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天下新闻 > 正文

天津加快特色小镇建设 高端制造业助推产城融合

2016年05月17日20:33  来源:天津北方网

5034

  天津北方网讯:“小镇故事多,发展也不错。”在我大天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独具特色的产业型小镇不断向产城融合迈进。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天津市加快了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日前,前沿新闻记者就走进了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东丽区和西青区中北镇,这两个区域不断加大示范小城镇建设力度,让示范小城镇更具特色、造福于民。

  建设制造业特色小镇 迈进中国制造2025

  导航显示,目的地东丽区的华明高新区……前沿新闻记者从华明街的住宅区开车沿着宽敞、整洁的街道进入了华明高新区,这里是华明镇的制造业聚集地。2009年,华明高新区正式成立,以实现“中国智造2025“为奋斗目标,华明高新区以制造业为核心,朝着智能制造发展,迈开了华明街产城融合的新步伐。

  东丽高新区制造业发展

  “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又新引进了几家企业,比如平高智能电气投资20多亿元,年产值峰值能够达到70亿左右,税收达到6个亿左右,是电力装备龙头企业。再比如轨道交通上引进中国中车集团,信息技术有日津科技,这些都在华明高新区形成了聚集。同时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上,我们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洽谈,很快会落户华明高新区,希望能够打造一个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基地。还有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材料、工业科技打印……”东丽区华明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付晟仔细介绍着特色小镇的制造业发展水平。

  天津智能真空开关研发中心落户华明高新区

  据介绍,华明高新区地处东丽区中北部,是“双城双港”向外拓展的核心区域,地理位置决定了华明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如今,这个制造业“特色小镇”已经逐渐向产城融合所发展。截至目前,高新区目前累计注册企业957家,协议总投资额超过460亿元。

  北车汽车工业园落户华明高新区

  打造产城融合特色小镇 迈向汽车高端产业

  东有华明,西有中北。带着探寻中北镇如何建设产城深度融合的综合强镇的问题,前沿新闻记者前往了中北镇工业园,这里的汽车高端产业发展一直向前迈进。

  据了解,中北镇坚持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围绕“一镇三区”空间布局让高端产业集聚发展。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聚集度达到85%以上;城市功能成熟完备,集聚人口23万。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5亿元,税收突破20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7万元,今年一季度完成税收超过7亿元,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在产业发展上,中北镇聚集效应日趋明显。我们紧抓打造中北镇为天津汽车城的优势,把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全镇范围内有一汽丰田、一汽夏利、一汽华利、天汽美亚四大主机厂,年整车生产能力达到60万辆,同时吸引了200余家汽车配套企业落户中北,全镇汽车产业占比近70%,实现了产业的高度聚集。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努力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北镇党委书记林小琳说。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落户中北镇产业园

  生产出的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

  有了产业,必然需要人才。结合十三五规划,中北镇将承接好北京外溢资源,依托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基础,顺应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重点引进创新研发类项目,加快建设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基础、信息服务与研发创意为拓展方向、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商贸旅游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此带动城镇建设发展升级,推动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

  天津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落户中北镇产业园有几年了,企业副总经理楚绍国说:“企业选择落户西青中北镇这个地方,正式看重它离市区比较近,住房、教育、生活配套措施等比较完善,更容易稳定人才。同时,工业园内有两家跟电池厂有关的企业,产业聚集有利于吸引客户。电子十八所落户园区后,技术研发也有了强劲的支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中北镇居享受幸福生活

  随着人才的引进和高端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北镇的产城融合有了一定基础。如何增加产城融合的粘度?中北镇党委书记林小琳表示:“中北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智慧化城市公共服务系统建设。围绕南运河提升改造打造运河新景区,新建大型生态休闲广场,形成镇内‘两横两纵’风景带,赋予中北生态环境高颜值。‘十三五’期间,园区还将建成产业技术研究院10个,引进院士级人才10名、博士及专家级人才100名,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为产城融合深度发展储备动能、赢得先机。”(前沿新闻记者李鑫)

文章关键词:中北镇;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发展;小镇;天津汽车城 责编:王芳菲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持续优化经济结构 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喻新安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呈现光明前景。

  • 许剑毅:前4月我国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

    1-4月,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538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高于第二产业5.1个百分点;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7.7%,高于第二产业17.9个百分点。一季度,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0%,营业利润增长19.8%;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2%,营业利润增长10.4%。

  • 地方“第一大税”退出历史舞台

    今天,已试点4年的营改增全面推开,昔日地方第一大税——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将这场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最深刻的财税改革推向高潮。营改增的全面推开,成为重塑中国财税制度的新起点。

  • 调结构,“加减乘除”怎么做

    刘曙光代表:主动“瘦身健体”,才能让发展质量更优、效率更高、更可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在做产业规划时,什么新鲜上什么,导致风电、光伏、海洋工程等朝阳产业很快又陷入过剩。

  •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

    必须看到,尽管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制造强国建设,不仅是时代赋予制造业的历史使命,更是适应中国国情的战略抉择。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必须进行重大战略和政策安排:第一,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 适应新常态 迈向新阶段

    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作了系统阐述。与此同时,进入新常态后,后发优势的内涵、供给和需求条件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等也将相应转变。

  • 综述:各地迎难而上打造经济结构“升级版”

    在做减法的同时,各地纷纷出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加快布局相关项目,在调结构上努力做加法。”  这个成功案例是近年来各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力促经济升级的典型“缩影”。

  • 如何看待当前形势:"创"字当头看新常态下结构升级

    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一降一升”诠释出鲜明特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 从战略全局研判中国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外部需求出现常态萎缩。

  • 生活服务业下半年有望营改增 房地产金融业或加入

    记者从财税部门获悉,目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正在积极研究包括生活服务业在内的相关行业的“营改增”试点方案。一位接近财政部的专家表示,接下来有可能几个行业一起推进,财税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对房地产业、金融业等行业进行营改增调研。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