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省内新闻 > 正文

施一公:建议著名高校和一流科研院所进入郑州航空港

2016年03月10日08:27  来源:河南日报全媒体

5034

  建大学是长久之计 会延续几百年、上千年

  创建大学需要很长时间吗?施一公说,我们的老百姓、网友,甚至一些老师觉得,不是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吗,建一所大学太难了,建一所大学需要几十年、上百年才能起来。

  “是不是这样?有道理,但实际上不完全是这样的。因为一所大学,如果机制好,很快就可以起来。”施一公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它是八十年代末期创建的,但是在十多年前,香港科技大学在亚洲已经是名列前茅,也就是说,它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站起来了,“我们河南在海外有这么多的人才储备,如果我们下决心创造出一个优秀的环境去吸引人才,我对创办大学的未来是很乐观的。”

  创建大学需要很多的资金投入吗?施一公认为,以河南的财力,不需要河南去特别的紧缩开支。当然前期几十个亿是需要的,建成以后还要每年投入几个亿支持一段时间,这样的学校是可以很快发展起来的。

  “一所一流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地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可以自然延伸出一流的研究所、高新技术企业等。”施一公说,建设大学是长久之计,会引领人类文明延续几百年、上千年,一直持续下去,“我为我是河南人骄傲,以河南对国家的贡献骄傲,以河南创造的奇迹骄傲。但美中不足的是河南还没有规划一个科教兴省的宏伟战略,钱多的话可以多投入,钱少的话可以少投入,但我们要未雨绸缪。河南的发展,以及未来与其他省份的竞争,都需要强大的科教做后盾,这样我们才有底气。”

  大学生选择创业 要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

  “我不是创业的专家,我只是作为一个老师来给自己的学生提一些建议。”施一公说,大学生毕业后,有多种选择,可以自己去创业,独自打拼,也可以先去公司历练,当然也可以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等。

  施一公平时是怎么看待自己学生创业的?“我会告诉我的学生,创业前,要知道自己哪个地方强,哪些是自己的优势。”施一公说,学校不可能去教授一些创业中很具体的事情,“最多只能告诉他一个行业、产业的大致情形。”施一公认为,大学生创业是因人而异的,要慎重考虑,“有人会以比尔盖茨来举例,但是他在从哈佛退学去创业之前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充分的技术准备的,也征求了父母、朋友的意见。”

  行政工作增加,也不会影响科研

  记者问起施一公近况。他说,去年的科研进展很顺利,谈到了去年夏天“施一公研究组剪接体的三维结构RNA剪接的分子结构基础重大成果”的发布。这项成果得到了高分辨率的剪接体三维结构和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核糖核酸)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从而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在分子机理的研究上大幅度向前推进,为未来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基础。

  “这项成果的确是很重要,意义重大。去年是我的本命年,能取得这样的科研突破让我很开心。”施一公说,今年还会有一些重大的科研成果。

  成为清华副校长之后,施一公增加了一些行政工作量,他主要负责外事工作。但总体来说和科研没有太大冲突。“我一向崇尚教学,每年在清华都有很多讲课任务,即使做了副校长,也不会影响讲课,教学工作量也不会减少。”

  怎样平衡教学、科研和行政事务?施一公说,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教师的天职就是培养学生。即便是学校的行政工作,也是围绕教学和科研展开的。必要的行政工作能让学校变得更好,他也力所能及地去做些工作。虽然挤占了一些休息时间,但他感到很有意义。

文章关键词:施一公;高校;教师的天职;一流大学;著名大学 责编:谢瑜瑶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施一公:希望河南建一批一流大学

    施一公建议著名高校和一流科研院所进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他说,他有一个梦想,河南要创建一批一流大学。也许5年之后,这些大学变成中国知名的大学;10年之后,成为中国著名大学;20年之后,引领中国教育发展。

  • 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获《自然》杰出导师奖

    12月8日,在《自然》杂志举办的“2015科研·创新·创业国际研讨会”上,五位杰出的中国科学家被授予2015年《自然》杰出导师奖。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邓兴旺共同获得中国北方终身成就奖,各获得2.5人民币奖金。

  • 河南老乡施一公任清华副校长 每年至少上100节课

    9月15日,清华大学新闻网发布消息,施一公正式获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既是副校长,又是教师,施一公打算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在他看来,什么才是一个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

  • 河南老乡施一公任清华副校长 每年至少上100节课

    9月15日,清华大学新闻网发布消息,施一公正式获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既是副校长,又是教师,施一公打算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在他看来,什么才是一个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

  • 施一公“诺奖级”成果研究

    清华大学校内网正在公示的拟任命副校长,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发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为攻克老年痴呆症这一顽疾找到了“钥匙”。近日,豫籍科学家施一公在学术与行政两大领域均收获颇丰,受到社会关注。

  • 河南人施一公拟升任清华副校长 还有望拿诺奖

    施一公,咱这位河南老乡“有望拿诺贝尔奖”,而其将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信息正在网上进行公示。

  • 明星院长施一公:不回国我会觉得欠了无穷的债

    有一句话,我觉得很能代表海外一批人的心声:我们这些人,至少欠中国全职工作15年。有一句话,我觉得很能代表海外一批人的心声:我们这些人,至少欠中国全职工作15年。我有时候在想,如果这些掌握了最新技术的海外华人,有1/10能全职回国,中国的国力会有质的变化,中国的科技实力会昼夜之间赶上美国。

  • 河南人施一公首度揭示老年痴呆症致病“元凶”

    从河南走出去的世界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双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如图),近日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 河南科学家施一公首度揭示老年痴呆症致病“元凶”

    阅读提示|从河南走出去的世界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双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如图),近日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7月3日上午,施一公教授举行了首次发布会,展示了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直接相关的人源γ分泌酶复合物的精细三维结构。

  • 施一公:用一流成果来爱国

    1967年生,清华大学教授,“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我希望通过推动清华科技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带动整个国家科技和教育体系的变革,在中国生发出能够培养大师的肥沃土壤。

  • 施一公获爱明诺夫奖

    记者日前从清华大学获悉,北京时间3月31日晚11时,当地时间下午5时,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的颁奖典礼上,河南驻马店老乡、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荣获2014年爱明诺夫奖。

  • 施一公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考察郑州航空港

    4月5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2014年上半年执委会扩大会议在郑州召开。“千人计划”的专家成员首次组团来河南,实地感受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独特魅力。

  • 施一公,我想对您说

    前不久,驻马店老乡施一公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很多驻马店人都纷纷表达了对施一公的祝贺与自豪之情。

  • 河南驻马店人施一公擎起我国科研领域精神旗帜

    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5年来,驻马店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将昔日个人奋斗的“美国梦”转变为与祖国命运关联的“中国梦”,敢担当、有作为,引发“施一公效应”,带动一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工作,成为我国科研领域的一面精神旗帜。

  • 广州日报:院士都该多些 “施一公性格”

    12月21日多家媒体报道,2013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分别发布。“施一公成为中科院院士”之所以成为公共话题,是因为他在2011年参选院士的同时,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向院士评选制度开炮。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