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部分企业整改不力又被审计署“点名”
审计署企业审计司主要负责人介绍,此次审计也发现有个别企业对以前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不到位,或改后又犯的情况。
该负责人表示,相关整改情况由企业自行公告,审计署也会对企业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告。
●审计署2011年审计中指出,中电科所属第四十一研究所52名中层及以上领导人员违规持有4家下属公司股权242.43万元。至2015年6月尚未完成清退。
●审计署2009年审计中指出,中航工业所属陕西华燕航空仪表有限公司违规对外出借资金6120万元。至2015年6月,有320万元尚未收回。
●审计署2011年审计中指出,中国石化有25827宗土地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对此,中国石化组织进行了整改。但截至2015年底,仍有3202宗尚在办理土地使用权证。
●审计署2009年对东航集团审计中指出,所属中国东方航空西北公司等2家企业1423.27万元往来款长期挂账,未及时清理。此问题至此次审计时尚未完全整改。
●审计署2011年审计中指出,招商地产未经招标将工程项目直接委托给下属深圳市招商建设有限公司,后者又违规转包。对此,招商地产未有效堵塞管理漏洞,2013年仍违规直接委托这家下属企业建设2个项目,合同金额7.92亿元中有4.36亿元违规转包。
●审计署2011年审计中指出,招商工业下属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向员工发放“总经理奖励基金”时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对此,招商工业未有效堵塞管理漏洞,2012年至2014年发放“总经理奖励基金”293万元时,仍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焦点1 违规持股
4家央企存在违规持股情况
今年审计署发布的对10家央企、5家金融机构的廉洁从业问题中,均出现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情况。其中有6家央企涉及违规报销、违规领补贴的情况,且多发生在领导班子之中。另外还有7家涉及违规高尔夫消费,5家违规购车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有4家央企出现了违规持股,或未按规定清退所持下属公司股权的情形涉及金额较大,例如截至2015年6月,中电科所属第十三研究所等两家单位19名中层及以上领导人员未按规定清退所持下属公司股权,涉及金额4356.84万元。
另外,东航还出现了对特定关系企业给予“关照”的情况。在2012年,其所属地面服务部下设的后勤保障部对参与保洁项目竞标的一家企业给予“关照”,至2015年6月,地面服务部累计支付服务费850.26万元,其中2014年283.96万元。
同时,2011年以来,东航所属上海东方福达运输服务有限公司与特定关系企业开展业务;至2015年6月底,尚有160.96万元货运收入无法收回。
5家金融机构中,部分也存在违规发放福利的情况。审计查明,2012年至2015年,人保集团本部及所属7家公司支付5381.3万元定制金质、银质纪念章96956枚,部分用于对外赠送和发放给员工。
审计公告还显示,太平财险云南分公司1名领导人员违反廉洁从业规定经商办企业,开办的企业与太平财险存在业务合作关系。
焦点2 违规决策
港中旅违规投41亿建度假区
此次审计发现,有的企业“三重一大”决策违规,发生重大违纪违法、重大损失浪费等问题。刘家义表示,国有企业领域重点反映投资和决策中造成损失浪费问题,特别是部分企业境外业务中,存在项目论证不充分、未按程序报批、对关键岗位人员监管和佣金支付等关键业务环节管控薄弱等问题。
新京报记者梳理10家央企的审计报告发现,2011年11月,中航工业未严格执行内部集体决策程序,批准所属企业出资0.5亿元对外收购股权。该被收购企业2012年至2014年累计亏损6.31亿元,其中2014年亏损2.59亿元。
与之类似,2013年1月,南航股份未经总经理办公会集体决策,将1架A321飞机的采购付款方式由融资租赁变更为以自有资金支付,涉及金额2.7亿元。
2007年,港中旅集团未经集团董事会批准和发展改革委核准,违规建设计划总投资41.36亿元的青岛海泉湾度假区项目;并在土地竞买中,向竞争对手支付2000万元,使其退出竞买。至2014年底,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7.87亿元,因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等造成亏损2亿元。
焦点3 违规放贷
农行6分行违规放贷182亿
在5家金融机构中,还存在违规放贷、违规使用险金,以及从业人员利用职权违规牟利,乃至放高利贷的情况。
审计显示,2010年至2014年,农行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四川、上海6家分行向提供虚假资料、贸易背景不实等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违规办理贷款、承兑汇票等信贷类业务182.32亿元,其中2014年142.84亿元。
太平保险有违规使用险金和违规投保的情况。审计查明,2012年至2014年,太平人寿和太平财险以旅游费、体检费等名义,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和代理机构等业务合同约定之外的利益1.25亿元,其中2014年0.29亿元。
而在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太平养老违反规定,未经被保险人父母许可,承保幼儿园为幼儿投保的人身保险,承保保额1.05亿元,收取保费12.01万元,其中2014年7.97万元。
审计统计还显示,光大银行个别从业人员存在违规行为,其中上海分行2名理财经理私自销售股权投资基金,至2015年5月底,该基金余额1.54亿元已无法兑付;上海分行1名客户经理违规利用其个人账户帮助朋友向其负责管理的对公授信客户借款70万元;大连分行有关人员及亲属违规从事高利放贷活动。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黄颖
第三批混改试点已筛选数十家央企,下一阶段油气、军工、铁路等重点领域的混改将提速。
一位接近国资委的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中国恒天和国机的整合代表了机械行业的整合重组,而中国神华(601088,股吧)与国电电力(600795,股吧)则属于能源、电力行业,下一步的整合可能会出现在钢铁行业。”
6月26日下午2点半,雄安新区在容城县召开与央企对接的新区就业、培训大会,包括中建集团、华润集团、河北建设集团在内75家央企和地方企业以及9家培训机构将于与新区三县全面对接,企业表示将提供6.8万个工作岗位给辖区居民,此外,由河北省人社厅、保定人社局组织职业教育机构将对雄安新区居民实施免费系列职业培训,帮助居民尽快在新区就业。
近日,还有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宣布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
新年伊始,兵器工业集团、国家电投等多家央企密集召开2017年工作会议。从各大央企透露的会议信息来看,混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重组等工作成为2017年工作的关键词。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负责管理的111家企业负责人2015年度税前薪酬,这是央企高管薪酬首次全面公开亮相。自2014年9月份便爆出千亿债务危机的中钢集团,其负责人在2015年度获得的报酬整体水平却仅次于新兴际华和宝钢,4名负责人报酬均超过50万元。
近日,央企混改“6+1”试点浮出水面,国企改革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审计署昨日发布了对中石化等10家央企2014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
3个月时间,从公布重大资产重组到最终方案落地,中交建集团地产业务重组一度打破了招商、中海等央企重组时间漫长的惯例。然而,此次重组的“死亡”过程同样迅速。
党政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自2015年9月以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信阳市郊区分公司在选派优秀干部任对口单位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上一直坚持“扎实有效推进、肩负央企责任”的原则。近期,信阳市郊区邮政分公司又为明港工业管理区兰桥村带来了新的“福音”。
简单说:不要过于从商业逻辑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很奇怪很奇怪的地产央企。2015年12月底,招商局集团推动蛇口工业区与招商地产合并,组建市值赶超万科的巨无霸——招商蛇口,仅在前海蛇口自贸区就有土地面积500多万平。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新一轮国资国企整合的提速,近两年央企换帅愈发频繁。今年5月9日,继中冶集团整体并入中国五矿集团成为其子公司后,51周岁的中冶集团董事长国文清的位置也从“一把手”调整为“二把手”,成为中国五矿集团董事、总经理。
从2015年1月1日起,《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在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移动等72家央企中实施。
央企高管薪酬新政已经满一年。2015年1月1日,《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实施。《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国资委知情人士处获悉,新政满一年后,计入年底绩效工资,央企高管在2015年普遍降薪三成。
随着国企改革全面提速,央企推进第二批试点的预期正在增强。市场普遍预计第二批央企改革试点名单将于2016年上半年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