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财经观察 > 正文

监管层正在研究ICO 有望纳入监管

2017年08月29日08:59  来源:新京报

5034

  ICO(Initial Crypto-Token Offerings,首次公开加密代币发行)是从加密货币及区块链行业衍生出的项目众筹概念。区块链初创企业/项目通常会发行一定数量的加密代币(Crypto-Token),通过向爱好者和投资者公开预售加密代币,为企业/项目筹集资金。

  在越来越多的人靠PPT融资,甚至连白皮书都没有就做“发财梦”的情况下,监管层已经开始探讨将近来火热的ICO纳入监管。

  ICO引起监管层注意 

  “我们正在研究ICO。”8月28日,一位证监会内部人士向新京报记者确认,近期火热的ICO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目前在准备各种材料。“目前ICO风险很大,从长期来看,肯定要被纳入监管。”

  根据财新报道,有关监管部门将对ICO采取行动。是否取缔的方案正在研讨之中,央行、证监会均参与其中。这一行动的法律依据来自1998年颁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

  新京报记者从一位业内人士处获悉,包括央行金融市场司在内的多部门都对ICO加紧进行了研究,不过仍然存在一些相关问题有待解决。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8月18日央行、证监会、银监会组织ICO专门座谈会,而这件事在业内解读为“标志性事件”,纳入监管只是时间问题。

  谁来监管未确定 

  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谁来管”的问题。今年7月2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表了针对The DAO的报告,判定其代币为证券(securities),同时强调,任何在美国买卖证券的行为,无论是真实货币购买还是用区块链技术分发的代币,都必须符合美国证券法。

  而根据央行官网对金融市场司的定义,其主要职责包括拟订金融市场发展规划,协调金融市场发展,推动金融产品创新等工作;此外,另有货币金银局负责拟订有关货币发行和黄金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承担人民币管理和反假货币等工作。

  另一位证监会人士透露,根据美国证监会的监管做法,ICO是定性为证券发行的。因此,如果中国借鉴的话,也应该由证监会来监管。但是,在中国数字货币又是由央行来监管,所以,目前是央行和证监会联手研究,最终由谁来监管尚未确定。

  上述业内人士称,由证监会还是央行来主管,是讨论的焦点之一。

  上半年ICO募资26亿 

  今年上半年以来,国内以虚拟货币筹集资金的ICO项目爆炸性增长,针对ICO是否非法集资惹争议。

  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的报告,2017年以来,通过各类平台完成的ICO项目累计融资规模达63523.64BTC、852753.36ETH以及部分人民币与其他虚拟货币。以2017年7月19日零点价格换算,折合人民币总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

  8月24日,银监会首次针对虚拟货币筹资做出规定。银监会起草了《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指出:未经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以虚拟货币等名义筹集资金的行为,应当进行非法集资行政调查。非法集资参与人应当自行承担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

  《征求意见稿》中所指的虚拟货币是否包含ICO代币?银监会是否将对ICO筹资采取其他形式的监管?记者向银监会求证,截至发稿时,银监会尚未做出回应。

  据报道,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霍学文曾在一场闭门会上指出,凡是“管别人钱的活动”都应该纳入监管。

  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兼院长吴晓灵日前也公开指出,从国际上看,目前美国已经将ICO作为证券品种来进行监管。中国央行也已经对比特币做过相应表态(指出比特币不具备货币属性),预计还会有进一步的监管措施出台。

  一位区块链从业人士说,“堵不如疏”,监管是意料之中的,但若是全盘否定,不免有一些企业把ICO搬到国外。

  ■ 4问ICO 

  1 ICO该不该纳入监管? 

  纸贵科技CEO、墨链总发起人唐凌告诉记者,ICO应该纳入监管。在财富效应示范之下,目前“传销币”、“空气币”太多了,很多项目还未确定便能融资,投资者炒币很疯狂,风险很大。

  中国科技金融法律研究会理事肖飒认为,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ICO也应该纳入监管。金融创新,只有依法合规规范才有生命力,任何违规和滥用都将适得其反。

  火币网CEO李林表示,由于目前ICO融资后在资金的使用上没有监管,融资之后的资金去向成谜。他建议,监管应该注意投资者适当性。

  2 ICO应当如何监管? 

  OKCoin币行副总裁田颖认为,ICO的监管,首先是明确法理定性。对ICO的企业进行登记式管理、对ICO募集的代币进行公开透明的托管管理,项目发起方、代币流通平台、第三方宣传机构,对项目真实性需要加强考察,增加投资者风险教育,有效控制风险。这些监管办法都可以在定性后执行。也有很多法学专家建议参考英国、新加坡推行的金融科技沙盒监管系统,将创新和风险间的矛盾最小化。

  对于如何监管,唐凌建议设置项目审核和尽调。目前ICO项目是“自审自过会”,虽然代投平台也会审核,但是没有备案。同时,应设立资金托管。前期有媒体曝出个别平台拿资金沉淀去购买理财产品,这就是没有资金托管导致的,容易出现平台卷款跑路。此外,规范化管理,资金拨付不要一次性给完。很多创业者没见过这么多钱,不知道怎么花,容易出问题。

  肖飒认为具体监管抓手为:产品登记、信息披露、资产托管、项目真实、合格投资。

  “进行产品备案登记是监管机构了解和监控高风险金融业务的有效方法;信息披露是常规方案,能够让项目更透明;资产托管,防止涉众案件;项目真实,是对ICO发行方的最低要求;合格投资,将风险和投资者‘分级匹配’,约束投机资金。”肖飒说。

  3 ICO监管难点在哪儿? 

  唐凌表示,监管难点在于:现在很多平台通过智能合约就能ICO,尤其是通过以太坊的项目,不需要经过平台,自己就可以募集,私募行为比较多,风险大。

  田颖认为,认定ICO的性质是推进监管的一个难点。ICO有点类似众筹,但又跟众筹不完全相同。美国SEC在前一阵公布了对THE DAO代币的调查结果中,认为该代币具有有价证券范畴,归证监法监管范围。这次判定,也是美国监管层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和分析的结果。有一些非证券类代币可能期望得到的是某些产品的使用权,那就不属于有价证券这个范畴了。

  她认为,ICO是互联网产物,有些ICO项目是全球化运营的,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增强国际间协调。还有就是,监管的力度应该到什么地步。

  肖飒表示,对于ICO的本质,业内存在分歧。如果把ICO的本质定性为“以物换物”,用一种特殊的虚拟货币换取另一种特殊的虚拟货币,尚可解释。

  如果ICO项目直接募集“法币”,包括人民币、美元、欧元等,则可理解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存款”,一旦符合刑法第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要件,则可能构成犯罪。

  肖飒认为,如果ICO项目有分红条款,则有股权标志,如果项目有回购条款,具有“保本保息”的嫌疑,类似理财产品,没有牌照而发理财产品,这实际上是一种非法经营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如果非法经营较难界定,那么上述行为很可能认定为传销。很多ICO项目在推广过程中,有推广奖励行为,比如“拉一个投资者返代币”。

  4 监管对ICO的影响? 

  维优元界CEO初夏虎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监管层应该规范ICO的发展,尤其是设立“合格投资人制度”,因为很多普通投资者并没有高风险承担能力,不应该参与这么高风险的项目。如果没有合格投资者制度,容易造成社会问题。

  对于监管的影响,田颖表示,短期来看对目前市场是冲击,长期看是利于整个数字资产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真正做到让市场先健康,再高效。另一方面,监管也会使优质的项目能够呈现其价值。

  华创证券一份研报认为,ICO的创新趋势值得关注,长期来看,随着其影响力越来越大,接受监管才能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而具备较强实力的ICO平台或项目有望率先拥抱监管,平衡创新属性与潜在风险,成为ICO未来发展的受益者。(王全浩 朱星 金彧)

文章关键词:监管层;ICO 责编:王永芳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监管层透露安抚意味 小票或有“膝跳”反应

    上周A股冲高回落,沪综指在周三曾一度站上3300点大关并创下本轮升势新高,但其后连跌。到了周五尾市,市场谨慎情绪转浓,下跌过程有所放量。

  • 监管层严盯忽悠上市 新股业绩变脸有"危险"

    据记者日前从投行人士处了解到,在此轮IPO现场检查中,拟上市新股业绩变脸也被列入重点检查对象,如去年半年报业绩大幅下滑,但去年年报业绩恢复正常的;去年年中一度中止审查,后来又申请的企业等。

  • 重组新规后44家公司终止重组 业内:监管趋严

    证监会认为,暴风集团收购的标的公司盈利能力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从事上市公司重组的北京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陆群威分析,此举并不意味着监管层对影视等并购重组会放松。

  • 互联网金融或集体上市

    互联网金融尽管问题多多,但仍然是当下最热门的行业和话题。上周业内就有不少传言,称证监会的工作人员到各家P2P平台以及其他互联网金融公司走访调研。上周末,北京晨报记者从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人士处证实,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于上周的确走访多家平台,并询问融资情况、上市意向、盈利模式等情况。

  • 众筹监管细则有望明年年中推出

    证监会在11月28日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对股权众筹融资的相关监管规则正在抓紧制定中,以公开发行方式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的相关政策也在积极研究中 清科集团发布的《2014年中国众筹模式上半年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提到,今年上半年,国内众筹领域共发生融资事件1423起,募集总金额18791.07万元人民币。

  • 房产库存消化难 监管层劝信托暂弃三四线城市

    近日银监会口头要求各信托公司谨慎对待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项目,尽量不做民营企业位于非核心城市的房地产项目业务。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刘志峰也表示,在房地产周期性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三四线城市开发企业资金紧张,销售量大幅下滑,回笼资金不畅,面临较大的偿债风险。

  • 监管层出手再治乱收费痼疾 个别银行仍不合规

    日前,银监会和发改委联合发布《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针对饱受诟病的银行收费再次伸出有形的手进行调节。《办法》公布了商业银行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目录,降低和调整了部分收费标准,规定了部分免费服务项目,自2014年8月1日起执行。

  • 证监会研究新监管措施 募投管理硬指导或成历史

    在扣除对应的发行承销费用后,公司本次发行新股募集资金额,不能超过本次募投项目所需资金总额。如果要避免老股转让比例过高,尽量低于新股发行数量,公司就相应降低发行价而不触及“超募”红线。

  • 监管层拟推互联网金融负面清单:法不禁止即可为

    借助“余额宝”攀上2500亿高位,天弘基金站上公募业龙头之际,BAT三大网络巨头,以及传统金融巨头中国平安[微博](40.91, -0.31, -0.75%),在马年来临前夕均已悉数亮出法宝。

  • 从警示到动手 证监会加强市场发行承销监管始末

    1月13日晚间,又一家暂缓发行的拟IPO公司出炉,这次的主角是博腾股份(300363.SZ),其原定于1月14日的网上路演取消,后续发行事宜待定。1月10日凌晨,奥赛康暂缓发行公告一出炉,已宣告了监管层对于发行承销端的监管开始发力。

  • 证监会加强市场发行承销监管始末

    1月13日晚间,又一家暂缓发行的拟IPO公司出炉,这次的主角是博腾股份(300363.SZ),其原定于1月14日的网上路演取消,后续发行事宜待定。1月10日凌晨,奥赛康暂缓发行公告一出炉,已宣告了监管层对于发行承销端的监管开始发力。

  • 监管层面谈银行和央企 希望破净大公司回购股份

    作为权重股的银行股大面积“破净”已成常态,引发市场关注。上证报记者昨日获悉,相关监管层在前日召开的一次会议中表达了希望破净大公司回购股份的建议,而此次被召集参加会议的上市公司主要即为银行及大型央企。

  • 监管层掀新一轮现场检查

    继证券业资管业务之后,监管层新一轮的现场检查瞄准四大融资类业务。

  • 监管层拟出台措施防止“8.16事件”重演

    对于券商而言,监管部门将不仅限于排查程序化交易系统风险隐患。例如,河南证监局21日发布的消息显示,已就“8·16事件”要求辖区证券期货法人机构在全面风险梳理基础上,对所有风险环节开展自查。

  • 监管层严惩变脸企业信披隐瞒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3个月内监管层连罚4名保代,是宏观经济低迷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对IPO企业过会后业绩风险披露的体现。据同花顺IFIND统计,今年以来,上市后第一个报告期业绩变脸的新股公司高达39家,占比约为25.16%。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银行头条

浦发银行专注并购金融 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 浦发银行专注并购金融 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

保险头条

中国太保荣获上海金融创新奖多个奖项

股票资讯

财经要闻

网站简介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