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重大建设成果 > 正文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心系重大工程

2017年06月19日15:14  来源:新华网

5034

  新华网记者 赵银平

  【学习进行时】五年来,我们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工程。实施这些重大工程的决策背后体现了习近平怎样的治国理政理念?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2013年9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说:“政府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领域要积极作为,加强支持和协调,总体确定技术方向和路线,用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等抓手,集中力量抢占制高点。”

  “抢占制高点”,无疑是实施重大工程的重要动因。

  6月15日11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这次发射还搭载了国内外3颗小卫星。新华社发(甄哲 摄)

  “重剑”与“定海神针”

  五年来,我国重大工程建设已成燎原之势。

  目前世界下潜最深的研究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中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遨游星汉的天宫二号,“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最快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

  站在尖端科技制高点上,重大工程是一把把“重剑”,以雄浑厚重的力道,辟波斩浪,开天辟地。

  高速铁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中国一张的“金名片”;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从2013年通水至今,受益人口超过1亿;国家电网果洛联网工程让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多、班玛、久治三县彻底告别了“电力孤岛”历史;北京加快实施煤改电工程,截至2016年末,已累计完成58.25万户居民改造,核心区已基本实现“无煤化”……

  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领域,重大工程是“定海神针”,立梁架柱,筑牢基石。

  重大工程,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可靠支撑。

  一辆运输沥青的工程车辆行驶在港珠澳大桥桥面上(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活水”与“永动机”

  重大工程,“重大”一词,就说明了其难为。为何我们在短短五年间,能实现点线面的全面布局,能迅速实现质的飞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重大工程之“活水”就是创新。

  习近平将创新视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他强调:“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

  十八大以来,我国重大工程,创新之光处处闪现。

  “中国天眼”在口径、灵敏度、分辨率、巡星速度等关键指标上超越国外同类望远镜,实现了大科学工程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跨越。中国“慧眼”,承载高能、中能、低能X射线望远镜和空间环境监测仪,洞见宇宙中惊心动魄的图景:黑洞吞噬被撕裂的星星、脉冲星疯狂旋转、宇宙深处猛烈的爆炸……

  从机体结构件到机载系统设备,从机头试验到机尾复合材料应用……十年磨一剑的“大块头”C919拥有反推装置设计、主动控制技术等102项关键技术突破,彰显了我国航空工业的整体科技实力和“中国智慧”。

  港珠澳大桥,创下多项世界之最: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拥有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的大桥,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桥梁。其岛隧工程更是一个开创性的工程,是世界唯一的深埋隧道。

  ……

  在创新的路上,我们永不停步: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四号,实施世界首次月球背面着陆巡视探测;2020年,我国将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面向2030,我国部署了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等重要项目……

  创新,是“活水”,让重大工程从理念的种子变为现实的参天大树;创新,是“永动机”,让重大工程建设的脚步一往无前,铿锵有力。

  “补短板”与“铸重器”

  当前,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多年积累的各种矛盾集中爆发。如何破解?习近平告诉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补短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而我国的重大工程建设,既是铸“重器”又是补“短板”。

  五年来,我们发展特色产业,发挥国家重大工程、农业产业化项目带动作用,壮大扶贫力量;我们开展环境治理、防治大气污染;高铁、高速公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打造了日益紧密的城市“朋友圈”,推动了各地的协调发展;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科技创新项目体现了国家的重大需求,将带动不少产业的发展;还有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在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信息化重大工程……

  回顾梳理五年来的重大工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重大工程遥相呼应,协同作战。它们,在默默补齐发展短板的进程中,也为实现全面小康、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打造出大批基础“重器”。

  5月5日,中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破冰船”与“火车头”

  2014年8月18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明确要求:“要抓紧出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和部署,抓紧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再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集中力量、协同攻关。”

  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大工程犹如“破冰船”,凿冰开路,为我国在诸多高科技领域的探索打开了通道,具有首创之功。

  以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为例,它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将有助于我国实现国家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对于推动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再如6月15日发射成功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将使我国在X射线空间观测方面具有国际先进的暗弱变源巡天能力、独特的多波段快速光观测能力等,推动我国高能天体物理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产业改造升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解决区域间、产业间发展不平衡问题,重大工程犹如“火车头”,发挥着巨大的牵引作用。

  C919,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150座级干线客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显著改善了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基础面貌,并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锻造了一条蕴藏巨大潜力的产业链。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中国高速铁路“四纵四横”铁路网的基本形成,极大地激活了沿线的人流、物流、产业和信息流,带动了区域协调发展。对滇桂黔、秦巴山、大别山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脱贫攻坚,更是起到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

  习近平把科技创新作为“先手棋”,强调要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指出:“‘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实现突破,靠的就是重大工程“破冰”;实现“全面”,需要重大工程这一“火车头”的带动和指引。

  重大工程,牵引“中国列车”砥砺前行。

文章关键词:深埋隧道;载人潜水器;大科学;工程车辆;慧眼 责编:安文靖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走向深海!我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总装调试进入尾声

    大家比较熟悉的“蛟龙号”是我国第一个载人潜水器,它曾经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下潜到5000米和7000米的深度,对那里的情况进行了科学考察。目前,这个中国自主研制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已经进入总装调试的尾声,即将转场到专用水池进行下一阶段试验。

  • 全国人大代表颜开:未来的深海空间站 可能载几十人潜水几个月

    “‘蛟龙号’家族正在扩员,4500米载人潜水器下半年交付,11000米载人潜水器也已在研制,预计2021年进行海上试验。

  • 颜开:未来的深海空间站 可能载几十人潜水几个月

    “‘蛟龙号’家族正在扩员,4500米载人潜水器下半年交付,11000米载人潜水器也已在研制,预计2021年进行海上试验。

  • 中国深海基地8日在青岛启动建设 将成世界第五

    国家深海基地8日正式启动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开展深海技术装备研发和试验、深海科学研究和深海资源调查的公共平台。除了码头等海域工程,国家深海基地还将建设大型试验水池、深海装备维修维护车间、潜航员培训设施、远洋通信指挥设施等陆域工程。

  • 《中国梦》特种邮票发行10天价格涨超5倍

    截至昨日,记者走访福州集邮市场了解到,目前该套邮票的市场价已经暴涨超过5倍。据悉,《中国梦》邮票将发行三组,目前业内根据各地销量推测出一个大概的数据,那就是这套邮票的发行总量大约在1600万左右,而小全张则在700万左右。

  • 蛟龙号7名潜航员获得载人深潜英雄称号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海洋局17日举行中国载人深潜表彰大会,7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获得“载人深潜英雄”称号。大会宣布,叶聪、付文韬、唐嘉陵、崔维成、杨波、刘开周、张东升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载人深潜英雄”称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团队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载人深潜英雄集体”称号。

  • 蛟龙号已通过验收中国跻身世界载人深潜先列

    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办公室27日在江苏无锡举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和海试验收会。据悉,蛟龙号通过验收后即正式由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移交其用户——中国大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协会,在未来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和深海科学研究中发挥开拓者的作用。

  • 蛟龙号明年将赴南海勘探

    记者日前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了解到,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明年将牵头组织“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试验性应用,执行“南海深部科学计划”。刘峰还介绍说,国家深海基地正在制订第二批潜航员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标准及方案,共计划招收6名,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选拔。

  • 图记波澜壮阔的十年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十年。在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我们用大型图片报道的形式记录

  • 新型潜水器可下潜6000米深处:游戏控制器驾驶

    拉什说,大多数潜水器看上去都像一只钛做成的大罐子,从50年前诞生的、标志性的“阿尔文号”深潜器(ALVIN)开始,它们的形状就没怎么变过。如果这种模样的潜水器可以使用的话,又干吗要去改变它呢?

  • “蛟龙”号首次采集到海底高温热液流体

    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2日在西南印度洋下潜,首次采集到海底高温热液区流体,并测量了一个热液喷口温度。多金属硫化物富含铅、锌、铜、金、银等金属元素且富集程度高,是人类重要的潜在海底矿产资源。

  • 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首赴西南印度洋科考

    在圆满完成2014—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科考任务之后,中国深潜试验母船“向阳红09船”25日再次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正式赶赴西南印度洋执行第二、三航段任务。

  • 每年科技支出5000亿,为何罕见世界级成果?

    近日,多名院士、大学教授因陷科研经费腐败丑闻被查,科技投入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议话题。面对触目惊心的科研经费贪腐案例,不少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认为,一方面是科研经费在监管上存在漏洞,另一方面则是体制滞后迫使科研人员不得不违规操作。

  • 中央将整治科研经费乱象 杜绝"跑部钱进"

    根据全国政协的一份统计材料: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科技支出超过5000亿元,而1978年这一数据仅为52亿多元,不到40年,我国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了近100倍。

  • 中央将整治科研经费乱象 杜绝“跑部钱进”

    巨额支出却鲜见成果,科技资金到底流向了何处?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