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中秋节,山西大同小伙王伟在家吃过午饭休息了一小会儿后就开始往车上装货,“都是大家伙儿节前订的,这卫生纸虽然不是啥紧要货,但家里过日子还真不能缺,得抓紧送过去。”几件卫生纸,从家里搬到车上,13日才刚刚出院的王伟用了十多分钟时间。
据山西晚报9月22日报道,王伟今年36岁,3年前罹患尿毒症,将这个本来年富力强的小伙子折磨得形销骨立。由于药物作用,王伟脸部肌肉发生萎缩,三十多岁的年龄,看起来却如同年过半百。王伟说:“只要还有力气站起来,我就要靠自己把医药费挣出来,不拖累别人。”
正青春重病来袭
王伟曾在部队服役13年,2013年,转业地方后的第二年就被确诊为尿毒症。原本打算在社会上大干一番的王伟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蒙了,他开始消极地接受治疗。在奔波于家和医院两点一线的那些日子里,王伟彻底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他关掉所有与外界相通的信息渠道,躺在病床上哀叹着自己渐渐凋落的青春。
2015年年底的一天,看着镜子里自己一天比一天苍老的容颜,王伟的内心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个时候,他隐隐听到父母的啜泣声,循声看去,眼前的一幕让他心里一紧:二老依偎在一起,正在端详着他少时的照片,他们望着曾经那个阳光少年,老泪纵横。一双佝偻的背影让王伟愧疚不已:这些年,为了自己求医问药,退休在家的父母已经花掉他们毕生的积蓄,换来的,却是一个看不到色彩的明天。他走过去,与父母一起翻起了泛黄的相册:从年少的快乐时光到军营的激情岁月,从懵懂少年到飒爽军人……
一个声音在王伟心中响起:你不能再这样消极下去,你要拿出军人的刚毅,积极面对疾病,面对生活,站起来,走出去!
既要增强大病医保对尿毒症患者的保障,包括明确对腹膜透析的治疗政策倾斜,也有必要将慢性肾病置于更重要的防治地位。这次重庆的抗议者中,不排除有些“尿毒症”患者身患的其实是慢性肾脏病,它不在大病保障范畴,但诊疗费用同样不菲。
过去的一年,勇哥硬是撑着病体,靠打零工还掉了6000多元。
昨天早上,38岁的勇哥早早地来到医院,做了入职体检。如果不出意外,这个一周要做3次血透的病人,将正式成为金华市区某医院的一名后勤人员。” 医生说,他之所以昏倒,是因为太长时间没做血透,体内毒素排不出去造成的。
近日,我市各界爱心人士带着5000元募捐的善款,到尿毒症患者孙果家里,祝愿他坚定信心战胜病魔,早日康复。
12月22日下午,西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管保臣、副县长吕先坡带领团县委、县民政局、红十会、权寨镇、西平公益团体等有关同志,来到漯河市人民医院,亲切看望慰问了权寨镇黑河村尿毒症患者王华丽,为她送去了慰问金,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社会的温暖。
昨日(26号)微博上热传一则“宣汉一尿毒症患者放弃治疗昏迷入院”的微博,不少网友转发并呼吁关注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四川在线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微博中提到的尿毒症患者符润明系宣汉县柳池乡金竹村人。
2014年11月6日,江西南昌,备受关注的江西“90后”尿毒症晚期孕妇廖金香经过南昌大学二附院专家会诊后,于6日13时06分成功剖腹产下一名2.2公斤女婴。
如今,杨某仍在成都接受治疗。”杨某说,之前也想在治疗之余去打些零工赚钱,但只要稍微干点活,身体就受不了,只能作罢。对于这次案发,杨某说,“自己犯的错,就要承担,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吧。
根据《河南深化医改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今年我省也将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工作,并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
透析过后,又上讲台毕节特岗教师常贵美身患尿毒症,仍坚持上课。
1月17日,15岁的尿毒症患者肖博博在北京解放军309医院接受了肾移植手术。目前,肖博博的治疗费用已花去近30万元,弟弟肖宇博还没做透析治疗,靠药物控制,去年也花了4万元。
家住重庆巴南的24岁小伙王浩(化名)今年5月被医院确诊患上尿毒症,向社会募捐,先后收到善款87226元。
自2011年以来,杨某5年内先后提供了22份伪造的病历资料和住院发票,涉嫌向岳池县新农合办套取新农合补偿金31万余元。2015年的一天,杨某拿着一摞自己在成都某医院的“住院和病历发票”,回到老家广安岳池县,找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申请医保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