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豫事说事 > 正文

汇聚磅礴气势,筑梦再创伟业

2016年10月20日16:53  来源:映象网

5034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举国上下都在缅怀革命先烈、聆听长征故事、感悟长征精神。作为我们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儿时的长征记忆,来自祖辈们交口称赞的英雄事迹;成长中的长征记忆,是对一段对二万五千里征途的认知;长大成人后的长征记忆,是对中国开辟世界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次壮举的深刻理解。那段令世界充满敬畏的长征岁月,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正在逐渐离我们远去,但是长征精神,却始终像一把剧烈燃烧的火炬,照亮着我们前进,指引着我们奋斗,催促着我们发展。

  1934年10月10日晚6点,中央果断率领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共计八万六千多人从瑞金出发,一段艰苦卓越、气吞山河的长征之路由此开启。历时700多天,历程二万五千里,爬过雪山、走过草地、渡过激流,冲破了敌人围追堵截的封锁线,为取得革命胜利保存了有生力量。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创举,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壮举,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举,必将载入史册,彪炳千秋。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长征的历史不能忘记;无论生活条件好到什么程度,长征精神不能丢弃;不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头可断血可流”的长征气概不能弱化。

  继承革命意志,弘扬长征精神,是我们民族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强底色,是中国人民共同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主席这首恢弘壮丽、气势豪迈的诗歌,既彰显了中国工农红军勇挑解放大业的重担,又表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自古以来都是“敢叫青天换日月”的民族和人民。任何民族的发展进程都免不了艰难坎坷,但是中华民族的发展,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马列主义指导思想,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民族就焕发出了新的发展生机,迸发出了蓬勃向上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

  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是中国共产党解放全国劳苦大众的长征路,是中华民族夹缝求生砥砺奋进的长征路,是中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追求自由民主文明和谐的长征路。长征精神是中国革命的思想结晶、实践结晶、理论结晶,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力量结晶、智慧结晶、成果结晶。在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中国人民认可,赢得了国际社会尊重,赢得了广大党员干部忠诚相待,为我们走好今天新的长征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宏伟的蓝图需要非凡的毅力。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不怕“万水千山”,不惧“五岭逶迤”,不畏“乌蒙磅礴”,怕就怕没有长征精神。“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看今朝,民族复兴,气势磅礴如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干出来,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道路,就能在新的长征路上披荆斩棘、再创辉煌。(李丁乔)

文章关键词:长征精神;民族复兴;中国特色;全面小康;理想信念;党员干部; 责编:张释文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在新长征的路上让信仰相随

    让正确的信仰在新长征的路上闪光,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不动安如山。

  • 伟大长征精神之“微观”

    长征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在新的长征路上的丰富滋养。“宏观”长征精神,就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指引;“微观”长征精神,就是每一个中国人前进的指南。

  • 长征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我们必须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尽火传、血脉永续。

  • 论长征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更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用长征精神激励我们勇担历史责任,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跨越许多新的“雪山”“草地”,征服许多新的“娄山关”“腊子口”,走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伟大长征路”。

  • 周口市民争购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邮票

    10月22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纪念邮票发行。22日早上八时,该套邮票正式开始发售,七一路邮政营业厅就有不少市民  周口网讯 (广电全媒体记者 张亮)10月22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纪念邮票发行。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