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北京在持续的高温黄色预警中强势入伏。热!不少人反映今年的夏天热得太猛、热得太早。那么今年北京的夏天真的与以往不同吗?小编用数据告诉你,今年夏天到底有多热!
注:气象学上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定义为“高温日”。
先来领略一下这37年来的夏季我们究竟经历了多少天的高温天气吧!
今年夏天比以前热的早?
根据近37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每一年高温天气出现早晚差别很大,6月是高温天气开始最频繁的月份。自1981年开始到2017年,6月上旬出现高温天气10次,6月中旬出现高温天气8次,6月下旬出现1次,而像今年一样在5月上中旬就出现高温天气的年份不多。今年高温天气开始日为5月19日,在近10年来排名第二早,比2016年的高温开始日(6月16日)提前了近一个月,仅次于2009年高温起始日5月18日,所以大家才会觉得今年热得特别早!
今年夏天比以往热?
今年5月、6月高温天气日数居近十几年的榜首,7月高温也是来势汹汹,今年夏天真的特别热!
榜首1 : 16年来,高温日数最多的5月
以5月来看,今年5月19日进入高温季,且当月连续出现3个高温日,是近15年来高温日数最多的5月。在37年的统计数据中,也仅次于1999年(4天)。
榜首2:17年来,高温日数最多的6月
今年6月份有8个高温日,是2001年以来高温日数最多的6月,即便是从1981年开始比较,今年6月的高温天数也仅仅屈居2000年的11天之后,与1990年6月高温日数并列。
榜首3:7月为一年中的“最热月”
7月里可以说是普遍以来的“最热月”了,2000年居然有14个高温日!1999年也有13个!今年截至7月11日高温日数已有4个了,本月还有一半的时间,咱们拭目以待吧!
根据数据统计,每年的七月份将是高温日出现最多的月份,无愧于“最热月”称号!在1981年到2017年的37年间,高温天气出现了146次!今年的7月才刚过去1/2,小伙伴们你们还好吗?
别急,今年夏天还要热一阵呢!
根据统计,自1997年以来高温日数整体呈增多趋势,今年夏季虽尚未过半,总的高温日数已有15天,冲到了历年来的中上水平,在近十年里与2009、2010年并列第一。所以总的来看,今年的高温不但来的早、来势凶猛,而且还相当有后劲儿!
入伏之后,闷热感将替代高温效应
从近十年的入伏后的高温日数分布来看,入伏后高温日子并不那么多,平均约3天。那是不是就不那么热了么?当然不是。因为入伏后的热不只是飙高的气温造成的了,伏天里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登场,那就是水汽含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气湿度。伏天里高温天气不多,但是闷热天气会明显增多。有研究表明,当最高气温超过32℃,平均相对湿度大于60%,人体就会有明显的闷热感。
高温强势来袭,北方多地打破气温纪录,吐鲁番、西安、宝鸡甚至刷新了7月气温历史极值。据中央气象台消息,7月13日为此轮高温过程范围最广、强度最强时段,全国高温面积可达364万平方公里,13省市区局地气温可超40℃。今年夏天的高温考验,你准备好了吗?
小编温馨提醒,夏季高温虽然难熬,但是也要注意不可过于贪凉,开空调要调节好室内和室外的温差,避免冷热交替频繁导致感冒。此外,也可以多进食绿豆汤等食品消暑解渴哦!
本文数据采集自中国天气网,数据采集截止时间为2017年7月11日。
对此,中新社记者专访了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工程师陈双,就本轮高温过程进行解读。
中东部的炎热天已经持续多日,据中期预报显示,预计未来10天,黄淮西部、江汉、江淮、江南大部、四川盆地东部、陕西关中等地将出现7~9天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7~40℃。
中央气象台29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今天白天,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黄淮大部、江淮中部、山西中部及南部、新疆南疆盆地及吐鲁番盆地、云南中部、海南岛北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北京市气象台13时升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预计29日下午,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达40℃以上,部分地区可达42℃以上。
7月20日以来,中国中东部出现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高温天气,22省份1300余县市出现最高气温超过35℃的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31日至8月4日,内蒙古、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吉林等地将出现高温天气,局地可超过40℃并将接近或超过历史极端最高气温。
周四,随着华北扩散弱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多云转阴,周五一场短暂的阵雨、雷阵雨天气过后,周六转为多云。
周四,随着华北扩散弱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多云转阴,周五一场短暂的阵雨、雷阵雨天气过后,周六转为多云。
周四,随着华北扩散弱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多云转阴。
味精是我们厨房里很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很多人都知道味精对人体是有危害的,不宜多吃。接下来,就来告诉你哪些菜不宜放味精吧。拌凉菜不宜放味精:因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作用。
味精是我们烹饪的常用调味料,但你可知还是什么菜都能放味精的,有五种菜绝不能放味精。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今日,最高温度15℃,最低温度11℃,小雨转中雨,3到4级东北风转微风;明日,最高温度13℃,最低温度11℃,中雨转小雨,微风。3、 正式供暖之前,不可擅自拆卸、更改供热设施 ,要注意检查自家的供热设施,如有漏水情况要及时报修。
30度以上的高温,干净的蓝天白云,还有和煦的秋风,再配上满山红叶和果实累累,暖秋似乎已经向我们敞开怀抱。南下的冷空气,除了带来凉爽的深秋景象外,更会裹挟大量的污染物前来,豫北等区域可能因此出现中至重度污染过程。
味精是我们厨房里很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很多人都知道味精对人体是有危害的,不宜多吃。最后,小编提醒,日常炒菜放味精要谨慎哦。(鸡精中也含有40%的味精,也需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