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省内新闻 > 正文

杨建国:“中国标准”走出去需要更多的“中国交建”

2017年03月22日08:10  来源:环球网

5034

  走进新国企·网络名人当代中国奇迹之旅第一期活动集体合影

   

  作者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刘启中现场交流

   

  作者在沪通大桥与中国交建人员交流

  前阵子,网上流传着一个劝人读书的段子:我们为什么要多读书?正确的回答是:当你看到夕阳西下的美景,有文化的人会感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没文化的也许就只会说“我去,真美”。

  上周末,笔者参加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牵头由中国交建与环球网共同主办的“走进新国企·网络名人当代中国奇迹之旅”第一期活动中,就经历了上面段子中提到的“语塞”时刻。

  面对苏通大桥、东海大桥、洋山深水港区等宏大壮观的基建成就,笔者就表现的特别词穷,一路上除了发出持续的“哇”,“真大啊”之外,实在找不到太合适的词语来表达内心感受到的震撼和波澜。这一方面像段子里说的一样,笔者要多读多看,增加文化涵养,另一方面,也确实要怪这些景观太过庞大惊人,视觉冲击来的太大,没有留给赞美的言辞太多空间。

  本次活动开始前,主办方发给笔者一行的活动手册上,将上面提到的桥梁和港区,统称为:“当代中国奇迹”。参加之前,笔者对“奇迹”这个词还有些将信将疑,毕竟在笔者的意识里,奇迹的标准挺高,大概只有到了长城这种级别,才能和“奇迹”匹配。到了活动现场,无需任何旁边和介绍,“当代中国奇迹”这个主题,一下子变得特别贴切。

  活动结束两天后,笔者也多少“冷静”了点,身份也从现场的一名观众,转回一个关注产业发展和走势的研究者。除了活动现场的所见所得, 笔者想从产业角度,谈一谈本次活动背后的隐藏话题:“新国企”、“中国标准”以及“走出去”。

  首先,谈一谈“新国企”。

  提到这个名词,不得不先回答的一个疑问就是:什么是新国企,新在哪?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

  回顾一下国企改革之路,笔者将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1993年,这轮改革主要围绕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搞活了国企;

  第二阶段,1994年到2002年左右,这一轮改革主题是让传统国企公司化,核心内容是股份制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轮改革则是:2003年之后,以国资委成立为标志,围绕完善国资监管体系的核心深化改革,目的是做大做强国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而笔者心目中,第四次改革,则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核心的内容则是,全球视野背景下,国企的改革和发展。

  笔者认为,当下正在经历中的第四次国企改革,是指在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竞争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趋势下,国企正在经历的从中国企业到跨国企业,再到全球企业这样一个过程。

  以本次活动的主体,中国交建为例,过去几十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交建在国际舞台上也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中国交建产品和服务遍及150多个国家,海外业绩综合贡献度达30%,具备了强大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和能力。

  而在中国交建的远景规划之中,则有着笔者提到的“新国企”之“新”的清晰路径:

  “十三五”末部分领域和核心业务率先达到世界一流企业水平;“十四五”末率先全面建成世界一流企业;2035年左右,建立起全球产业链和全球化治理的体制机制,跨国指数超过50%,基本完成由一流跨国公司向一流全球公司的转型。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交建,就是笔者心目中,我国第四次国企改革的典型样本,也是我国国企走出国门时值得学习推广的标杆。

  其次,谈一谈“中国标准”以及“走出去”。

  李克强总理做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两部分,与本次活动的主体:中国交建,息息相关。

  一个是在“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板块中,提到”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另一个是“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板块中,特意提到,要“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实现优势互补。”

  前者,强调的是质量。在我国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过程中,对于质量的要求和强调,也提上了新的高度和日程。而这点在本次活动中,体现的特别明显。

  后者,强调的是出海,尤其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的出海,这是对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升级。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也正经历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标准”的角色转变。

  在笔者看来,中国交建所代表的正是所谓“中国标准”走出去的典型代表,其中中国交建的几点经验,特别值得未来更多的“中国标准”出海时学习:

  第一,对质量的强调。

  在参观东海大桥的过程中,现场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了一个人物和一个小故事。

  人物就是全国劳动模范,被称为“今生只为建桥来”的杨志德。故事则是一段“砸混凝土“的往事。

  都知道,“海尔砸冰箱”是张瑞敏倡导海尔质量文化的突出案例,也是我国企业界质量管理中的经典案例。杨志德做的很相似,只不过不是砸冰箱,而是砸混凝土。

  在江阴长江大桥施工中,有一次,混凝土泵出现故障,待排除后,浇注的箱梁混凝土已经初凝,按常规,可以按施工缝处理,但水泥缝有可能对受力有所影响,杨志德毫不犹豫:“砸掉,重来!”于是,大家凿除已浇注的混凝土,重扎钢筋,重新立模,重新浇注。

  这段往事,特别契合总理报告中提到的“中国工匠“以及”中国质量“。

  第二,对创新的强调。

  参观苏通大桥时,工作人员用了这样一句话,来表明大桥建设的技术难度:““苏通大桥的建设代表着世界建桥技术的最高水平。”

  而在这句话的背后,则是扎扎实实的突破,该工程攻克了数十项世界级关键技术难题,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一大批工法、专利。

  这些突破的原因,就在于对创新的重视。

  经济新常态下,国际间的企业发展趋势正在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创新成为决定企业命运的分水岭,可以说创新强则企业强,创新弱则企业亡。

  而中国交建的创新,不仅仅体现在单独技术创新上,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除此之外,这个创新,还体现在技术、资本、人才、市场和供应链等软件上。

  第三,则是笔者最想说的一点,就是走出去的“中国标准”,所能带来的巨大的产业带动作用。

  过去我国的出口,主要是以单独、个别的产品出口为主,而到了当下,以高铁、桥梁、港口等为代表,一批“中国标准”开始成为走出去的趋势和未来主流。

  以此次参观的振华重工为例,2016年,中国交建港机全球市场份额升至82%以上,遍布全球95个国家地区的200多座港口码头,连续18年保持全球第一。可以说,振华制造就是全球港机的“中国标准”。

  笔者认为,标准输出是对产品输出的巨大升级,将会带动技术、产品、服务、金融、文化等为一体,不仅能将我国一流的技术、制造以及设计施工、运营带到世界,更能在全球范围内宣传、推广中国制造的全新形象,带动我国更多的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总之,除了活动现场的震撼之外,中国交建还有很多、值得笔者发声表扬的模式和经验。笔者也衷心期待,在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的过程中,涌现出更多的中国交建。(文/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

文章关键词:中国标准;杨建国;中国交建; 责编:安文靖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给祖国的最好贺礼!水陆空全方位“解锁”中国创造

    普天同庆之际,新中国在海、陆、空领域的耀眼成就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振奋着全国人民的信心,为祖国献上一份沉甸甸的贺礼。2016年6月25日,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序幕正式拉开。

  • 一秒117米 中国标准动车组成功进行世界最高速交会试验

    15日11点20分,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辆中国标准动车组以超过420公里的时速在郑徐线上交会而过,相对速度超过840公里。交会全程不到两秒,相当于乘客一秒“飞”了117米,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拟运营动车组进行该试验。

  • 期待“自来水”浇灌中国电影

    口碑营销制造的票房奇迹,背后是中国电影观众的日渐成熟。如果能进一步激励国产电影制作水平的提升,促成又一次中国电影新浪潮,甚至形成电影业界的“中国标准”,那么,就让“自来水”来得更猛烈些吧。

  • 各国旅游业争推“中国标准”

    面对中国游客带来的旅游业发展热潮,各国旅游界纷纷推出“中国标准”,吸引中国游客到访。从小小一双筷子到出入境政策,这些“中国标准”无不体现出世界旅游业对中国游客的欢迎和期待。

  • 34国禁止从中国寄递月饼入境:含肉类蛋等成分

    在接受邮寄月饼入境的国家也有不同的规定,比如日本规定,5公斤以下不需检疫证明及原产地证,但在月饼盒上需注明成分及有效日期,5公斤以上需收件人提供动植物检疫证明书,以及随货有寄件人原产地证明书。

  • 中国高铁出海赢在哪?

    2004年至今,中国高铁进军海外市场的脚步从未停歇。今年7月,由中国铁建参与建设的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铁二期主体工程顺利通车,实现了中国高铁在海外“零的突破”。而一年来,中国高铁在外交场合上也风光无限,接连获得各国政要的青睐。

  • 中国高铁出海 每公里花费不足国际一半

    8月22日,沪昆高铁联调联试动检车首次以每小时322公里的速度,驶过沪昆高铁上饶段三线   2004年至今,中国高铁进军海外市场的脚步从未停歇。 另悉,目前的全球每公里高铁隧道施工成本中,中国为1500万美元,新西兰为4300万美元,美国达5000万美元,澳大利亚更高达6000万美元。

  • 中国高铁出海赢在哪?每公里花费不足国际一半

    8月22日,沪昆高铁联调联试动检车首次以每小时322公里的速度,驶过沪昆高铁上饶段三线   2004年至今,中国高铁进军海外市场的脚步从未停歇。 另悉,目前的全球每公里高铁隧道施工成本中,中国为1500万美元,新西兰为4300万美元,美国达5000万美元,澳大利亚更高达6000万美元。

  • 中国高铁开出国门要闯三道关

    泰国看守总理英拉7日遭泰国宪法法院解职,中泰高铁合作项目蒙上阴影。有高铁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政治风险、标准壁垒以及自身专利问题将是中国高铁出口必须面对的三道难题。

  • 网友再制2017中国孝心地图:浙江第一 河南位居中游

    新版孝心地图中,首富马云家乡浙江成为2017年最孝顺省份,北上广上升势头明显,去年垫底的东三省则完成逆袭,去年冠军河南今年位列中游。“倡导孝心回归是善举,不因善小而不为之,不因外界舆论压力而不为之,我会每年坚持把孝心地图绘制下去。

  • 中国标准动车组试验 跑出421公里时速

    今天上午,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辆中国标准动车组, 以420公里的时速进行交会试验,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利用拟运营动车组进行时速400公里以上的试验。温馨提示:请勿眨眼,一晃而过!

  • 世界首次!中国两动车将以时速420公里交会

    今天上午,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辆中国标准动车组,将以420公里的时速进行交会试验,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利用拟运营动车组进行时速400公里以上的试验。

  • 特斯拉在中国引燃世界新能源车大战

    特斯拉的产品加速铺货中国,充电设施也在加紧同步建设,刺激得中国电动车企业比亚迪公司董事局主席王传福脱口而出“比亚迪分分钟能造出特斯拉”。作用于国内市场的中国新能源刺激政策恰逢其时,与汽车企业上下呼应,与特斯拉的鲶鱼效应里应外合,对中国新能源研发激励和市场启动产生了综合作用。

  • 西门子嵌入式家电被指忽悠 中国标准缺失

    在中国嵌入式家电标准缺失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西门子家电目前在中国推出的嵌入式产品基本为“原装进口”,只有少量微波电烤箱在中国生产。对此,一位国内厨电企业人士则指出,“就嵌入式厨房来说,中外烹饪方式完全不同,西门子的欧洲设计肯定无法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 亚马逊“直邮中国”冲击电商海淘格局

    20日,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亚马逊公司签署了关于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合作的备忘录。刘建修表示,亚马逊落户上海自贸区,未来产品将直邮中国,对现有的海外代购格局无疑会产生很大的冲击。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