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李国利、邓孟)记者2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已在轨工作1630天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完成与三艘神舟飞 船交会对接和各项试验任务后,由于已超期服役两年半时间,其功能于近日失效,正式终止了数据服务。地面跟踪观测显示,天宫一号目前仍在其设计轨道飞行。
天宫一号是实施空间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设计寿命2年。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入轨,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和十号飞船圆满完成多次空间交会对接,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3年6月神舟十号飞船返回后,天宫一号即完成主要使命。超期服役期间,本着“充分利用、挖掘潜力”的原则,有关部门精心运营维护、严 密实施监控,继续利用天宫一号开展了航天技术试验、对地遥感应用和空间环境探测,验证了低轨长寿命载人航天器设计、制造、管理、控制相关技术,获取了大量 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和应用成果,为空间站的建设运营和载人航天成果的应用推广积累了重要经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表示,目前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仍在持续、密切的跟踪监视之中。根据预测,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将在今后数月内逐步降低,并最终再入大气层烧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14日在柏林将中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搭载的国际宇航联合会会旗正式移交给这个国际组织。
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底成功发射至今,在圆满完成与神舟八号、九号飞船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同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还利用其实验支持能力,开展3项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手控对接任务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24日上午在北京航天城透露,目前,天宫一号舱门关闭,航天员已做好交会对接准备。对于手控对接,陈善广说,这个过程虽然航天员在地面已经有很多训练,但在外太空情况下,航天员认知判断的难度大,精度要求高,操控的难度也比较大。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目前已在太空中飞行257天,随着神舟九号飞船发射的临近,天宫一号进行了调相、平台测试等一系列工作,为首次交会对接做好准备。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目前已在太空中飞行257天,随着神舟九号飞船发射的临近,天宫一号进行了调相、平台测试等一系列工作,为首次交会对接做好准备。
北京时间6月13日16时17分,神舟十号航天员成功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门,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通过安装在舱内的摄像机镜头向地面科研人员挥手致意。
北京时间6月13日16时17分,神舟十号航天员成功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门,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通过安装在舱内的摄像机镜头向地面科研人员挥手致意。
北京时间6月13日16时17分,神舟十号航天员成功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门,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通过安装在舱内的摄像机镜头向地面科研人员挥手致意。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代表团一行42人13日下午乘船抵达澳门特区,受到数百民众的热情欢迎。包括圆满完成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乘组景海鹏、刘旺、刘洋在内的代表团成员将开始为期3天的访问。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网8月1日对天宫一号的3项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研究所获成果予以具体介绍——结合探测数据开展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天宫一号、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空间环境预报,提高了轨道大气密度预测精度,服务于高精度轨道预报。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分离成功。
据央视报道,今日11时08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发出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分离的指令,随后将进入手控交会对接的状态。目前,航天员已在返回舱准备就绪,等待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