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讯 中东部的炎热天已经持续多日,据中期预报显示,预计未来10天,黄淮西部、江汉、江淮、江南大部、四川盆地东部、陕西关中等地将出现7~9天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7~40℃。省会级城市中,合肥、南昌、重庆高温可能贯穿整个8月中旬。
11日开始,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强势回归,中东部再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昨天(15日),西安、合肥、武汉、南京、杭州、南昌、重庆等7个省会级城市出现高温,其中重庆、合肥的高温天气已经持续6天。
受炎热天气影响,14日上午,重庆一辆公交车突然自燃,幸好附近执勤的交通巡警及时发现,使用灭火器将火扑灭。警方表示,因最近重庆持续高温,机动车自燃的潜在危险性也在增加。
中央气象台预计,16日白天,甘肃东南部、陕西关中及南部地区、河南东部和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大部、福建北部、江西大部、湖北、湖南大部、四川盆地大部、重庆、贵州东部、广西北部以及南疆盆地东北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陕西关中及南部地区、四川盆地东部、重庆中西部、湖北东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福建北部、江西中北部、湖南东部、南疆盆地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40℃。
中央气象台15日发布的中期预报显示:预计未来10天,黄淮西部、江汉、江淮、江南大部、四川盆地东部、陕西关中等地将出现7~9天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7~40℃。省会级大城市中合肥、南昌、重庆高温可能贯穿整个8月中旬。
总体来看,此轮高温面积、强度虽不及7月下旬到8月初的高温过程,但由于空气湿度较高,体感仍闷热,虽已立秋,暑热难消。同时高温天气将导致用电用水量增大,需注意供电供水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做好电力供应和水资源调度工作;公众需随时关注最新天气预报并做好防暑降温和卫生防疫工作。
对此,中新社记者专访了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工程师陈双,就本轮高温过程进行解读。
7月12日,北京在持续的高温黄色预警中强势入伏。注:气象学上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定义为“高温日”。高温强势来袭,北方多地打破气温纪录,吐鲁番、西安、宝鸡甚至刷新了7月气温历史极值。
中央气象台29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今天白天,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黄淮大部、江淮中部、山西中部及南部、新疆南疆盆地及吐鲁番盆地、云南中部、海南岛北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北京市气象台13时升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预计29日下午,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达40℃以上,部分地区可达42℃以上。
7月20日以来,中国中东部出现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高温天气,22省份1300余县市出现最高气温超过35℃的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31日至8月4日,内蒙古、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吉林等地将出现高温天气,局地可超过40℃并将接近或超过历史极端最高气温。
周四,随着华北扩散弱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多云转阴,周五一场短暂的阵雨、雷阵雨天气过后,周六转为多云。
周四,随着华北扩散弱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多云转阴,周五一场短暂的阵雨、雷阵雨天气过后,周六转为多云。
周四,随着华北扩散弱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多云转阴。
味精是我们厨房里很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很多人都知道味精对人体是有危害的,不宜多吃。接下来,就来告诉你哪些菜不宜放味精吧。拌凉菜不宜放味精:因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作用。
味精是我们烹饪的常用调味料,但你可知还是什么菜都能放味精的,有五种菜绝不能放味精。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今日,最高温度15℃,最低温度11℃,小雨转中雨,3到4级东北风转微风;明日,最高温度13℃,最低温度11℃,中雨转小雨,微风。3、 正式供暖之前,不可擅自拆卸、更改供热设施 ,要注意检查自家的供热设施,如有漏水情况要及时报修。
30度以上的高温,干净的蓝天白云,还有和煦的秋风,再配上满山红叶和果实累累,暖秋似乎已经向我们敞开怀抱。南下的冷空气,除了带来凉爽的深秋景象外,更会裹挟大量的污染物前来,豫北等区域可能因此出现中至重度污染过程。
味精是我们厨房里很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很多人都知道味精对人体是有危害的,不宜多吃。最后,小编提醒,日常炒菜放味精要谨慎哦。(鸡精中也含有40%的味精,也需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