用好现有技术。充分运用数据抓取、云计算、数据库、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整合内容资源,提升数据存储挖掘利用能力;充分运用4G传输、流媒体传输、移动直播、无人机采集、全景拍摄等技术,获取充足信息,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和稳定性;充分运用虚拟现实、3D、H5等技术,丰富表现形式,增强信息呈现的质量和冲击力。另一方面,要研发亟需技术。在已经出现的“用户画像”、场景匹配、人工智能等技术基础上,研究适用于新闻领域的个性分析、即时推送、机器人写作等技术应用。要密切关注5G传输、全息投影、增强现实、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前沿技术发展动态,积极谋划和布局未来移动传播终端,着力增强相关技术研发应用能力,抢占移动技术发展应用的先机。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运用任何信息传播新技术,都要加强技术把关、内容把关,确保新闻真实准确。

  三、突破采编发流程再造这个关键环节

  重构采编发网络、再造采编发流程,是媒体深度融合最需要突破的难点,是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必须攻克的“腊子口”。

  1.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构建适应融媒体生产的采编发网络和采编发流程,首先要正确处理“统”与“分”的关系,精心设置组织架构,形成“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的工作格局。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并不是要求把采编发各环节绝对地“统”起来,当然也不能按媒体属性简单地“分”开来做,报、台、网、微、端各搞一摊。从实践探索来看,在深度融合过程中,一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采编指挥调度、重大选题策划,采访力量、稿件资源方面可以尝试统起来,增强调度指挥能力、一线采写能力、新闻原创能力。二是编辑力量可以有统有分,“分”就是按业务领域分设经济、政治、文化、国际等专业编辑部门;“统”就是改变报网、台网分办的做法,让这些按专业划分的编辑部,既管报纸版面、广播频率、电视频道内容,又领办网站、“两微一端”的频道栏目内容。三是可以按媒体形态分设报、台、网、微、端负责内容总成的总编辑室。具体到每个新闻单位、不同形态媒体,哪些该统、哪些该分,怎么统、怎么分,还要结合实际深入研究、搞好设计。

  2.分层级构建新型采编发网络。根据“统”“分”结合的思路,新型融媒体采编发网络的基本架构,可以由指挥调度中心、采编发联动平台、采访编辑技术各部门、各媒体总编辑室等方面组成。指挥调度中心是整个采编发网络的核心层,负责全社、全台各类媒体宣传任务统筹、重大选题策划、采编力量指挥。采编发联动平台是常设性的运行机构,也是创新融合机制的重要节点,具体负责对指挥调度中心指令的传达执行和需求反馈。采访、编辑、技术等各部门派代表全天候联合办公,执行指挥调度中心决策,同时根据工作需求随时向上反馈情况,并进行跨部门沟通协调。采访、编辑、技术各部门是整个新型采编发网络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全媒体采访部门、各专业编辑部门和技术支持部门等。全媒体采访部门负责把所有的采访力量整合起来统一调度,各专业编辑部门负责传统媒体的编辑任务以及网、微、端相关频道栏目的内容制作,技术支持部门统筹管理技术研发应用和技术人员调度。各媒体总编辑室按照媒体形态设立,包括报纸或新闻频率频道总编辑室、网站总编辑室、客户端和其他新媒体总编辑室等,主要负责把各专业编辑部门所编辑的内容整合起来,统一设计包装,完成版面栏目总成,统筹刊播管理。这个基本架构是一个原则性设计,不同媒体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拿出设计方案,分步加以实施。

  3.创新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构建新型采编发网络,必然要求对新闻单位内部体制机制进行改革。要按照新的业务流程调整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破除采编部门间相互分割、自成一体的藩篱,破除传统媒体、新闻网站和新媒体采编发环节的壁垒,创新内部组织结构,建立采编分离、全媒体生产的运行机制。这项工作有很大难度,要坚决克服畏难情绪,勇于担当、锐意改革,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体制机制改革向前推进。

文章关键词:融合发展;主流媒体;采编;媒体技术;媒体内容 责编:王芳菲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网信事业新成就】融合创新,豫制造迎风起飞

    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大省,河南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大融合大发展前景广阔。融合发展将迸发叠加、聚合、倍增效应,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最终大幅提升河南制造业综合竞争实力,实现转型攻坚新突破。

  • 投洽会首设“主宾国”更有国际范儿 英企将组团考察河南

    在中英经济贸易合作论坛上,河南省领导和英国驻武汉总领事卫亭瀚等分别就中英经济贸易合作“黄金时代”河南省与英国的经贸合作做了主旨演讲。其中商品展销区参展企业包含食品及零售、家居日用、服装、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和金融咨询服务等六大行业板块,共有32家英国机构、企业和品牌参展。

  • 牢牢把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

    媒体融合发展抓住关键期,推进系统变革,“惊险的跳跃”才能成为“光荣的跳跃”。实现这“光荣的跳跃”,是传统媒体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使命所系。

  • 省级网站传播力2016年8月榜发布

    移动端传播力榜显示,澎湃新闻网、观察者网、大众网位居前三甲;东方网、中国江西网、红网、芒果TV网、西部网、浙江在线、南海网进入前十强。众多业内人士、专家学者、新闻工作者齐聚,围绕承担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与使命,进一步深化媒体融合发展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 大象融媒与新乡广播电视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25日上午,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与新乡广播电视台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河南省党管武装工作会议召开 谢伏瞻出席会议并讲话

    4月26日,河南省党管武装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这次会议是省军区转隶划归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领导管理、中部战区指挥后首次党委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 习近平主持政治局会议: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是大战略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5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 媒体融合发展下的创造性采访

    摘 要:媒体融合发展,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和方式与传统时代迥异,他们更看重即时化、可视化、个性化的信息。媒体融合发展,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和方式与传统时代迥异,他们更看重即时化、可视化、个性化的信息。

  • 国平:让军民融合发展成为强国强军梦的基点

    “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

  • 新闻、文化界共同关注媒体融合发展

    在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全国政协办公厅新闻局指导下,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于18日在京举办座谈会,主题为“深化改革推动媒体融合建设新常态下促进新闻文化发展”。

  • 媒体融合发展初见成效:新融合 新影响

    从铅与纸到数与网,从生产内容到抢占渠道,传统媒体积极适应新兴媒体的发展特点,以焕然一新的姿态展现在受众面前。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发生后,央视、新华社依托各自的核心信息渠道,以权威新闻报道占领了新媒体舆论阵地。

  • 中国网络媒体“姑苏问道”融合发展

    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进行到第14个年头,今年以“加快融合发展,建设新型媒体”为主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认为,推动融合发展首先是观念的融合,尤其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 国信办副主任任贤良:加快融合发展 建设新型媒体

    四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10月31日在苏州举行,论坛以“加快融合发展,建设新型媒体”为主题,探讨以依法办网为基础,以融合发展为路径,以新型媒体为目标,如何实现中国网络媒体的更大发展。

  • 中央重视媒体融合发展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消息一经发布,便引起各界密切关注。谢新洲表示,“深度融合”概念的明确,打破了两类媒体之间的壁垒,寻求媒体市场的突破,同时也打破了一些人抱残守缺的旧观念,以及以一类媒体代替另一类媒体的偏见。

  • 媒体融合向深处去

    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新媒体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极大改变了新闻生产方式,也深刻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新闻传播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站在这一历史节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