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天下新闻 > 正文

向校园欺凌说不 全国人大有关负责人:修法中针对性解决

2018年03月13日07:19  来源:新京报

503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校园欺凌事件越来越多进入公众视野。

  12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王胜明表示,校园暴力或者校园欺凌各地都有发生,有的行为非常恶劣,对这个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社会也广泛关注。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建议,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修法过程中,一定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2017年11月23日,青岛广饶路小学的学生在操场上学习“向校园欺凌说不”法制教育宣传图版。

  提案

  民革中央建议制定《反校园欺凌法》

  今年两会,民革中央继续聚焦校园欺凌,提交《惩防并举,呼吁防治“校园欺凌”专项立法》的书面发言和《关于防治“校园欺凌”专项立法》的提案,呼吁尽快制定《反校园欺凌法》。

  民革中央分析认为,目前“反欺凌”专项立法的时机已经成熟,从立法目的出发,还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目前关于学校防治校园欺凌的相关规定效力层级较低,像《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没有细化“校园欺凌”相关的校园安全管理的义务责任,而《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内容不够完备,法律效力位阶较低。

  二是对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实现方式过于概括,2017年10月实施的《民法总则》对监护人制度作了重大修改,但依然缺乏“内容的细化”和“方式的特定”,对“校园欺凌”中施害方家长监护责任的问责,仍有待细化。

  三是司法保护制度不完备,目前的社区矫正和工读学校等措施与其他国家的“少年司法制度”仍存在很大差距。

  为此,民革中央建议,要整合目前已有学校防治校园欺凌的规定,将其提升至专项立法。在反校园欺凌法制定中,应包含立法目的、范围、基本原则,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家庭保护责任与义务,政府与社会的保护责任与义务,司法保护的责任与义务等。

  此外,相关立法还要强调监护人责任追究制度和完善司法保护制度。比如针对监护人责任追究制度,可引入“强制亲职教育”并作细化设计;而在完善司法保护制度方面,可增设“社会服务令”,对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推荐至公益性机构从事无薪工作并给予感化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也表示,解决校园欺凌,法律是非常重要的手段。马景林认为,对于校园欺凌还是要分类别讨论。像淘气、恶作剧式的问题,要通过教育的方式来解决;而性质恶劣的,则要通过法律手段去解决。

  对话

  “校园欺凌呈现低龄化趋势”

  重案组37号:近些年,各地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您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接触、了解到的类似事情,有哪些特点或倾向?

  覃鸿(全国人大代表、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副校长):校园欺凌事件中,一些未成年学生被打或被当众羞辱,这些行为在年龄上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在流动人口、留守儿童密集的地方,出现类似的事情也比较多。一些女生也成为校园欺凌事件的主角,包括参与实施校园欺凌。

  虽然校园欺凌相对社会暴力出现较少,但很早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是需要重视的。这些行为不仅损害同龄同学的身心健康,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可能对这些孩子更长一段时间的心理产生影响。如果不制止好,容易造成很恶劣的社会风气。

  重案组37号:类似校园欺凌、暴力事件的背后,哪些原因需要重视?

  覃鸿:首先是家庭教育的缺乏,家长管教不充分或者不恰当。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

  另外,国家针对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更多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手段,因为他们都需要保护,比较少采用法律手段进行惩罚。这种情况下,很难对未成年人的欺凌暴力行为形成有效警示和震慑作用。

  重案组37号:对这些现象,您有什么建议?

  覃鸿:建议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尽快出台一些惩治未成年人欺凌暴力等违法现象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以加强法律干预。

  希望能再制定出从接收关于欺凌暴力行为的报告,到问题的界定,还有调查、制定方案、进行干预,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等一系列完善的工作程序。

  案例

  辽宁:校园欺凌计入综合素质评价

  近日,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公安厅、辽宁省高院等在内的11个部门,联合印发名为《辽宁省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具体实施方案和责任分工》的文件,对校园欺凌现象“亮剑”。

  文件中将“校园欺凌”定义为,“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文件提出,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需要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保护为要、法治为基,通过在学校中加强教育,在家长中开展培训,以及在定期排查等手段,处理校园欺凌。

  辽宁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工作人员表示,文件下发后,辽宁全省范围内的中小学,都将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由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成员包括教师、教职工、社区代表和家长代表及校外专家,高中阶段还将吸纳学生代表。

  此外,为保证实施效果,教育主管部门将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中小学进行不定期检查。在处置流程上,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由所在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启动调查,在10日内进行认定,并进行相应处理。相关人员对处理结果有异议,可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复查,复查工作需在15日内完成。

  “在处理过程中,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如果发生校园欺凌事件且没有得到妥善处置,将对校长和班主任进行问责。”上述工作人员说。

  文件明确提出应对校园欺凌事件,要强化教育惩戒作用。“实施校园欺凌的学生,其行为表现将被记入综合素质评价”。辽宁省教育厅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在记入综合素质评价后,校园欺凌行为将会对实施者未来的升学产生影响。

  新京报记者 王俊 张维 王煜 陈鹏 王梦遥 沙雪良

文章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惩防并举;留守儿童;亲职教育;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 责编:李宜馨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寒假辅导班依旧火热的背后:教些啥,谁在教?

    刚放寒假,北京市海淀区初二学生宁宁的奶奶就不胜其烦,她的手机每天都收到很多条“一对一”培训班的广告信息。记者按照宁宁的寒假作业领取凭条上面提供的电话号码打过去,找到了培训机构联系人张老师。

  • 教育部:高中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从14篇增至72篇

    如美术课标增设“中国书画”,内容涉及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篆刻等经典作品欣赏及传统画论,促进学生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信。

  • 河南2020年实行新的中招录取方式 许昌濮阳先试点

    从2020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全省范围内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办法。从2020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全省范围内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办法。

  • 拒绝“死读书”,许昌濮阳的中招考生请注意!艺术、信息技术纳入计分科目

    12月15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我省确定许昌市、濮阳市先期开展高中阶段学校考录模式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17年12月底前许昌市、濮阳市出台试点工作方案,经省教育厅备案审核后公布,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 郑州民办小升初继续实行“三统一” 这仨“硬杠杠”不能碰

    1月18日,郑州市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2017年郑州市区小升初民办学校继续按照“三统一”原则,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设计综合素质评价的阶段性评价工具。

  • 民办初中"小升初"政策出炉 委托第三方设计阶段性评价工具

    2017年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依然延续去年的办法。据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说,今年的民办初中招生工作继续采取去年的模式,有利于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小学的教育教学,给教学以正确的导向,有利于减轻家庭的负担。

  • 明年河南初一新生实行中招新政 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二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05年,我省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和历史这7门课程纳入全省省考科目,并纳入中招考试的计分科目。参照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个方面纳入评价内容。

  • 河南中招改革从明年初一新生开始实施 体育纳入"必考"

    【回应】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二处相关负责人表示,2005年起我省就将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中招考试合并进行,实行“两考合一”、全科纳入、分级实施。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由试点地区确定其他纳入录取计分科目,防止群体性偏科。

  • 小升初新政深度解读:第三方联合评价会评价什么?

    理科项目——低年级数学魔力思维课程、高年级新思维数学、中学金牌数理化,文科项目——低年级童言童语、魔法作文、高年级天雅语文等课程,均顾及孩子的综合发展及可持续学习需求。

  • 担心孩子没学上?郑州今年建30所中小学

    今年,郑州还将拟定《市区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2016-2018)》,启动市区三环以内普通高中外迁工作,新建、迁建三环以内高中段学校4-5所。据李陶然介绍,郑州市教育局规划在未来三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90所,平均每年30所,中小学校消除特大班额,大班额比2013年减少60%以上。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