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从周口市文物考古所获悉,周(口)南(阳)高速周口段文物勘探、发掘工作宣告结束,共发掘古墓160多座,历经春秋、汉代、唐宋、清末等多个历史朝代。这批古墓的发掘,对研究古代乡里社会提供了难得一见的实物材料。
据介绍,周口段发掘的遗址主要有两处,一处在商水县张庄乡的杨单庄村,一处在商水县舒庄乡,被称为“舒庄遗址”。其中,杨单庄发现的古墓群共有120多座,跨越春秋、汉代、宋代和清代,其中以汉代居多,同时还发现有汉代一直延续到明清的遗址。
杨单庄的古墓群共出土陶器、铜器、铁器、骨器、鎏金器、银器、石器等各类文物标本500多件。在这些墓葬中,汉代墓葬多达105座,其中竖穴土坑墓81座、砖室墓24座。让人高兴的是,这些汉代墓葬较少受到盗扰,保存较为完整。墓葬出土的陶器有487件,器型以陶罐为主,还有少量的陶鼎、盒、盉、壶、碗、盆、耳杯等,质地多为泥质灰陶,纹饰以素面为主,少量饰绳纹和彩绘。
墓葬中出土陶俑40件,主要有人俑和动物俑,人俑主要有侍女俑、戏俑等,动物俑主要有鱼俑和狗俑等。其中,一座西汉早期墓葬出土13件陶俑,且保存完整。从这些出土的陶俑分析,墓主人应为贵族身份。
此外,汉代墓葬还出土了20件铜器,器型主要有铜镜、铜矛、铜镦、铜带钩、铜釜、铜簇、铜印章和铜烟嘴等。
在发掘中,考古人员还发现窖藏、窑址、水井等十余处遗址。从出土的遗物判断,该遗址的年代从汉代一直延续至清代,以汉代遗存为主。窖藏坑为圆形竖穴式,年代为汉代,破坏较严重。窑址为近圆形结构,破坏较严重,未发现有出土物,年代为汉代。水井为土坑竖直壁,年代为清代。
而在另一处“舒庄遗址”,考古人员发掘古墓40多座,为唐宋墓葬遗址。
据介绍,这些墓葬多为平民墓,出土的生产生活用具较为齐全,这对研究该区域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古代乡里社会提供了难得一见的的实物资料。
记者同时获悉,周南高速目前正在加紧施工中,规划在2020年以前建成。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于扬 李玉坤 通讯员 焦华中 文图
省考古院副研究员段毅说,他们在前后室、墓道上共发现12处壁龛,是一座甲字形高等级大墓。在墓室出土一块人头骨残片,经鉴定为一成年女性遗骸,同时还发现了29件不规则玉片,墓主人可能用玉棺。经过与文献、考古资料对比分析,段毅推测,墓主人疑为汉武帝之女鄂邑长公主。
专家称或为汉武帝女儿鄂邑长公主之墓。
省考古院副研究员段毅说,他们在前后室、墓道上共发现12处壁龛,是一座甲字形高等级大墓。在墓室出土一块人头骨残片,经鉴定为一成年女性遗骸,同时还发现了29件不规则玉片,墓主人可能用玉棺。经过与文献、考古资料对比分析,段毅推测,墓主人疑为汉武帝之女鄂邑长公主。
近些年,随着留学热的持续升温,国际学校及国际班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受到了很多家长的关注。
她历时15个月,行走豫西黄土高原15个县市,完成有关中原窑洞兴衰的调研报告
8月底,江西省抚州市对外发布汤显祖家族墓园遗址“考古工作成果”。然而这次“重大发现”随后出现反转。
4月24日,河南郑州西郊东周古墓群发掘现场,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发掘工作。
在首个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一部公开反映日军侵华新罪证的图书《山西大同万人坑发掘记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首次公开发行。《山西大同万人坑发掘记事》的原稿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1日捐赠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批有关山西大同煤矿万人坑发掘的原始资料包括409幅“大同万人坑”照片、大同煤峪口南沟万人坑洞内清理简述、煤峪口南沟山洞死难矿工身边遗存文物表、万人坑清理工作照、发掘及鉴定工作照等。
郑州发掘文物 挖出千年古道
据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6月26日报道,考古学家在希腊第二大城市塞萨洛尼基(Thessaloniki)发掘出一段70多米长的古罗马时代公路,这是大约2000年前当地一条主干道的一部分。
据外媒22日报道,考古学家近日在英国英格兰地区发掘出3万多枚古罗马钱币,这是当地发现古代钱币数量最多的一次。
据河南省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消息,近日,位于洛阳市涧西区衡山路北延伸段的一座大型墓葬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根据发掘情况及历史资料,考古人员推测墓主人为北魏节闵帝元恭。
南水北调工程邢清干渠建设期间,文物工作者在河北省南和县东三召乡北大召前东村发现了一处汉代古墓群,发掘工作自5月份至今,清理墓葬73座,出土各类文物280多件。
山东莱阳保护发掘大量恐龙化石
山东莱阳保护发掘大量恐龙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