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豫事说事 > 正文

"撸袖""加油"是党员干部的"座右铭"

2017年03月21日09:45  来源:映象网

503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提出的“撸起袖子加油干”,成为了指导党员干部工作的“金句”,也成为了今年“两会”上的热词。“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总书记一贯的观点。去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由此可见,“干”字当头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党治国最基本的理念,“撸起袖子加油干”将成为党员干部永恒的“座右铭”。

  何为“干部”?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党章明确指出:“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这是对我国干部本质特征所作出的科学概括,也是区别于任何剥削阶级官吏的根本标志。其中的“干”字,由最先的名词“骨干”演绎为动词“做”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不“做”事的人,是不配称之为“干部”的。怎么干?习近平总书记形容得好:撸起袖子加油干。这短短的七个字,把“干部”的职责、功能描述得言简意赅,通俗明白,再联系“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的教导,就显得更加层次清楚,耐人寻味了。

  “撸袖子”就是要“想干愿干积极干”。“想干愿干”是做事的思想动力。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很是强调教师要把学生的“要我学”意识转化为“我要学”,也就是说要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效果才会事半功倍。同样的道理,作为一级干部,只有从意识深处有着“我想干”“我愿干”的坚定信念,才能做到在工作中不讲价钱,不推三阻四,唯有任劳任怨,并能从中感受到人生的乐趣,为人民服务的乐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累并快乐着”。反之,“我不想干”“我不愿干”的想法一旦充斥于脑际,工作中只会牢骚满腹,怨气冲天,工作干不好,情绪也低落。须知,缺乏动力的工作是不会有好成绩的。“积极干”是做事的外在表现。有的人对待工作消极怠慢,而有的人积极乐观,充满了正能量。那么,“积极性”从何而来?还不是从思想意识中来。“愿不愿”“想不想”是不同的精神元素,藏于心灵深处,“不为外人道也”。而“积极”与“消极”只能从工作状态中表现出来,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是百姓评价干部的标准。这种标准虽然说有相当的随意性,但就其本质来说却是公允的。只要“想干愿干”,这“积极干”就水到渠成。

  “加油干”需要“能干会干善于干”。“能干会干”是做事的基本功夫。有的同志工作热情高涨,积极性很强,许多工作都走在前列,但就是效率不高,甚至原地踏步,那是只有工作激情而缺少基本功的缘故。要“能干会干”,就不能当“大老爷”高高在上,而要做“老黄牛”接地气耕耘,“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把“能”字和“会”字融入自己生活、工作的常态,那才不负自己的一番热情。“善于干”是做事的最高境界。对自己的本质工作“能干会干”了,只能说是具有了“苦干”的资本,但一味的“苦干”还是有些行不通的。这样,我们的工作就需要“巧干”。要达到“巧干”的境界,就要从“想干愿干”开始,继而“积极干”,然后再争取“能干会干”。这样一路下来,练出一身本事,既有“苦干”的精神,又有“巧干”的机智,确实达到了党员干部工作的最高境界。

  “撸起袖子加油干”,总书记的教导看似平淡却蕴含哲理,看似通俗但高瞻远瞩。“撸袖”是努力的前提,“加油”是奋发的动力,而“干”的过程,是从思想意识到行动践行的过程,是苦练基本功到干事高境界的过程。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座右铭,在反腐倡廉、脱贫攻坚中“干”出成绩,“干”出辉煌!(何竹梅)

文章关键词: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国两会;实干奉献;座右铭;思想意识; 责编:张释文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支撑是什么

    理想是美好的,前景是广阔的,但挑战也是具体而严峻的,只要我们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撑,就能上演一幕精彩的历史活剧。

  • 撸起袖子加油干岂能“假把式”

    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是装装样子,不是作秀,不走过场,干事创业需要的是各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实干。

  • “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实干”不委屈

    “撸起袖子加油干”是唤醒干劲的口号,是创造健康生态的因子,是为国效力的平台。党员干部应该做好带头作用,撸起袖子,让全民一起加油干。

  • 确山:精心谋划重点工作 撸起袖子加油干

    2月3日-4日,上班伊始。确山县委书记路耕随即主持召开了2017年全县重点工作谋划汇报会。会议认真总结去年以来全县各项事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精心谋划2017年各项工作,为实现新的一年取得新的业绩布好局、起好步。彭广峰、牛清泉、陶宏启、陶玉强、韩学锦、张建华、刘磊、吴玉冰、张杰、曹亚红等在家的县四大班子领导及各乡镇(街道)、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 争做“心韧如草”的攻坚战士

    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浮躁心理,保持战略定力,撸起袖子,俯下身子,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精准发力,才能做成更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

  • 用“三声三事”践行两会“好声音”

    两会“好声音”,不仅唱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民谋福祉的“初心不改”,更唱出了实现国家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始终不渝”。

  • “两会”精神,重在“后半篇文章”

    工作已经部署,关键在于落实。我们期待更多的领导干部以“两会”为起点,以实干促落实、以落实促深化、以深化促创新,向未来远航。

  • 牢记“习”语,打好民族复兴“持久战”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新语”之“长”字篇,就是要全党上下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打一场民族复兴的“持久战”。

  • 跟着“三抓手” 净化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跟自然环境一样需要时刻维护,一旦破坏,恢复起来起来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 “民生清单”也是“责任清单”

    今年的两会,可以说是满满的“干货”,从“部长通道”到会场,从“会场镜头”到“场外镜头”,从线下民生到线上民生,处处都透露出了“民生”二字,也凸显了“人民”二字的重量。

  • 感悟“国家账本”的民生情怀

    愿我们各级政府,把厚植民生作为首要工作任务,从细、从小、从实、从惠入手,采取措施扎实推进、掷地有声,如李克强总理嘱托,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

  • 整合热点工作,增强群众获得感

    干部们只有在日常工作中静下心来,多去思考问题所在、百姓所需,将各项工作的轨道对接,加快推进工作发展,着力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构建更加美好的中国。

  • 总书记五谈创新寓意深刻

    总书记连续五年在上海团谈到创新,寓意深刻,旨在希望党员干部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把党的方针政策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开拓创新,谋划发展,开辟发展新途径,突破常规,出奇制胜,以创新促发展。

  • 感受“两高”报告里的法治“温度”

    用法律的利剑来惩处不法行为,维护公平正义,这是时代的担当,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 以民为重,提升“获得感”

    来自最基层的数据,才会真实可信,才是群众的真实心声。当群众的诉求能通过畅通的渠道获得表达,才会油然而生一种获得感。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