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诺千金 祖孙三代为“盐场鲁班”守墓百年

2016年03月31日07:33  来源:成都商报

5034

八旬老人为恩人守墓

  八旬老人为恩人守墓

董家的百年老屋

  董家的百年老屋

  墓主:“盐场鲁班”——颜蕴山,自贡盐业史上一位重要人物

  守墓人:祖孙三代为董昭君爷爷生前好友颜蕴山守墓117年

  墓主后人:对董家人知恩图报、三代人守墓的举动深受感动

  未来:介于现实问题,守墓或将止于第三代

  荣县高山镇黄桷湾村有一位八旬老人,名叫董昭君。他一生居住在山上的老房子里,上了年纪后,儿子多次邀请他进城一起生活,都被他拒绝。老人说,之所以留下来,不仅是因为自己多年习惯了山里的生活,更重要一个原因在于他曾向父亲许下的一句诺言:“要给恩人守墓。”

  董昭君说的恩人,是他从未谋面的墓中人颜蕴山。颜蕴山又被称为“盐场鲁班”,是自贡盐业史上一位重要人物。1899年至今,从董昭君的爷爷开始,到其父亲,再到他本人,董家祖孙三代已经在这座山头上,为董昭君爷爷的生前好友颜蕴山守墓117年。而这个百年约定的背后,是一段董家祖上铭记的恩情。

  成都商报记者

  袁伟 摄影报道

  当地村民:董家多年守墓,当地人都知道

  从自贡前往荣县高山镇黄桷湾村7组颜蕴山墓地,驱车要一个多小时,然后,沿着曲折山路上行,直至山头,山头上几乎没有人烟。86岁的村民龚策良(音)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只知道此处小地名叫高坎子。

  不过,当记者问及董三公时,龚大爷马上指着远处一棵黄桷树:“你说那个守墓的大爷,就在那个树背后。”龚大爷告诉记者,董三公及其祖上多年守墓一事,当地人都知道。

  又穿过一条田坎,绕过一棵有着百年年轮的黄桷树,记者找到了董三公位于大树后面的老屋子。董三公,真名叫董昭君,今年80岁。他告诉记者,房子有100多年了,现在基本废弃。他还有一处新家,在老屋前方20米远处,是一座砖房。现在,老伴住在砖房,他依然住在老屋。为啥不住砖房住废弃老屋?董三公说,房子是颜蕴山送给董家祖上的,他已经住了很多年。

  守墓背后 为报答恩情,祖孙三代百年守墓

  颜蕴山是谁?他为何要送董家祖上房屋?董家后人又为何要为一位异姓故人守墓?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分别从颜家和董家的后人处,了解这段往事。

  董昭君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爷爷董光明与颜蕴山均出生于清代道光年间,二人从小就是好伙伴。后来,颜蕴山涉足盐业,因发明不少钻探盐井的工具,并积累总结出诸多开凿盐井的经验,被当时誉为“盐场鲁班”,也因此发家。而儿时伙伴董光明留在农村老家,生活贫穷。

  为帮助董光明摆脱困境,颜蕴山将其带到颜家做厨师。不久后,董光明生活条件有了巨大转变。

  后来,颜蕴山去世前曾嘱托董光明,希望他在其去世后,能回老家为其守墓。董光明为报答颜蕴山的恩情,便许下了为恩人守墓的诺言。为此,颜蕴山专门在老家为董光明修建了房屋,并赠予他数十亩良田,就是如今董三公的房屋所在地。1899年,颜蕴山去世,安葬于老家。董光明也辞去工作,携妻儿回老家务农,并为恩人守墓,直到去世。

  对此,颜家后人也略知一些。现年64岁的颜祝先告诉记者,他也曾听家里长辈说过有董姓人为祖上守墓,不过,由于颜家后人后来分居多地,很多已经失联,因此,未能听说过更详细完整的信息。

  董三公回忆,他并未见过颜蕴山,但自儿时起,他就陪同爷爷和父亲,常去颜蕴山坟墓看望,或清理杂草、或平整地面。爷爷和父亲都告诉他,那是恩人颜蕴山的墓,全家人住在这里,是因为爷爷答应要给恩人守墓。他回忆,父亲临终前,将爷爷留下的话,再次传给了自己。他说, 自己仍坚定地选择守墓,那是因为要遵守向父亲许下的诺言:继续给恩人守墓。

  墓主后人 董家知恩图报,深受感动

  当记者问及后人是否会继续守墓时,董昭君坦言,子女们均在县城或外地成家立业。介于现实问题,他认为儿孙们在其去世后继续守墓已经不太可能。

  对于董家人为颜家守墓一事,颜蕴山第六代孙颜刚介绍,颜家上几代老人都知道且向后人断断续续地讲述过此事。后来颜家后人分散,知道这事的后人逐渐减少。直到四五年前重修族谱,重新取得联系的颜家后人才互相提及此事,董家人守墓一事又在颜家后人广为传开。颜刚称,据颜家老人回忆,为感激董家人守墓,颜蕴山生前特别留下遗嘱,将坟墓周边田土和房产都赠予董家。

  颜祝先告诉记者,作为颜氏后人,特别对董家人知恩图报、三代人守墓的举动深受感动。颜祝先称,根据颜家祖训,即便董三公之后,董家人不再为颜家守墓,颜家人也不会有半点异议,“董家三代守墓一百多年,已非常仁义”。

文章关键词:守墓;鲁班;董家;盐业史;老屋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中国代代相传的守墓家族

    近日,电视剧《盗墓笔记》热播,盗墓、考古、文物流失等也成为网友关注的热门话题。虽然自古以来,民间的盗墓活动就层出不穷,给文物和古迹的保护带来极大挑战,但也有一些人,甘于寂寞、全心全力守墓护墓,甚至立下祖训、代代接力。

  • 河南农民义务为抗日烈士守墓46年不计得失

    46年前,裴现周的父亲裴麦闹承担起义务守墓的责任,父亲在陵园里种下了松柏、冬青、月季,如今,这里郁郁松松,柏树高大挺拔。现在陵园四周是父亲裴麦闹当时种的花椒树,裴现周说,为了更好的保护陵园,他打算在陵园四周砌上围墙。

  • 河南一农民义务为抗日烈士守墓46年 不计得失

    46年前,裴现周的父亲裴麦闹承担起义务守墓的责任,父亲在陵园里种下了松柏、冬青、月季,如今,这里郁郁松松,柏树高大挺拔。现在陵园四周是父亲裴麦闹当时种的花椒树,裴现周说,为了更好的保护陵园,他打算在陵园四周砌上围墙。

  • 洛阳美女守墓队不说的秘密:承受非议 安抚夜访者

    她们的职业叫守墓人,工作地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的朝阳陵园。与吴红娟最初遭到父亲的反对不同,28岁的队员马丽雅是在老公的怂恿下做了守墓人。2010年的一天,老公带回来一份《洛阳日报》,让刚休完产假的马丽雅看朝阳陵园的招聘广告。

  • 女教师为烈士守墓36年 摔裂脊椎拄拐清洁雕像

    1949年,中共党员张鸿盛奉命深入匪穴瓦解土匪时,不幸暴露身份,惨遭土匪剜眼砍足“点天灯”,牺牲时年仅36岁,后被葬于郧县城关镇响耳河村。1978年,19岁的洪登凤高中毕业,她谢绝了留在县城的工作机会,主动请缨回村教书,并为烈士守墓。

  • 【寻访身边的感动】一家两代人67载守护烈士陵园

    就在烈士陵园的门口,有两间简易房,这里住着的是徐广甫,他是这个陵园的守陵人,而到他,已经是徐家的第二代守陵人了。

  • 战友,我用一生守护你

    艾买尔 依提把当年使用过的枪的样子刻在了自己的手腕上,这里面有一名战士的荣誉与责任。

  • 洛阳农民义务为抗日烈士守墓46年 不计得失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河南偃师市府店镇佛光村,长眠着十三位抗日烈士,村民裴现周一家义务守墓46载,不计得失。

  • 河南省六旬老人义务为烈士守墓用积蓄修缮墓地

    清明节将至,家住平顶山市鲁山县团城乡鸡冢村的范成锁又开始往返于乡各所中小学间,他要亲自到各学校通知清明节到烈士陵园扫墓的具体时间。不愁吃不愁穿,60多岁了,为了守陵执意住在烈士陵园附近,是什么,让范成锁如此投入?他和那些长眠于此的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烈士,有着怎样的渊源?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